摘要:北宋科举的内容先后有诗赋、论、策、帖经、墨义、明法、律义、经义。北宋致力于加强国家对科举的管理,公平公正是最基本的原则:。

得益于在选拔人才方式上不断的摸索,真正完善的的科举制度成型于北宋。立国之本在得贤,一国兴衰,观其用人而可知。

本文2100字,阅读时长约为2分钟

1.考试内容的变化

科举所贵者,进士也。北宋初期,诸科只需考核帖经和墨义,进士科则额外包括诗赋、论、策。前者重记诵,后者重天赋、才干,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此外,自汉代就存在的选拔方式——明法被纳入了诸科:

凡明法,对律令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

宋代科举

北宋科举的内容先后有诗赋、论、策、帖经、墨义、明法、律义、经义。在各个时间段抑或是针对不同的人群,考试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诗赋在科举中的地位前后出现了重大波动,在(宋仁宗)宝元二年由首位降至策、论之后,宋神宗时几经废立。论逐渐被性质差不多的经义所取代,策的地位则不断提高。帖经、墨义的占比越来越少,直至和(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所创立的律义一同被废除:

神宗始罢诸科(熙宁四年),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绍圣初,议者益多,乃诏进士罢诗赋,专习经义,廷对仍试策。

进士

明法因为其必要性而得以保留,地位却进一步降低,被用来安排落第士子。由于初授官职太低,发展潜力有限,长期无人问津。

最后,被录取的士子需要前往吏部南曹试判三道做最后的考察。由于北宋的殿试是常例,这一关并不会像唐时一般对考生的仕途造成重大影响。

2.考试管理的变化

北宋致力于加强国家对科举的管理,公平公正是最基本的原则:

乃诏诸王、公主、近臣,毋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

宋太祖

科举时,为非进士出身的官员以及特殊官员的亲属另设锁厅试,成绩不理想将会被黜免、问责。受到高官名士影响的公卷推荐制被废除,代笔行为被严令禁止。由地方保任取得发解资格的贡生出现任何问题,同行的人和地方官连坐。此外,加大了批卷时人力和时间的成本投入。考生交卷后立即封名派专人誊录以供批阅。由多名考官分别给出成绩,选其中相近者为准,因情徇私得以避免。这一系列的措施,彻底杜绝了舞弊,打破了势家对科举的垄断。

北宋加强了对学校的建设,将其视为储备人才培养地。遍及天下州县,有着完整的升贡出仕之法,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和士子之间的联系。除了沿用初期对籍贯、品行的考察外,宋仁宗时严格规定了士子科举前的在学时间:

乃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旧尝充试者百日而止。

国子监地图

学校在科举乃至于官员选拔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直至天下之士必出于学校。宋徽宗在位时一度改用三舍法选士,科举甚至被废除长达六年之久。

3.取人之法和国家兴衰

北宋初期百业待兴,每届科举登第者不过百人且多为明经诸科,少有俊彦。宋太祖、宋太宗求贤若渴,士有辞艺或一经之所长皆予录取。屡试不中一定次数后可通过特奏名登第。宋仁宗以后殿试无黜落,一科录取高达900多人。又许以重利,登上第者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天下文风昌盛,士人皆有志于此道。沿用旧制,冗官便迫在眉睫,所以北宋不断的对录取标准作出修正。

宋太宗

自宋仁宗开始,北宋的财政、军事危机日益加大。从实际需求出发,对治理国家提出看法、建议的策和律义在科举中的占比和地位应该日益提高。务实之议,日盛一日,连带着诸科都受到影响。在历次变法时,达到鼎盛。然而,这样的态势却没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诗赋和论地位尊崇,专研此道的士子在考取进士上有着极大的优势。论和经义都是文章,后者范围仅仅局限于经书之中。王安石变法后,经义逐渐取代了论。对于士子来说,不通文辞意味着连廷试问策的机会都难以获取,何谈进士?天下浮夸之风,屡禁不止:

今设科选才,专取辞艺......迩来文格日失其旧,各出新意,相胜为奇。朝廷恶其然,屡下诏书戒饬,而学者乐于放逸,罕能自还。

王安石

面对冗官,北宋科举常规录取人数大幅度减少。特奏名人数、地方解额削减了一半以上,诸科基本被废除。与此同时,锁厅试、保任、学校的解额却在日益增加。最初的问责连坐制度被废除,这意味着科举公平公正的录取环境彻底被打破。锁厅试七人即给一额;贡生由州县保任,即使不中也能由特奏名参加廷试;学校的上舍生通过礼部的考试即可出仕,对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可望而不可及:

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时州县悉行三舍法,得免试入学者,多当官子弟。

宋朝文官

祖宗之法,荡然无存。宋神宗以后,可以明显感受到北宋文官的质量下降严重,新党和旧党都不例外。宋徽宗时,杂流阉宦俱玷选举,梁师成无才无德竟跻身进士!朝堂既无材,国家如何不衰?君不为伯乐,虽有名臣,远戍西北,大治终无期!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宋徽宗

北宋的科举非常矛盾,追求务实却渐行渐远,追求公平却彻底变得不公平。非不明对错。考其初意,均势而已,选才在其后。当国家取得了对地方、势家绝对优势的时候,问题随之而来。进士及第则公卿可期,养士之厚,古之未有。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然天子一人,士大夫何其之多?所重者,必天子也。所立之制朝令夕改,恩尽出于天子一人!诱之以利,君王有所好,下必献焉;君王无私欲,则臣正。励精图治者鲜,安于逸乐者众。宋太祖、太宗锐进之主,其间士虽少,谋国兼济天下者亦众。徽宗重享乐,士虽多,谋国者鲜。君为臣纲,自古使然,岂一法一令可变乎?

参考文献:《宋史·志》选举一等、选举三等、选举六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