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着”。

  年輕的時候總感覺覺不夠睡,尤其是學生時代,白天總覺得昏昏沉沉,上課想睡覺,下課後班上直接倒下一大片。

  現在的學生學業重、作業多,有的學生甚至作業做到凌晨一兩點。這樣下去休息時間完全不夠,導致第二天上課精力不集中,該學的知識沒學到,又得花時間補,如此惡性循環。或者是因爲現在電子產品對學生的誘惑,晚上熬夜玩手機打遊戲,導致第二天課上昏昏欲睡。

  王老師今年剛剛做六年級班主任,做起事來認真負責,但是最近她發現班上同學李彥上課經常睡覺,其他任課老師也有反應這個情況。王老師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李彥的家長,希望從家長口中瞭解到情況,但是家長卻說工作太忙請老師嚴格管教。

  王老師在課上課下也對李彥做了提醒,但效果並不明顯,李彥上課還是抑制不住的想睡覺。王老師覺得這個時候家長必須要引起重視,在家嚴格管教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不然再這樣下去,孩子成績一落千丈不說,還會影響到班上其他人。

  最終,王老師請來李彥的家長進行了解,原來孩子是因爲沉迷遊戲,晚上熬夜打遊戲,才耽誤了睡覺的時間,導致白天在上課的時候總睡覺。家長通過老師的講解,這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聽取老師的建議,好好規範孩子的作息時間。

  良好的作息時間是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保障,作爲父母,應該規範孩子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避免因睡眠不足上課睡覺的情況。

  那麼作爲家長,面對孩子上課睡覺這個事,家長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呢?

  瞭解孩子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瞭解孩子上課睡覺的背後原因,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的孩子是因爲熬夜玩手機,有的孩子是因爲作業沒做完,家長要了解清楚是真的作業太多了,還是孩子寫作業的習慣不好(先玩再寫作業或者一邊玩一邊寫);

  也有可能是孩子身體的原因,如果是身體原因導致精神不濟需要馬上就醫。

  無論哪一種原因最後都會導致孩子成績下滑,這就需要父母及時幫助孩子攻克難關。

  戒掉壞習慣

  如果孩子是因爲沉迷遊戲熬夜玩的話,那麼家長就要規範孩子使用手機的頻率了。

  什麼時候可以用手機,什麼時候不可以用,這樣的規則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尤其是孩子寫作業和晚上睡覺的時候不應該把手機給孩子玩。

  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回家先一心一意的完成作業再做別的事,只有提高做作業的效率纔不會耽誤自己去做想做的事。

  引導孩子養成自律的生活

  自律即自由。

  引導孩子從小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幾點起牀,不睡懶覺。

  什麼時間出門玩,看電視也應該規定清楚並且有固定時間和時長。

  晚上幾點洗澡,幾點睡覺。

  每一天的時間都很有規律,不拖延,到了時間馬上行動。從小就有規律的生活,幫助孩子更加自律、自控能力越強,自己也就越強大。

  解決孩子沉迷遊戲的方式一定要注意正確方法?

  家長解決孩子沉迷遊戲,不可採取直接收掉手機,或者是切斷網絡的這種極端方式。這樣做孩子不僅沒有降低對遊戲的癡迷,想玩遊戲的慾望甚至會更加強烈。

  有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儘早戒掉遊戲癮,還選擇嚴防死守的方式,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案例頻頻皆是。

  其實真正讓孩子意識到過度玩遊戲的害處,應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徹底領悟遊戲對自己學業和身體健康的的影響。

  而溝通是孩子和家長關係建立的基礎,家長要從小重視和孩子每一次的溝通質量,引導孩子辨別事情的對錯,做任何事都有度的把握,培養孩子有獨到的見解。

  孩子的教育和發展永遠離不開父母的努力和用心,要相信,用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暖心寄語】

  自律的孩子不僅學習和生活上有張有弛,而且以後在工作上也非常有責任心。自律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孩子3歲前就要有意識的做好啓蒙教育,3歲之後對孩子做出自律的事情給予肯定和認可,慢慢隨之長大,孩子就會養成自律的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