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張國華79】

    1958年至1959年,正處於困難時期,身在西藏的張國華心情十分焦急和沉重,經過深思熟慮,他寫了一份報告,向周總理反映情況:“西藏軍區部隊的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由於我們的農副業生產從1951年至今,取得了一些實效。這些年,國家爲了保障駐藏部隊,千方百計,特殊撥給了大量物資,使駐藏部隊倍感關懷和溫暖。現在,由於國家正在經歷困難時期,我們請求把原來供應西藏軍區部隊的花生、大豆等緊缺物資從原來的計劃中予以砍掉……”

    這個主動分憂的報告上報後,很快得到了批准。

    在這之前,由西藏每年給國家報一個計劃,需要什麼東西,需要多少,如數報。周總理有指示,國家再怎麼困難,只要西藏提出要求,一律滿足。當時在甘肅一個名叫柳園的地方建有一個運轉站,國家每年撥給西藏的物資,都是先運轉到這裏屯集。這些物資,往往要大半年、一年時間才能運到西藏。這個時候,西藏瞭解內地遭受災害的信息是很困難的。但張國華由於常去北京開會、到內地治病,知道正在經歷着非常大的困難。這件事,駐藏部隊幹部戰士、地方工作人員普遍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部隊、地方幹部紛紛表示,完全支持司令員的決定,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嘛!

    很多人開玩笑說:“進藏的路上我們喫野菜,喝代食粉糊糊,抓地老鼠喫,不是也挺過來了嗎?”大家普遍的心態是即使沒有花生、大豆喫,平叛、訓練、生產、營建的任務也能圓滿完成。這些人經歷過餓肚皮的困難,現在雖然不能敞開肚皮喫飯,但不會再出現餓肚皮的情況了。張國華對他們說:“以前說‘三年一換',後來我們不走了,要長期建藏,以邊疆爲家。我看,大家不愧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的黨員。”

    廣大官兵對他的理解和支持,顯然是張國華沒想到的,他知道大家能接受,沒想到接受得這麼愉快和輕鬆。於是,他動了第二個念頭,還是一個大念頭:要求把西藏部隊官兵工資待遇降低。他寫了報告,也得到了批准。西藏部隊官兵的工資待遇降低後,在海波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五道兵站,僅一牆之隔的蘭州軍區的幹部待遇明顯比西藏軍區幹部的工資待遇高出很多。

    做出這樣的決定,張國華內心是痛苦的,因爲他內心深處並不願意看到那麼多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同志還在西藏受苦,但國家發生的災害又深深地牽動着他的心。很快,西藏部隊的幹部知道了自己的工資待遇不如駐青海的高,而且是差距很大,一時間,與沒有花生和大豆喫的情形大不一樣了,很多人有意見。這又是張國華沒想到的,他開始做工作,說現在國家太困難了,你們根本想象不到有多困難……等國家的發展建設逐步好轉了,大家的待遇會提高的。部隊中強烈的反響使張國華深感痛心,部隊中充滿着的不理解甚至是對司令員的怨恨,迅速在蔓延,持續了大概半年。後來,幹部戰士想通了,減都減了,難道還讓補嗎?冷靜下來的他們還是默默地幹着本職工作。

    張國華、譚冠三、丁盛指揮的平叛戰役仍在進行,邊平邊改的策略在經過試點後也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已經平叛的地區,翻身農奴開始發展生產,他們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種自己收的土地,生產熱情十分高漲。

    這期間,擔任軍區司令員的張國華已被任命爲工委書記。於是,除了指揮平叛作戰,還要謀劃“改”的工作。

    從1959年7月份開始,改革的試點已在進行。下鄉調研時,張國華驚喜地看見,在江孜、林芝的兩三個縣,那裏的生產和牧業抓得好,農、牧業同時獲得了大豐收。他推測全西藏的農牧業取得了大豐收,就萌生了把剛分到翻身農奴手中的土地收歸集體所有制搞合作社。他知道在內地有的省已經在這麼做了。

    從林芝回到拉薩後,張國華又寫了報告,大意是說西藏完全可以進入建設階段了。就在這時,由於他要參加會議,這一想法因此暫時放下了。

    7月的江西,雖然正是酷熱之夏,但廬山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依然處於清涼的時節。會議結束後,張國華從廬山來到北京。

    1960年,西藏處在改革的熱潮中。年初在北京的時候,周總理交給張國華一項特殊的任務。由於中蘇關係破裂,決定由西藏軍區在藏北黑河組建硼沙廠挖運硼砂,用於向蘇聯還債。聽說,蘇聯老大哥指名點姓就是要那玩意兒。中國人也知道,那玩意兒是好東西,很珍貴,提煉以後是火箭的飛行器必不可少的物質,但人窮志不短,該還給人家的我們從不賴賬,中華民族有志氣有能力利用自己的雙手把國家建設好。

    總理那充滿憂慮的話還在張國華耳邊回想:“國華同志啊,你也知道的,老大哥要逼債了,在我們困難時期進行逼債,強人所難嘛!”總理的眼神是堅毅的,又說:“我想由你們採運硼砂來還這筆債務。這個任務非同小可,是有國際影響的大事。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什麼問題?你們都可以提出來。”

    張國華說:“總理,請你放心,困難再大,我們也一定完成好任務。”

    周總理說:“困難肯定是有的,我也相信你們一定能完成任務。”

    張國華說:“我們在青藏線上的運輸能力有限,只要解決運輸問題,完成任務的時間就能提前。”

    周總理說:“調撥1000輛汽車給你們,夠不夠?”

