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這種說法相似的猜測是說關羽是一員猛將,他身上殺氣太重,殺死過太多的敵人,爲了減少其帶來的殺戮感,最初設計關公像的老木匠們模彷彿教塑像,讓關羽的眼睛閉了起來。由於關羽在極短的時間內斬殺了華雄,幾乎是眨眼之間,於是後世就有了“菩薩閉眼不救世,關公睜眼要殺人”的說法。

“將軍秉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蜀漢名將關羽忠肝義膽、勇武過人,被後世之人尊爲“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在關羽去世後,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逐漸被神化,全國各地甚至一些東南亞國家都開始供奉關公,人們建造起或大或小的關公像,以求家宅平安。

《三國演義》中對關羽是這樣描寫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後世人建造關公像多按照書中描述來,配上寒光凜冽的青龍偃月刀,可謂威武不凡。然而仔細觀察世界各地的關公像,我們能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特點:關羽的眼睛似乎總是八分閉、二分睜,很少完全睜開。

關於這一特點的成因,向來都是衆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幾個說法是大家普遍比較認同的,第一個就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的片段。

華雄是董卓帳下都督,當時以曹操、袁紹爲首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但旗下大將都被武藝高強的華雄斬殺。正當膠着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一戰,並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隨後提刀,飛身上馬。不多時,關羽提着華雄的頭顱回到軍中,其酒尚溫。

由於關羽在極短的時間內斬殺了華雄,幾乎是眨眼之間,於是後世就有了“菩薩閉眼不救世,關公睜眼要殺人”的說法。故此後修建關公像都是閉眼狀態,代表了安寧避災的寓意。

和這種說法相似的猜測是說關羽是一員猛將,他身上殺氣太重,殺死過太多的敵人,爲了減少其帶來的殺戮感,最初設計關公像的老木匠們模彷彿教塑像,讓關羽的眼睛閉了起來。這樣一來,關公像殺氣頓減,多了一絲平和之意,就像“沉睡的獅子”,既不會讓人害怕,又可以給供奉者帶來安全感。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關羽極爲好學,夜深了還要在燈下看書,古時油燈昏暗,關羽爲了看清書上的字,就養成了眯着眼的習慣。有些關羽塑像中關公未佩刀,而是手不釋卷,此時他的眼睛也一定是眯着的。

除了眼睛,其實關公像的佩刀也很有講究。置於宅中的關公像一般有兩種佩刀方法,一種刀尖朝上,稱爲直刀,多供奉在中堂,用以鎮宅保平安;另一種刀尖向下揮,稱作劈刀,多供奉在室內,用來驅走邪氣。

目前中國最大的關公像在湖北荊州,高58米,重1200餘噸,氣勢磅礴。此外山西運城也有一座61米的最高關公像,寓意關羽享年61歲。如今塑立關公像已經發展爲了一種精神文化,不僅是爲人們自身求平安,也是對於歷史英雄的一種讚美和紀念,代表了關羽作爲忠義信念的化身,其忠君愛國的美德會一直在華夏大地上流傳,爲歷史和人民所銘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