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背景下,六十年代末期,军委批准了“海军装备科研‘三五’计划”,决定开建051型导弹驱逐舰,为未来东风-5洲际导弹向西太平洋海上发射试验提供海上护航警戒任务,要求驱逐舰配有舰炮、副炮、反舰导弹、火箭式反潜武器,且续航力大,采用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配备有导弹武器系统,以及声纳、雷达、通讯、导航设备和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等。以现代军迷的眼光来看,051型驱逐舰的各项性能技术指标,除了最高航速36节(1975年9月,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的131舰进行高速海试中曾创造过将近39节的航速记录,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当时很多导弹快艇的航速,由此被海军内部戏称“放大的导弹艇”),尚可君临天下以外,其余反潜作战仅靠2座12管火箭深弹发射炮,没有反潜鱼雷、没有反潜导弹、没有反潜直升机、没有反潜直升机起降平台和直升机库,因此,反潜作战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海军已注意到,中国海军最后一艘051型166“珠海”号驱逐舰即将退役,退役后该舰艇将落户广东省珠海市,目前正在安排退役后的接收单位,并为“珠海”号驱逐舰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66号“珠海”舰,是051G2型驱逐舰,是17艘051型驱逐舰中的收尾之作,实际上早已靠泊在码头,就等待正式退役了;现在,珠海市政府正在和海军申请,争取将南海舰队新入列的052D型驱逐舰继续以“珠海舰”来命名。
1991年11月,舰长132米,宽12.8米,满载排水量3670吨,蒸汽轮机提供动力,航速32节,续航力2970海里/18节,舰员包括军官280人,166“珠海”号驱逐舰正式在南海舰队成军。
051G1型165“湛江”舰和051G2型166“珠海”舰,是仅有的两艘使用了全封闭式舰桥和舰体的051型驱逐舰,是此型舰17艘中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其主要舰载武器有:2座双联装100mm自动舰炮、3座双联装37mm自动高平两用舰炮、1座8联装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4座4联装C-802反舰导弹、2座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具FQF2500型12管火箭式深弹发射器等。

051型驱逐舰是近海防御作战向外海延伸的必然产物:
自海军成立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制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军方的战略眼光,海军发展是以“空潜快”为主,即以海军航空兵、海军潜艇兵以及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快速部署到近海海域的护卫艇、鱼雷艇等小型水面作战舰艇。
此举,使得在短时间内,海军拥有了数百艘以上的护卫艇、鱼雷艇等庞大的轻型水面作战力量,在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具备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近海作战能力,且在战斗中不断地成长。
六十年代初,在东南沿海反窜犯骚扰战中,凭借满载排水量只有100余吨,拥有2座双37mm舰炮、2座双25mm副炮的62型高速护卫艇,以及数十吨装备2座单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的鱼雷快艇,两者珠联璧合的作战,海军取得了击沉了“太平”号护卫舰、“剑门”号和“章江”号猎潜舰、“永昌”号护航炮舰等重大海战战绩,护卫了近沿海免遭敌袭扰,海军以劣势装备达成了保家卫国的目的。

六十年代中期,海军就开始了核潜艇力量的发展规划,当时的海军并未获得包括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的详细水文资料,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深水海槽进入大陆架外的深海,因此,海军必须取得这片浅水海域的战时制海权,海军缺乏驱逐舰、护卫舰等中型水面舰艇,用来掩护战时的核潜艇由基地浅海进入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此其一。
其二,由于东风-5洲际导弹的射程超过中国陆地国土范围,必须向西太平洋公海发射,且导弹的数据测量与飞行姿态观察,仅靠地面无线电测量的精度远远不够,必须海上部署远洋测量船,如果没有驱逐舰级别的大中型水面舰艇提供护航警戒,弄不好弹头都会被外国舰船或直升机捞走,因此,海军对于驱逐舰级别的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发展非常迫切,
在此背景下,六十年代末期,军委批准了“海军装备科研‘三五’计划”,决定开建051型导弹驱逐舰,为未来东风-5洲际导弹向西太平洋海上发射试验提供海上护航警戒任务,要求驱逐舰配有舰炮、副炮、反舰导弹、火箭式反潜武器,且续航力大,采用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配备有导弹武器系统,以及声纳、雷达、通讯、导航设备和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等。

