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以爲,兒子買了新房,裝修好後,不會再讓父母住又小又擠的房子,怎麼也會讓父母搬到他們不住的舊房子裏。鄰居家的情況我聽我媽說起過,老兩口本來有一套單位分的住房,兒子結婚時沒房,老兩口便搬了出來,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下給兒子當婚房,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前幾天回孃家,聽我媽說,鄰居家的兒媳婦又來問他們要錢了。我問我媽,“老兩口不是已經把自己準備付首付買房的十七萬給他們買車了嗎?怎麼還要?”“說是還貸款,他們買了車沒錢,然後老人便把每月的養老金給他們了。”

鄰居家的情況我聽我媽說起過,老兩口本來有一套單位分的住房,兒子結婚時沒房,老兩口便搬了出來,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下給兒子當婚房,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兒子結婚後,老兩口省喫儉用攢了一些錢,準備再買套小點的住房養老,沒想到兒子要買車,一下子把他們的所有積蓄全部拿走了。

也許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只要兒女有需要,便傾囊相助,全力以赴。自己怎麼樣都無所謂,只要兒女們喫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過得好,老兩口即使喫糠咽菜、穿別人的二手衣服、住最不好的房子,也是開心的,願意的、滿足的。

想起上週的時候,同事劉姐向我們傾訴的關於她父母的親身經歷。

劉姐的父母不過是普通的企業退休職工,一個月也就幾千塊錢的養老金。十年前兒子結婚的時候,傾盡所有給兒子買了房子。老兩口擠到一間只有十平米的房子裏。後來兒子兒媳婦想買高層住宅,老兩口又把這些年的全部積蓄拿了出來。本以爲,兒子買了新房,裝修好後,不會再讓父母住又小又擠的房子,怎麼也會讓父母搬到他們不住的舊房子裏。結果,當母親試探性地問兒子時,兒子居然說了這麼一句,“媽,我做不了主。”

“做不了主”,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母親一瞬間寒了心。自己這些年攢了將近三十萬,在這樣一個三線的城市裏,就算買不起新房,也足夠買一套像樣點的二手房了。而今,把錢全給了兒子,只能和老伴繼續擠在這十平米的房子裏。因爲地方小,東西又雜亂,房子像一間倉庫一樣,冬天冷,夏天又熱得要命。又有誰來心疼他們呢?

私認爲,這樣的兒女固然是太自私,但是父母們這樣的“無私”也真的要不得。正是因爲你們的“無私”才滋養了他們的自私。一方不停的“給”,另一方久而久之,便只學會了不停的索取。你給得心甘情願,他們要的理所當然。到最後,你已經“給”不起了,他們卻仍然“要”不夠。

父母自然是爲了兒女好,想要儘自己的力量,滿足兒女的一切要求。有些父母甚至會因爲沒有錢給兒女,無法滿足兒女的要求,而自責,愧疚。可是,這也要分情況,考慮某些要求的合理性。就像我文中提到的劉姐,她的父母已經幫助兒子成家立業,娶妻生子,且兒子過得也可以,卻還要把自己用來養老的錢全部給了兒子。

到頭來,兒媳刻薄自私,兒子只會甩鍋,老人連他們的舊房子都住不上,還搭上了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養老錢。等老人需要用錢的時候,兒子兒媳會給他們出一分錢嗎?到時候,他們或許已經忘了你的所有財產都給了他們,他們看到的只是眼前一無所有的你給他們造成的拖累。

所以,人老了,兒女都成家了,咱也應該“自私”一回了,在兒女們的生活完全過得去的情況下,就不必要再不斷地給予了。其實有時候,他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雙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你的習慣性給予反而助長了他們的懶惰,讓他們放棄了依靠自己。

父母們幫不了兒女一輩子,到頭來,他們還是要靠自己。你自己喫好喝好,把自己照顧好,少給他們添麻煩,其實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給予”了。

希望天下所有兒女都能夠體諒父母,希望世間所有父母都能夠安享晚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