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主任赖岩松说:“从2015年成立以来,经开区的十大产业类项目,大部分都是落在我们这边园区,从省重点到市重点到区,重点应该来说还是布局的比较密集的。7年来,位于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的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深入提高“两化”融合水平,用信息技术支撑产业升级,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

在工信部日前组织开展的2019年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中,江苏常州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在381家“国字号”示范基地中跻身第一方阵,获评五星级,全省仅2家。7年来,位于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的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深入提高“两化”融合水平,用信息技术支撑产业升级,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

上午10点,中车戚墅堰公司机车车间里,工程师们正在对这台出口尼日利亚的机车进行第三次调试,下半年它将与另外10台机车一起出口尼日利亚。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产品设计部总体设计师郑锡锴说:“结合当地多雨潮湿风沙盐雾侵蚀特点,和用户实际需求,对原始车型进行设计优化。”

轨道交通是科技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基建”。近年来,中车戚墅堰公司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建设,从研发设计数字化、经营管控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四个方面,加快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公司落地。

中车戚墅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世保说:“现在的新基建是基于新的科技端,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结合公司产品和研发、公司管理,公司是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也在这一块加快行动步伐,争取从公司产品优质、效率第一,企业建设做这方面工作。”

上午,在位于潞城街道的信承瑞材料生产车间里,三台进口炉全负荷运转,公司投入建设的一期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年产2000套高压电缆辅件,同步将完成一期新建部分智能仓储建设,信承瑞智能轨道交通装备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邵清说:“信承瑞布局一云三网建设也是以这个路线为基础,把产品整合成智能化数字化集成系统,推进智能化布局。”

依托龙头企业引领,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大力建设具有领先技术、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有效集聚产业链资源,形成行业主导权和话语权。目前,已引进中国中车集团下属的内燃机车龙头企业等重点规模企业1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相关轨道交通产业配套企业百余家。

从亩均税收6万元,到突破14万元,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用了4年的时间。超百亿元坤泰汽车、30亿元欣盛芯片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有效为基地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潞横路、兴东路交界处,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占地130亩的常州欣盛新厂房正式建成投用。公司投资30亿元的高清显示用驱动芯片项目入选2020年省重点项目,目前,设备已调试到位,所有产线正在做试生产,达产后日产量将达2000万颗COF-IC芯片载带。

常州欣盛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伟涛说:“新基建当中不管是芯片、还是超微线路这块,都是国家支持的方向,从国家层面来讲,更多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实现整个产业链国产闭环的循环。”

坤泰汽车核心系统项目于2017年11月落户常州经开区,连续三年被列入省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04亿元。随着项目推进,总投资增至130亿元,涵盖汽车动力传动、电动转向、智慧底盘和智能驾驶系统等四大产品系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卞国胜说:“目前DCT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2015年以前,常州东部普遍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亩均税收不高的情况,常州经开区成立后,提出“以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决心将轨道交通产业元打造为辖区园区标杆。近年来,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塑造区域产业名片的重要抓手,聚焦先进交通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博瑞、信承瑞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引进了坤泰、信承瑞、欣盛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先进交通装备产业年均增幅保持10%以上。

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主任赖岩松说:“从2015年成立以来,经开区的十大产业类项目,大部分都是落在我们这边园区,从省重点到市重点到区,重点应该来说还是布局的比较密集的。经开区成立以后,我们园区顺应体制机制改革的红利,做好店小二的服务,所以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营商环境。”

医疗器械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支柱之一,与制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相辅相成。在规划初期,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就将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经过七年的培育孵化,一批小而精的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园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是轨道交通产业园的代表项目,总占地440亩,一期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入驻30家企业。上午10点,在帝斯博(常州)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具公司里,生产口罩配套医疗设备的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一片红火景象。公司随园区2018年竣工首批入驻,到2019年新三板上市,再到如今50条口罩生产线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园区良好的环境与政策扶持。

帝斯博(常州)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张柱华说:“因为我们的车间绝大部分是净化车间,对基础的建筑、对园区的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这有这样的一个园区,可以讲,是为我们整个发展提供了注入了非常大的一个动力。”

成立于2018年8月的镁格生物也将公司选址在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公司从事外科手术器械、耗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在公司1500平方米的净化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实验设备进行调试。目前公司正在申请注册二级资格证,预计今年年底将正式投产。

镁格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屈小丰说:“我们也是看好了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能够进行一下产品的提升,也是作为我们公司的一个拳头产品,然后推向市场。”

在严格的入驻基地条件下,一批高科技、高产出、高标准的企业分批入驻园区,入驻率已达85%,主要涵盖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质量发展行业,其中生物医药板块已有镁格生物、帝斯博医疗、格雷斯海姆等多家国内外行业翘楚企业入驻。

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鲍永刚说:“我们三期的一个标准厂房载体建设,预计6月份也将开工建设,总的建筑面积达到73000平米,预计是在明年底竣工。”

常州经开区融媒体记者 徐姗 夏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