051型驱逐舰的使命为洲际导弹发射保驾护航:
1980年5月,由北海舰队106舰、107舰、108舰,东海舰队131舰、132舰,以及南海舰队162舰等6艘051型驱逐舰所组成的护航编队,全程为东风-5洲际导弹实验执行了打捞回收和护航任务。
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远程弹道导弹的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海军从此将逐渐走向远海,因此,顺利地完成东风-5洲际导弹发射实验任务,对于海军而言意义重大,是当时海军远海航迹最远的一次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
5月18日10时整,矗立在西北某导弹试验基地发射场上的东风-5洲际导弹突然腾空而起,按照预定轨道向东南方向飞去,导弹迅速穿越中国大陆各测控点,飞向广阔的西太平洋。
132舰率先发现了弹着点和数据仓,随即以28节速度驶向数据仓落点保护数据仓,同时做好打捞准备;J-506打捞船搭载的舰载直升机172号准时起飞,立即降低高度至30米悬停,放下潜水员仅用了5分30秒全部打捞完毕,数据仓打捞成功,东风-5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在试验区活动期间,澳大利亚海军11号驱逐舰妄图驶向弹着区,131舰经过多次劝告无效,立即高速阻拦其航向,并予以警告、严重警告,周旋了近两小时后澳海军11号驱逐舰才无奈离开。
当时澳大利亚GT203号训练舰以及新西兰莫诺威号打捞船,也分别被我海军106舰和108舰盯死,未能进入试验区海域。
在打捞数据仓时,发现弹着点上空有美海军飞机二架,在50米超低空盘旋,并在弹着点附近投下声纳浮标,提取一桶海水;如果我海军132舰发现数据仓过晚,打捞行动过迟,东风-5洲际导弹飞行数据仓,就有被美军机打捞劫走的危险。
最终,我海军由6艘051型驱逐舰所组成的护航编队,高效的完成了驱离任务,为整个东风-5洲际导弹实验编队顺利完成任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海军历史上首次远航外访任务由051型驱逐舰完成:
1985年11月16日,由东海舰队051型驱逐舰132舰和X-615油水补给船所组成编队,在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代表中国海军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孟加拉国吉大港等南亚三国,同年12月30日编队圆满完成访问返航回国。
1986年1月19日,132合肥舰编队顺利抵达上海沪淞口军港,本次访问历时65天,航程约1万海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军水面舰艇首次出访。
在返程途中,132舰编队进入南中国海后,突然遇上了大风,阵风达11级,海情极为恶劣,浪高超过9米,132舰在8级海情下,进行了纵向补油并获得成功,经过4天4夜的搏斗,132舰经过了风浪的考验,胜利地冲出了风暴区。

当时巨大的风浪,对132舰的影响极大,舰艏不时被巨浪覆盖,在当时全国电影院公映的新闻纪录片中,132舰舰员勇斗风浪,坚守岗位的镜头令本文作者印象非常深刻,海军官兵真是太不容易了。
132号“合肥”舰,全舰官员集体晕船呕吐,舰上的老鼠都忍受不住风浪,纷纷窜出舱室,跑到甲板上跳海自杀,可见海况之恶劣,就连老鼠都受不了了。
051型驱逐舰技战术参数已落后了:
据海军360网站上公开披露的信息,051型驱逐舰全长132米,型宽12.8米,标准排水量3250吨,满载排水量3670吨。
除最后建造的165舰、166舰以外,其舰载武器为2座130mm双管舰炮,多座双37mm及双25mm副炮,2组三联装回转式海鹰-1反舰导弹,2座RBU 1200型 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炮。

此外,改造升级的109舰,配备了1座8联装法制“海响尾蛇”近程防空导弹,110舰则配备了1座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
最后服役的051G1型165舰、051G2型166舰除有1座8联装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外,还装了2座3联装324mm反潜鱼雷,除了首舰105舰改装有停机坪和直升机库以外,其他的051型驱逐舰皆无直升机起降和直升机反潜能力。
以现代军迷的眼光来看,051型驱逐舰的各项性能技术指标,除了最高航速36节(1975年9月,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的131舰进行高速海试中曾创造过将近39节的航速记录,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当时很多导弹快艇的航速,由此被海军内部戏称“放大的导弹艇”),尚可君临天下以外,其余反潜作战仅靠2座12管火箭深弹发射炮,没有反潜鱼雷、没有反潜导弹、没有反潜直升机、没有反潜直升机起降平台和直升机库,因此,反潜作战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是对空防御性能,051型驱逐舰还停留在二战时期的水准,没有防空导弹只靠为数不多的双37mm和双25mm高射炮,打下战机和反舰导弹的概率几乎为零,防空作战等于聊胜于无,因此,051型驱逐舰作战性能一直不被国内军迷看好。
但051型驱逐舰毕竟是中国在获得了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的部分技术设计图纸资料的基础上,独立设计研发制造的第一型国产导弹驱逐舰,是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
集合了当时22个省市、10多个工业部所的工厂和研究所承担所需的732项材料,1240项配套设备,是全国齐心合力攻关的一个系统工程,是中国舰船工业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中国具备了研制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实力,为海军装备建设累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在人民海军军史上注定是青史留名的。

