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網課、網絡訂餐、網絡直播帶貨......近年來,互聯網已成爲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網絡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摻雜着一些不良現象、不文明的聲音:網絡謠言層出不窮、網絡違法屢禁不止、網絡病毒無孔不入、個人隱私常被侵犯......這些網絡所釋放出的負效應,已成爲當今社會不可承受之“痛”。

上網課、網絡訂餐、網絡直播帶貨......近年來,互聯網已成爲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的好多工作基本都是通過互聯網完成的,可以說互聯網成爲我們實際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網絡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摻雜着一些不良現象、不文明的聲音:網絡謠言層出不窮、網絡違法屢禁不止、網絡病毒無孔不入、個人隱私常被侵犯......這些網絡所釋放出的負效應,已成爲當今社會不可承受之“痛”。可見, 建設網絡文明,勢在必行。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每天有7.5億人在刷朋友圈。在這個龐大的虛擬世界裏,網絡文明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才能讓網絡空間健康、有序、和諧,筆者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抓好互聯網領域立法這個重點。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一系列有關網絡和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爲網絡健康有序安全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但有的法律制度不能很好適應網絡空間的發展變化,需進一步完善我國網絡和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提高立法質量,把握和尊重網絡空間特點,增強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抓好嚴格執法這個關鍵。要依法懲治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爲,加大對網絡謠言、網絡誹謗等網絡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要進一步理順執法手段,提高執法能力,規範執法行爲,加強執法效果。

再次要築牢全民守法這個基礎。實現依法治網,需要互聯網的管理者、網站主辦者以及廣大羣衆的共同參與、建設和努力。互聯網的管理者,網站主辦者要充分發揮自我調節功能,通過社會自我監督、自我調節的力量來管理互聯網。

廣大羣衆要樹立正確的上網觀,自覺遵守網絡秩序,維護網絡安全,自然而然依法上網。( 崔曉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