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武帝得到汗血寶馬之後,欣喜異常,正式將其冠名爲“天馬”,並寫下《天馬歌》加以稱頌。直到 1969 年,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天馬造型“馬踏飛燕”在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出土。

天馬東來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土於武威雷臺漢墓。“馬踏飛燕”是用漢代天馬的原型鑄造的,那麼,天馬從何而來?

透過“馬踏飛燕”的飛揚神采,看着它身上的斑斑陳跡,我們彷彿又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看到了狼煙四起、金戈鐵馬、刀光劍影,聽到了號角連天、軍旗獵獵、英雄高歌。兩千一百多年前的歷史大幕徐徐拉開,“天馬”從遠方走來。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崑崙。天馬徠,龍之媒,遊閶闔,觀玉臺。”

這是漢武帝寫下的《天馬之歌》。朗讀這首詞,我們能讀出漢武帝開疆拓土遠征西域的雄心與豪情,也能讀出天馬東歸的萬里跋涉和來之不易,還能讀出大漢王朝的武功軍威與強大國力。

關於天馬,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交,生駒汗血,因號曰天馬子。”因天馬奔跑時肩胛之處汗如血色,故又稱汗血寶馬,大宛國把所有的汗血寶馬隱藏在貳師城馴養。

大宛國,《漢書》中說距離“長安萬二千五百五十里”,現主要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地區的費爾幹納盆地。據《史記》記載,漢武帝聽說汗血寶馬的消息後,爲改良騎兵馬種,以便有效地出擊匈奴,於公元前104 年,派壯士車令等率領大漢使團持千金及金馬出使大宛,以換取汗血寶馬。車令等長途跋涉,歷經千難萬險到達大宛,誰知大宛國因漢朝距離遙遠,不僅斷然拒絕,還指使屬國鬱成國派兵截殺大漢使團,使團遭到全殲。

消息傳回長安,漢武帝大怒,遂拜寵姬李夫人之兄李廣利爲貳師將軍,率軍征討大宛。第一次西征因準備不足,糧草難以供應而失敗,李廣利退回敦煌。後武帝再次派李廣利西征,第二次兵精糧足,漢軍一路順風,征服鬱成、大宛,獲 3000 餘匹汗血寶馬以及鬱成王、大宛王的首級勝利凱旋,威震西域。漢武帝遠征大宛,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壯烈的長途遠征,不僅開通了西域商道,也爲日後漢朝對西域進行有效管轄奠定了基礎。

3000 多匹汗血寶馬,就在這爲期四年的征討中,終於成爲漢軍的戰利品,離開它們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千里迢迢,前往大漢。汗血寶馬奔馳在萬里絲綢之路上,所過之處,煙塵四起,蔚爲壯觀。它們身上流出的汗血,是那麼殷紅,那麼新鮮,猶如一朵朵生命之花,在絲綢古道上絢麗開放。漢武帝得到汗血寶馬之後,欣喜異常,正式將其冠名爲“天馬”,並寫下《天馬歌》加以稱頌。

此後,天馬一直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一千多年。但到元朝之後,天馬已難覓蹤影,史料中也很難見到天馬的名字,天馬在我國悄無蹤跡地消失了,逐漸成爲一個遙遠的傳說,我們只能在史冊的短暫記載與詩歌的激情描繪中對它浮想聯翩。


直到 1969 年,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天馬造型“馬踏飛燕”在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出土。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真實地再現了漢代天馬的原型,再一次激起了人們對天馬的熱情與追夢。

編 排 :吳 燕

責任編輯 :楊琴琴

編 審 :張長寶


涼州文化研究

一個有文化溫度的公衆號

版權歸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能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須經同意,違者必究。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涼州文化研究”微信公衆號。 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標題和內容。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