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中國北方大部分窯場都採用煤作爲燃料,這也是很多青釉釉面泛黃的原因,而汝窯卻採用木料作爲燃料。汝窯天青釉筆洗。

大英博物館中有一處最著名的展廳——95號展廳,又稱爲“中國瓷器展廳”,這裏是除北京、臺北故宮博物院外收藏汝窯瓷最多的地方

其藏品均來自來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1892—1964年)的珍藏,從宋至清的1671件中國陶瓷以及所有藏書。

大維德基金會:西方最頂級的私人收藏

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1892~1964年)出生於猶太富商家庭,其父是印度銀行創始人。

自從21歲起大維德偶然在朋友家中看到一隻漂亮的中國花瓶,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中國瓷器,並亟不可待地開始了他畢生追求的事業——收藏中國藝術。

大維德不僅大量購買中國瓷器,還自學漢語、查閱文獻,系統、深入地研究中國瓷器。

他親自對收藏的每件中國瓷器,包括其流傳過程都做了相關考證,並將器物上的款識翻譯成英文,還譯過中國現存最早的文物鑑定專著《格古要論》。

他是西方最早研究汝窯的學者,也是海外公認的最具中國宮廷欣賞品味的收藏家

大維德收藏的宋瓷尤其是汝窯,數量與質量僅次於兩宮博物院和上博,他篋中還有許多歷代官窯雅器以及帶有重要款識的資料性標準器。

1935年,大維德發起並組織了倫敦國際中國藝術展,薈萃首次走出國門的故宮藏品以及散落海外的中國遺珍,第一次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藝術的魅力。

20世紀50年代,大維德將畢生所藏從宋至清的1671件中國陶瓷,以及所有藏書,悉數捐贈給母校倫敦大學,取名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於1952年開放。

很多西方學者認爲,這是歐洲唯一一家按照中國人審美價值建立的陶瓷博物館,是西方首屈一指的私人陶瓷收藏,也是世界範圍內極爲空前的私人陶瓷收藏。

基金會對公衆開放之後,參觀者衆,然而因運營不善,於2009年將藏品委託給大英博物館在第95號陳列室展出

大維德收藏汝窯瓷欣賞

汝窯青釉三足爐

此爐器形頗大,異乎尋常,造型與釉色皆彰顯古意。

筒身、彎腿、刻水平弦紋裝飾,爲仿戰國至漢代(西元前475-西元220年)的青銅或漆食器奩製成。

爐身灰藍綠呈色的開片釉使人聯想到古玉的質感。

1151年,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的寵臣大將張浚曾向其進貢了十六件汝窯器物,其中包括一大一小兩隻爐,也許作爲禮品的爐正如此器(三足樽)。

汝窯天青釉葵瓣式盞託

此盞託採用滿釉裹足支燒法,圈足留有五個橢圓形芝麻掙釘痕跡。托盤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疊,五曲帶筋,施青釉,釉面有開片。

北宋宮廷將此類盞託用作茶具,承託不同材質的茶碗。

十二世紀時,高麗陶工們也已經能夠燒造此類高品質的仿汝窯產品進奉宮廷。高麗青瓷(參見94號展廳)與汝窯青瓷在化學成分上頗爲相似,顯示了早期國際間的陶瓷技術交流。

汝窯天青釉鑲銅釦瓶

宋人認爲汝窯特殊釉色的成因是“以瑪瑙入釉”,而清涼寺窯址附近也確實存在瑪瑙礦。

事實上,汝窯的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鐵以及以少量的二氧化鈦,在燒製過程中熔融因而形成天青色釉面。鈦元素使釉面泛黃,因而使得許多中國青瓷呈色顯得愈發青瑩。

當時中國北方大部分窯場都採用煤作爲燃料,這也是很多青釉釉面泛黃的原因,而汝窯卻採用木料作爲燃料。考古學家在清涼寺窯址發掘出土了類似的侈口撇足細長頸瓶。

汝窯天青釉雙魚紋橢圓洗

當時河南工匠在製作這件薄胎洗的技術上頗爲成功。

此洗通體施釉,採用裹足支燒,外底圓形的凹進處留有三個芝麻掙釘痕跡。此洗內底釉下刻兩條游魚,象徵着富貴有餘。

此洗呈橢圓形且刻有游魚紋飾,使其極爲罕見。河南寶豐清涼寺是汝窯的主要產地,曾發現有類似本器的汝窯碎片。

刻乾隆御題詩汝窯碗

1934年,R.L.霍布森將此碗的刻銘進行了釋讀和翻譯:“均窯都出脩內司,至今盤多椀艱致。內府藏盤數近百,椀則晨星見一二。何物不可窮其理,椀大難藏盤小易。於斯亦當知懼哉,愈大愈難守其器。乾隆丙午御題。”