    張國華說:“加上我們的力量,這樣就沒問題了。”

    匆忙回到拉薩,張國華指定青藏公路管理局負責人侯傑具體負責這項任務。侯傑也是老豫皖蘇的幹部,張國華對他的組織管理能力很瞭解,但張國華還是放心不下,先後兩次去了施工現場,雖然他高山反應嚴重,但第二次去毅然在那裏住了下來。這可急壞了侯傑,他說:“司令員,我從豫皖蘇就跟着槍林彈雨跑,這點事你還不放心?再說,你心臟不好,過了這一晚你還是快點回拉薩去吧。”就這樣,2000輛汽車、4000多人,在高寒缺氧、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藏北高原的一處荒漠裏施工,當年就採運了14萬噸含土原硼。這些含土原硼,由藏北經青藏公路運輸到了青海格爾木市。

    更爲可喜的是,1960年這一年,西藏的改革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張國華在鄉下調研看到,經過改革的農業地區,都充分地發動了羣衆,進一步提高了廣大羣衆的覺悟,摧毀了農奴制度,打垮了農奴主的威風。更令張國華欣喜的是,西藏7個專區、1個市、72個縣的機構已經全部建立起來,全區還建立了280多個區級和1090個鄉級機構。與此同時,培養幹部的工作也有很大發展,西藏勞動人民新生的幹部隊伍正在迅速成長。在改革的尖銳鬥爭中湧現出了大批積極分子,他們之中有很多人擔任了基層工作。

    1960年,由大約14萬翻身農戶組成的1.3萬多個農業生產互助組,開展了愛國豐產運動,獲得了大豐收,糧食產量比豐收的1959年平均增長15%。這是實行改革,廢除舊的生產關係,建立了新的生產關係,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廣大農民成了社會和土地的主人的必然結果。在87萬人口的農業區中,已有85萬人口的地區完成了改革,其中79萬人口的地區還進行了改革複查;在26萬人口的牧業區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開展了“三反兩利”運動。

    面對這樣的成績,西藏工委產生了急躁情緒,考慮西藏農村貧苦農奴的實際情況不夠,想趁熱打鐵,馬不停蹄地進行改造,試辦一批農業生產合作社。這種急躁情緒是在經歷嚴重困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

    張國華說:“看着國家的困難,我們身處邊疆,心裏急啊!”

    他認爲,國家處於困難時期,而西藏的各種物資卻又全靠內地運輸而來,如果我們早一點發展起來,就能爲國家減輕很多負擔。

    在張國華的具體指導下,西藏工委帶着這種急躁的情緒,制定出《西藏全面實行集體化改造的計劃》,上報批准。

    等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周總理的批示下來了:“張國華同志到河南信陽訪問。”對西藏全面實行集體化改造的事則沒有批示。

    張國華隱約感到了事情必有原因,當時,對在豫皖蘇時期的老戰友吳芝圃在河南的“冒進”,他是有所聞的。

    遠在中原地區的河南的實際情況,周總理顯然是瞭如指掌且憂心忡忡的,但經過了廬山會議,很多時候他也不得不委婉。僅信陽地區的冒進,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就足以讓人痛心疾首了。

    當然,張國華還不知道。

    根據周總理的安排,張國華於1960年12月24日來到了河南信陽。

    黃莊是信陽東面一個300多戶人家的村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張國華多次到過這裏,重返故里,張國華心裏既興奮又矛盾,因爲他已經隱隱嗅到一些讓他難受的信息了。

    25日,張國華來到老房東苗九玲大娘家裏。

    苗大娘還記得這位鼎鼎大名的豫皖蘇的張書記(在河南,當時人們習慣叫張國華張書記,而且久有盛名,直到今天,很多老年人及他們的兒女說起張國華,還能津津樂道地說起那些打勝仗的往事)。她對張國華說:“去年大兒子與俺老頭不把口糧當公糧交,被村幹部抓到臨縣下了大獄。媳婦帶着孫子去要飯,去了幾個月,都沒有回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村裏家家都有餓死的,我老婆子能活到什麼時候算是到了頭了……”

    張國華問:“別的孩子呢?”

    苗大娘哭着說:“都怪我老婆子,娃捨不得喫,讓我喫,恁壯實的漢子也餓死了。”

    張國華難過地流下了眼淚,默默地將40元錢放在大娘手裏

    這些實情,一開始老百姓是悄悄對他說的,後來聽說是當年的張書記回來,就放開向他訴說。

    1961年元旦,張國華來到鄭州,見到了老戰友吳芝圃——河南第一書記。

    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戰友久別重逢,本來有千言萬語要傾訴,然而,此時各自心裏都很沉重。那個年代,由於國家的困難,他們這些官員憂國憂民的心已經壓抑很久了,可是今天,吳芝圃因爲自己的冒進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而深深地自責,而張國華這一路走來,更明白周總理的一片良苦用心了。

    他和吳芝圃沒有時間坐下來很好地敘舊,很快回到了西藏,積極準備糾偏工作。

    由於糾正及時,西藏1960年工作中的偏差未造成大的損失。北京明確提出“西藏五年不辦合作社,連試點也不搞”的穩定發展的方針。西藏發展的事實證明,從西藏實際出發制定的政策,符合西藏的實際情況。

    從1961年開始,西藏的農牧業又重新進入到符合西藏實際情況的發展軌道,到1966年之前,江孜、隆子、林芝、米林、墨竹工卡、當雄等縣農牧業年年喜獲豐收,人們將這段時期稱爲新西藏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未完待續)

    【注:《井岡山上走出的“井岡山”——張國華傳》作者尚有少量存書。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聯繫。參加對印反擊戰或者18軍的老戰士,作者敬贈此書,贈完爲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