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換屆工作的複雜性,是新掌門面臨的首個難題。”

作者:夏天天

編輯:tuya

出品:財經塗鴉

上週五(5月29日)一早,高迎欣抵達民生銀行總部。

在董事會延期換屆近100天后,民生銀行迎來關鍵人事變動,中銀香港原總裁高迎欣任民生銀行黨委書記。對此,市場有觀點認爲,隨着銀行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一旦新的掌舵者就位,民生銀行的戰略可能發生變化。

這意味着高迎欣履新之後,亟待對內對外打造一個全新的民生銀行。迎接他的,首先是與股東協調的難題。

在衆多股份制銀行裏,創辦於1996年的民生銀行向來股權分散,也是內地第一家由民間資本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但股權分散也意味着,股東之間的明爭暗鬥不可避免。

董事會延期換屆後迎來高層人事變動

5月29日,民生銀行召開全行幹部會議,宣佈主要黨委領導調整任免的決定,中銀香港原總裁高迎欣任民生銀行黨委書記。

除了黨委書記的任命之外,其他崗位調整還涉及:此前擔任黨委書記的行長鄭萬春改任黨委副書記;邵亞平任民生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免去陳進忠的民生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職務,批准退休。

此前在5月25日,中銀香港公告稱,因工作調動,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兼總裁高迎欣自2020年5月25日起辭任。

高迎欣曾在中國銀行境內外多家機構擔任不同職務,如中國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中銀國際等。

在加入民生銀行之前,民生銀行的董事會延期換屆導致目前的董事會已經超期服役近100天。

去年12月初,民生銀行發佈《關於董事會換屆選舉並徵集董事候選人的公告》,宣佈民生銀行擬啓動董事會換屆工作,候選條件是單獨或合計持有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以上的股份的股東可提名股東董事。

民生銀行的股東、董事以及管理層之間的博弈始終是業內的談資,在民生銀行發佈徵集董事候選人的公告後,民生銀行董事之一、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發表微博稱:“新董事會成員收入必須與業績市值掛鉤。”

今年2月28日,民生銀行公告稱,爲做好疫情的具體應對工作,第八屆董事會換屆工作需相應延期,第七屆董事會董事的任期將順延至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八屆董事會爲止。

事實上,民生銀行董事會的超期服役並非首次,此前在第七屆董事會任職之前,第六屆董事會曾超期服役天數超過600天。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股權分散也意味着各大持有5%左右及以上的股東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在董事會換屆前夕,各大股東之間的明爭暗鬥在所難免,主要黨委領導調整,有望加速董事會換屆工作。

據悉,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包括張宏偉、盧志強、劉永好、史玉柱等股東董事。截止今年一季度,泛海控股、上海健特和東方集團已經將其持有的大部分民生銀行股份進行質押融資。

來源:公司公告

民生銀行現任董事長洪崎於2014年8月底當選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2017年2月續任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現任行長鄭萬春則是2015年11月從工商銀行空降。

民生銀行章程曾規定董事長、副董事長任期3年,可以連選連任,連任一般不超過兩屆。不過,2017年,民生銀行進行公司章程修訂,取消了原來關於董事長、副董事長的任期規定,即董事會認爲確有必要時,允許董事長、副董事長連任三屆。

有媒體報道稱,高迎欣或將出任民生銀行董事長,其需先被納入民生銀行第八屆董事會候選名單,通過股東大會、監管部門任職資格批覆等程序,才能正式掌舵這一股份大行。

民生銀行戰略或將生變?

根據2019年年報,民生銀行的戰略定位是成爲民營企業的銀行、科技金融的銀行、綜合服務的銀行。

戰略目標是以客戶爲中心,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目標,向數字化、輕型化、綜合化的標杆銀行轉變,努力實現公司價值的不斷提升。

至於民生銀行的業務規模在9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和民生銀行)的佔比,根據央行 2019 年 12 月發佈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月報表》,截至報告期末,民生銀行各項存款總額在9 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市場份額爲 12.91%;各項貸款總額在 9 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市場份額爲 13.08%。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隨着銀行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一旦新的董事長就位,民生銀行的戰略可能發生變化。

據報道,在上週的幹部任命會議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講話指出,此次調整,是銀保監會黨委根據民生銀行改革發展需要作出的決定。

高迎欣表示,民生銀行黨委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按照銀保監會黨委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着力把民生銀行建設成爲一家特色鮮明、價值增長、持續創新、穩健經營的一流商業銀行。

淨利潤增速大幅低於營收增速

在董文標時代,民生銀行曾發力小微金融,逐漸成爲業內小微金融業務的標杆,小微金融不僅帶動了該行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對民生銀行的利潤增長做出不小的貢獻。

不過,隨着小微金融業務的風險不斷暴露,2015年前後,民生銀行的淨利潤迎來了持續數年的低速增長甚至負增長時期,直到2019年纔出現較快增長。

2019 年,民生銀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538.19 億元,同比增長 6.94%;實現營業收入 1804.41 億元,同比增長15.10%。

雖然天風證券報告認爲,這均爲近幾年來最好成績,但有分析稱,淨利潤增速大幅低於營業收入增速的事實不容忽視。

另外比較值得關注的是成本收入比的降低,2019 年民生銀行成本收入比爲 26.74%,同比下降 3.33 個百分點。天風證券認爲,民生銀行曾因其高度市場化的機制導致成本收入比偏高,近年管理層嚴控成本費用,疊加營收企穩,致使成本收入比走低向好。

國信證券研報也認爲,2019年民生銀行ROA提升主要受益於淨息差走闊,手續費淨收入和業務管理費也帶來小幅增貢獻。但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大幅增長 36%,對 ROA變動構成明顯負貢獻。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民生銀行信用減值損失628.07億元,同比增加165.33億元,增幅近36%。

來源:公司公告

此外,從資本充足率來看,資產充足率在2019年之前亦出現下滑跡象。

來源:中信證券

2019 年,民生銀行完成了400 億永續債、200 億優先股和 400 億二級資本債的發行,以彌補近年來的資本短板,資本充足率上升 1.42個百分點至13.17%。同時,2020年 1 月,民生銀行500 億可轉債已獲銀保監會批覆。

中信證券分析稱,民生銀行下階段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向上空間有望打開,有助於公司繼續強化規模擴張、資產擺佈與業務開展。此外, 資本瓶頸逐步打開後,公司分紅率已連續兩年恢復至 30%水平,有益於提升長期股東價值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