意爲:鈞窯器皆生產於修內司,盤存世較多,碗則非常罕見。宮廷內保存有近百件盤,但碗的數量則寥若晨星。是何原因至此現象?碗大難保存不壞,盤子小則容易。由此我明白一個道理,越大的事物,守護它的責任便越重。

乾隆皇帝作於丙午年(1786年)。詩尾附“比德”(意爲衡量德行,或直譯爲與美德相比)、“朗潤”(意爲清朗潤澤)印兩方。

汝窯筆洗

淺盤式筆洗通體施幽靜深邃的雅緻天青色釉,釉面滿布細碎開片。筆洗置於文人案頭,用以書法或繪畫時盛水洗筆。

汝窯窯工採用“饅頭窯”(因形似饅頭而得名)並以木材爲燃料燒造汝窯器。2000年,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寶豐清涼寺村附近發掘並清理出超過15座窯爐,2處作坊區,以及大量汝窯殘片和各類窯具,從而證明汝窯在較短的時間內曾進行過緊湊密集的生產。

汝窯雙魚紋橢圓洗

當時河南工匠在製作這件薄胎洗的技術上頗爲成功。此洗通體施釉,採用裹足支燒,外底圓形的凹進處留有三個芝麻掙釘痕跡。此洗內底釉下刻兩條游魚,象徵著富貴有餘。此洗的橢圓形和刻劃裝飾使其極爲罕見。

河南寶豐清涼寺是汝窯的主要產地,曾發現有類似本器的汝窯殘片。

汝窯天青釉筆洗

淺盤式筆洗通體施幽靜深邃的雅緻天青色釉,釉面滿布細碎開片。筆洗置於文人案頭,用以書法或繪畫時盛水洗筆。汝窯窯工採用“饅頭窯”(因形似饅頭而得名)並以木材爲燃料燒造汝窯器。

2000年,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寶豐清涼寺村附近發掘並清理出超過15座窯爐,2處作坊區,以及大量汝窯殘片和各類窯具,從而證明汝窯在較短的時間內曾進行過緊湊密集的生產。

汝窯開片盤

此淺盤施天青釉,釉層較厚,屬典型汝窯釉色。1127年,金人入侵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宋室被迫南遷至長江以南的臨安(今杭州),建立了新的政權,而汝窯也就停止燒造御用質量的器物了。

乾隆詩文盤(燒損)

此盤損於1923年北京紫禁城內的一場大火。汝釉美麗的青釉釉色已不清,盤內外都有紅褐色灼痕。

盤外底刻有乾隆皇帝作於1779年的御製詩:“趙宋青窯建汝州,傳爲瑪瑙末爲油。而今景德無斯法,亦自出藍寶色浮。乾隆己亥夏御題。”

意爲:宋代在汝州設立官窯燒造青釉器。據說古代將瑪瑙粉末用於釉料,然而如今景德鎮已經不再使用這樣的配方,也能夠燒造出器表絢麗的藍色。乾隆皇帝作於己亥年(1779年)夏日。詩尾附“德充符”(意爲充滿力量的符號)印一方。

汝窯開片盤

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對汝窯器的興趣在其早期收藏生涯中至關重要。1937年,他在《東方陶瓷學會會刊》上發表了《汝窯述評》一文,文章深入論述了汝窯的相關文獻,並得出汝器確實是北宋皇家用器的結論。考古學家在近五十年後的1985年發現了汝窯的確切窯址。器底所刻文字是器物屬於清宮所有的標記。

汝窯盤(燒壞)

河南窯工爲北宋宮廷燒造汝窯器的時間可能只持續了二十或四十年(1086至1106年或1125年)。窯址之外存留至今的器物極少。

汝窯器物略欠火候(燒成溫度在1200至1250度左右),淺灰色薄炻胎,青釉相對較厚。大多數汝窯器以三個或五個支釘承託,置於匣鉢中燒造,器底留有細小的芝麻粒狀無釉掙釘痕跡。此盤燒造中發生變形、釉色呈色失敗。

這樣的作品還能被收藏與保存,可能證明了中國及國際收藏家對汝窯器的高度推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