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小杰的案例可以看出,小杰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制定的规矩已经超出孩子的正常承受能力了。同时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将规矩制定的过于严格,不然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爸爸妈妈们经常跟亲朋好友一提到孩子,就会有抱怨自家孩子不听话,不遵守规矩等等,一脸的无奈,一肚子气无法发泄。

我们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首先我们自己应该换个角度思维去看待孩子为何会对我们定的规矩产生抵触。

孩子们最年幼,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还没有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至于情绪喜怒无常。当事情不如孩子愿时,孩子心中就会有想着逆反抵触的情绪,并且很容易冲动。对于那些束缚他们自由的破规矩,更是随时随地会产生180度转弯抵触情绪。

平时自我控制力,容易冲动的孩子来说,一旦这种抵触情在他们心中产生后,会给行为上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例如学校课堂上影响身边的同学,老师上课;跟同学好朋友门里发生争吵,产生矛盾。就算事后与他们沟通分析,他们表示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但是潜意识里他们还是再次遇到事会冲动

孩子在犯错或者不听话时,我们大人在这个时候要适当的指导孩子,可直接用平静地指出错误所在,同时牵引孩子自我反省,去激发起他们内心的羞愧感及内疚感,使得孩子从内心知道谨记以后不能再犯同类似的错误。同时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将规矩制定的过于严格,不然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7岁的小杰,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在他身上寄于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为此,父母给他制定了非常高的标准,除了在学校里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给他另外增加了许多课余活动,比如学拉小提琴,练习跆拳道及相应科目的辅导班等等

每次他父母要求他努力成为最好的学生。小杰也很有野心,他也很努力学习。慢慢地,小杰被认为是一个在学校或社会活动中勤奋好学的孩子。但在小杰的生活中,有一些无助的表现。例如,他非常关心别人对他的评价,而且非常敏感。如果你听到有人对你有点不好,你会立刻感到沮丧,而且你经常会举止怪异。他不像同龄人那样笑、跑、玩。他看上去总是很沮丧

从小杰的案例可以看出,小杰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制定的规矩已经超出孩子的正常承受能力了。这让小杰形成一种愿望就是一定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爸爸妈妈高兴。在孩子的心里,只有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在爸爸妈妈眼里才有地位,才会让自己变得重要。这一切通过小杰的努力是做到了,父母也高兴。但与此同时,父母也让小杰失去了一个7岁儿童应该享有的天真和无忧无路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像小杰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现象是很普遍,不可否认的一点。父母们这样做无疑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可避免自己的辛苦人生路。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在给孩子定期望标准值时,在给孩子制定规矩时一定要切合孩子的自身能力承受状况。如果一旦让孩子内习产生觉得目标可望不可及时,就会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民和身心健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