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們在哪裏?病牀上13歲的花季少女尋親生父母

王亞娟,13歲,花一般的年紀,但突如其來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卻讓她離開校園,躺在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的病牀上。

“砸鍋賣鐵,我也要治好女兒的病。”5月29日下午,臥龍區安皋鎮餘莊村大渠崗組農民王兆龍哽咽着說。

爲了救回女兒的命,他下定決心公開女兒的身世之謎,並希望藉助媒體找到女兒的親生父母。

養母:寧原我替孩子受罪

5月初,復學才兩週,小亞娟開始發燒。亞娟的養母帶着她到村診所、鎮醫院裏看病,喫了幾天藥,可是高燒一直不退,喫退燒藥都沒用。亞娟的養父趕緊把她帶到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醫院確診亞娟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亞娟爸爸拿到診斷書淚流滿面,這些天,爲了給她治病,我們一家四處借錢。”亞娟的養母流着淚說,她丈夫身體也不好,患肺結核多年,離不了藥,因爲身上沒勁兒,不能出去打工,靠種地爲生。

“她還那麼小,怎麼就得上這麼嚴重的病?爲什麼不讓我替她得這個病啊?”亞娟的養母哭着說。

女兒忍受的疼痛,王兆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恨不得所有的疼痛都替女兒承受。“女兒剛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時候,住到兒童重症監護室,每天喫不進去飯,小臉蠟黃蠟黃,看着她那樣,我一點胃口也沒有,總感覺是自己對不起孩子,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沒有照顧好孩子。”黑瘦的漢子說起女兒,幾度哽咽。

老師:我們等你健康歸來

王亞娟患白血病的消息傳到學校,臥龍區安皋鎮三小的師生們紛紛捐款。

5月26日,“安皋三小爲王亞娟同學抗擊病魔捐款儀式”舉行,小夥伴楊一帆把自己的壓歲錢205元捐了,任亦霏100元,夏紫薇200元……這個30元,那個20元,一天內,全校200多個學生捐款4700元。“只希望王亞娟能回來和我們一起上課。”

校長王長剛帶頭,在校的18位教師共捐款7300元。

養父:希望找到她的親生父母

5月29日,在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7號樓9樓血液內科的走廊裏,王兆龍抱着頭說:“醫生說,最好的治療方案是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爲了骨髓移植,爲了救回女兒的命,我只有說出埋藏在心裏13年的祕密。”

2007年,時年42歲、依然單身的王兆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的一個灰砂磚廠裏打工。

7月16日凌晨4時,他起來解手時隱約聽到河邊有小孩子的哭聲,他循着哭聲跑過去一看,在河邊的芭茅叢裏,一件白色褥子包着的小女孩兒,正在大聲地啼哭。“看着襁褓中孩子可愛的小臉,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她,心想這個女嬰肯定是老天爺賜給我的禮物。我興奮地把孩子抱到自己的工棚裏,決定把她當成親生女兒撫養。”

帶着孩子沒法幹活,王兆龍辭了工作,把孩子抱回了安皋鎮老家。13年來,王兆龍小心翼翼地藏着一切關於她身世的東西,當時包裹她的小白褥子也被扔得遠遠的,就是怕女兒生疑。但現在爲了挽救女兒,他卻不得不公開她的身世。

盼望好心人提供尋親線索

“當年撿到女兒時是凌晨4點,在小河邊。”王兆龍慚愧地說,有了亞娟,就一心一意地疼愛她,也沒有再要孩子,現在她患上這病,請求記者一定幫忙找到女兒的親生父母。

“亞娟從小愛喫糖,我不論去哪兒回來都給她買包糖。這些年,我們夫妻倆不捨得打她,不捨得罵她,不捨得讓她幹家務活,就是讓她好好讀書,將來有個好前程。亞娟也特別聽話,放學回到家不是寫作業,就是背書,這麼好的孩子怎麼會得上這病!”說起女兒的病,亞娟的養母不停地流眼淚。

雖然找到女兒的親生父母如同大海撈針,但王兆龍說他決不放棄,一定要找下去,因爲那是女兒活下去的希望。

目前,《鄭州晚報》、《南陽晚報》和海南《南國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對王亞娟患病的事進行報道,希望可以儘快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

人海茫茫,王亞娟的親生父母,你們到底在哪裏?希望好心人可以提供線索,救救這個生命即將枯萎的女孩(知情者請撥打電話:15938891666)。

如果您願意伸出援手,爲她點亮生命之光,請和王兆龍聯繫,電話:15203893062。

鄭報全媒體記者 翟寶寬 通訊員 趙明祿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