新时期海军舰艇发展步入井喷期:
2020年1月12日,海军新时期实现战略转型的标志性战舰,055型万吨大驱首舰101号“南昌”舰正式服役,是全球第一型整合拥有S与X双波段雷达的驱逐舰,具备远程探测、精确定位、引导导弹攻击的功能。
055型驱逐舰体量大、排水量大,隐形性能突出,拥有直径850mm、发射井深9m的112个全球最大直径和型深的舰载垂直发射装置,且具备了冷热共架发射能力,能容纳多种型号的导弹。
赋予了055型驱逐舰强大的对海、防空、反潜以及对陆攻击巡航能力,必要时能搭载新研发成功的反导动能拦截弹,使其成为一座流动的海基反导平台,战时能有效地缓解陆基反导的巨大压力。
此外,海军已拥有2艘满载排水量6万余吨的航空母舰;2艘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也已下水;满载排水量2万余吨的071型船坞登陆舰也已服役6艘;已服役6艘满载排水量6000吨有48个垂直发射装置的052C型驱逐舰,已服役包括下水24艘满载排水量7000吨有64个垂直发射装置的052D型驱逐舰等。

还拥有30艘满载排水量4000吨共计32单元垂直发射装置的054A型护卫舰,服役了将近60艘满载排水量1400吨056/056A 型护卫舰;加上4艘最大排水量8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2艘满载排水量7000吨拥有48个垂直发射装置的051C型驱逐舰,1艘满载排水量6600吨拥有32个垂直发射单元的051B型驱逐舰,2艘满载排水量4800吨的052型驱逐舰,2艘满载排水量5800吨的052B型驱逐舰,其他6艘满载排水量2400吨的053H3型护卫舰、具体数据不详的053H1G型等相对老旧的护卫舰等。
中国海军,不包括主力驱逐舰,仅护卫舰的数量早就超过100艘了,“5”字头的护卫舰舷号都不够用了,出现了“6”字头舷号的护卫舰,挤占了原先给反潜护卫艇、导弹护卫艇的舷号段。神盾舰的数量,包括舰载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数量也仅次于美军,成为全球第二大水面舰艇力量。
另外,海军装备有10余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60余艘各类常规动力潜艇,其中绝大多数是不依赖空气推进的AIP潜艇,水下作战力量庞大,仅数量规模不亚于俄美海军,只是核潜艇数量较俄美要偏弱许多,但仍然位居全球海军潜艇力量第三位。

结语:
自进入21世纪,90年代仍然是海军绝对主力水面舰艇的17艘051型驱逐舰,已经很少出现在电视新闻、军事类杂志和网络军事报道中,昔日风头很盛的051型驱逐舰,已失去在舰队驱逐舰支队中主力舰的位置,三大舰队数支驱逐舰支队的主力舰艇,基本上被054A型护卫舰以及052/052B/052C/052D/051B/051C以及现代级等驱逐舰所取代。
其中,首批开建的8艘 055型满载排水量1.3万吨的驱逐舰,基本上都已经下水了,首舰101号“南昌”舰已服役北海舰队,并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现在,海军水面舰艇阵容的面貌焕然一新,都是作战能力非常强大的多功能舰艇,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军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预示着曾经作为主力的051型驱逐舰在海军内部的地位迅速下降,并开始逐步退出现役。

近年来,海军舰艇外出友好访问,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反海盗,在东海、南海以及在鄂霍茨克海、波罗的海与俄海军展开联合军演时;在波斯湾与伊朗、俄罗斯海军的联合军演中,皆不见051型驱逐舰的身影,就成了最好的注脚。
随着海军最后一艘也是第17艘051G2型驱逐舰166“珠海”舰的退役,此型海军装备的第一型国产驱逐舰,终于完成了在海军中的历史使命,将正式退出海军舞台。
但17艘051型驱逐舰退出现役,并不影响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海军即将迈入全都三代驱逐舰、护卫舰的新时代,海军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