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有一部抗戰題材電影在全國各地大火,其中一個角色名叫王成,他在影片中有一句震撼人心的吶喊,是爲了獲取勝利不畏炮轟的吶喊。事實上,他是一個不存在歷史人物,但是在真正的抗美援朝戰爭裏,有着無數個像王成這樣的戰士,其中於樹昌就是這一角色的原型,但是我們今天不是要聊他,而是要說說第一個吶喊着對我開炮的人物,有着怎樣心酸的歷程。

他叫蔣慶泉,參加了當年的援朝戰爭,在他走投無路難以生還的關鍵時刻,還不忘考慮大局,向着總部大喊“向我開炮”,但是組織最終並沒有發起炮轟,結果被美軍俘獲,這個消息是在政府準備給他封功時,從談判會上發現的。
按照以往的慣例,俘虜是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因爲存在着太多的不定因素 所以一直將此事壓住沒有宣傳。

那當時的戰場是什麼樣兒的呢?那是在53年的春末,於傍晚之際開始了一場戰鬥,蔣慶泉所在部隊要兼顧攻守,但是攻上山頭十分困難。戰局纔剛展開,加強連就只剩20人。營長令他原地鎮守等待支援便離開了。當時部隊的領導者都已經犧牲了,他便主動承擔了指揮任務,但是士兵實在是太少,難以抵擋美軍接連不斷長達半小時的炮彈轟炸,僅剩的幾個人也躲進了碉堡裏,援軍遲遲未到,他們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局勢,他果斷向總部呼叫,要求立刻對自己開炮,然而美軍的彈藥擊中了碉堡,將他炸暈。

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成了美軍的俘虜,接受了良好的醫治和照顧,還有豐富的食物提供給他,在他完全康復的時候,美軍竟讓他自由選擇去向,日本、寶島、回家。不顧任何人的建議他堅決要求回到家鄉。於是結束戰爭後他如願以償,但是曾經的戰俘身份成了他的污點,看着別人復員以後的風光,他愈發自卑得很,後來更是很少與別人接觸,連他的親生女兒竟然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親身經歷過抗美援朝。

直到上世紀中期,這部電影在鄉里公映,他深受觸動流淚慟哭,最高潮的那個片段讓他憶起了當年的自己,但他仍未向別人透露。後來在2010年,他年邁時的這些往事被記者報道出來,這時才得知真相的衆人都稱讚他的英雄氣概,並沒有看不起他,在老兵紀念會的時候他自己坦白,現在彷彿獲得了重生,他的生活裏又充滿了光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