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我國古代,黃色通常是皇室的專利。黃色的龍袍,黃色的屋頂,黃色的聖旨,只要和黃色沾邊的東西,都被賦予了不一樣的皇權屬性。普通人若敢擅用黃色,可算犯了篡越大罪,後果不堪設想。
實際上,黃色被賦予獨特的政治意義是明清兩代才發生的事。歷史上許多顏色都曾被當作龍袍的主題色。兩宋時期龍袍多配赭紅色,而皇帝的“祖師爺”,秦始皇的龍袍既不是赭紅色也不是黃色,而是黑色。
上圖_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秦始皇爲何把龍袍做成黑色,有許多觀點。有一種觀點認爲當時的印染技術不發達,無法生產出顏色足夠優秀的豔布料。秦始皇天天穿的和出殯一樣,實屬無奈。
這種說法有一些道理,但是並不全對。孔子說“惡紫奪朱”,荀子說“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可見當時的印染技術並非那麼原始,秦始皇絕不會只有黑色的衣服可以穿。既然如此,秦始皇天天穿一身黑不怕晦氣麼?
實際上當時黑色不光不晦氣,還十分吉利。爲什麼說黑色吉利呢?因爲黑色是秦國的吉祥色,沒有黑色就沒有秦滅六國,就沒有秦始皇御宇天下。
傳說秦始皇的老祖宗秦文公在一次外出打獵時活捉了一條黑龍,龍豈是人人能抓?那得是老天派下的真命天子。所以秦國統一天下在那時候就註定了。而這條龍偏偏又是黑色,這是老天在暗示秦國五德屬水,只有多幹水事,多漲水性才能再接再厲,秦始皇當皇帝了也不能忘本,爲了彰顯秦國水德,所以秦始皇才天天穿一身黑。
其實秦文公抓黑龍這個故事多半是後人編出來的。但是秦國屬水,或者說秦始皇認爲自己的政權五德屬水,卻是真的。
上圖_ 五德始終
現在我們隨便找一個寺廟,在那燒香拜佛最虔誠,最捨得花錢的永遠只有兩類人:一類是大商人,另一類是大官。這些人發達的太快,自己也弄不清怎麼就飛黃騰達了,爲了有個精神寄託,只能跟佛祖套近乎。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情況也類似,自己怎麼就滅了六國?
說變法吧,魏國和楚國都變法了,還比自己早,可是都半途而廢,秦國變法的阻力也不小,憑啥就能成功?這難道不是上天眷顧麼?當然我們做事後諸葛亮看秦國的崛起是種必然,但當局者迷,歷史的發展規律秦始皇不懂。
當然除了弄不清自己爲啥成功之外,秦始皇也得有一套理論讓秦國的崛起合法化、神聖化。如果秦始皇天天跟成功學導師一樣,開會就說自己能當皇帝是因爲努力,自己的成功可以複製,難保哪個愣頭青學自己再創輝煌。到時候龍椅換人,自己就得去地下和六國諸侯下棋了。
總的來說,這套理論必須把秦國的成功歸功於上天,讓別人打消取而代之的念頭,還得解開秦始皇心裏的疑惑,讓他確信自己就是真命天子。
上圖_ 春秋戰國圖
在春秋戰國時,能解釋政權合法性的理論很多。儒墨道法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但是想達到秦始皇的目的,講解仁義、重禮數的儒家肯定不行;要求人人做無私的墨家也不行;道家講無爲,不合秦始皇胃口;法家關注的是社會規則,不沾邊。誰合適?陰陽家。
陰陽家的創始人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鄒衍,這個鄒衍別的不信,就信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理論認爲所有物質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其實古人的迷信思想和現在的科學理論只是一牆之隔,現在物理學家也整天琢磨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是啥,先認爲是分子、原子,後來又找到了夸克、玻色子,不知道以後還能找到啥更小的。
鄒衍信五行信得不行,但是五行理論太具體,只能解釋看得見摸得着的物質,發展空間有限。爲了讓五行理論發揚光大,他一通煎炒烹炸,端出來一盆叫做“五德始終”的大雜燴。
上圖_ 鄒衍(約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戰國末期齊國人
鄒衍說,大家都知道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是五行構成的,現在我發現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也是五行構成的。一個人的精神、一個國家的品格,都是五行演化來的。五行這東西真是嘎嘎牛,當然這麼厲害的五行就不能再叫五行了,叫五德。
五德始終這套理論從五行而來,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依然適用。水能滅火,水德就能取代火德,木能生火,木德就能催生火德。爲了把抽象理論具體化,鄒衍還賦予五德各自吉祥色:金尚白,木尚綠,水尚黑,火尚紅,土尚黃。
孫武在寫《孫子兵法》的時候說將軍得具備智、信、仁、勇、嚴五種品格,立刻有陰陽家指出這五種品格就是五德演化來的。陰陽家還說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也是五德演化來的。也不知道咱們老祖宗怎麼就能湊出這麼多五個字的詞。
上圖_ 秦滅六國
鄒衍還說,古往今來這麼多國家,滅國的滅國,強盛的強盛,主要就看能不能抓住自己的五德主線,能不能把屬於自己的德性發揚光大。周天子當初發達就是因爲他們土德大興,後來沒落是因爲他沒幹好土事。
現代人要求全面發展,所以光說五行缺啥,缺啥補啥。古人講究定向突破,屬啥德就幹啥事。
鄒衍很聰明,知道一種理論越模棱兩可,解釋餘地越大,越能沾邊賴。金木水火土五德到底是種什麼德性,鄒衍可沒說。他想說也說不清,能說清就沒意思了。想知道一個國家屬啥德全憑蒙,哦不,上天暗示。
鄒衍這套玄而又玄的“五德始終”理論,恰好能解決秦國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可惜鄒衍死的早,沒有順着秦滅六國的歷史主線往下編。既然鄒衍把路指明瞭,後人順着往下走就是。
上圖_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
上圖_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
捋着道往下走的是呂不韋。呂不韋主持編纂的《呂氏春秋》裏說,上古時代黃帝當領導,大蚯蚓和大螻蛄各處亂竄,這倆東西都往土裏鑽,所以上天這是明晃晃的告訴大夥黃帝是土德。到了大禹的時候花花草草冬天還翠綠翠綠,所以大禹是木德,木克土,妥妥的。當然黃帝和大禹中間還有好幾代,呂不韋只撿大個的說,中間的細枝末節不配有五德。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一輪輪到了周朝,周朝必須屬火。傳說周文王發跡時候有隻通紅通紅的大鳥叼着本通紅通紅的寶書蹲在宗廟裏看熱鬧,火德尚紅,理論和實際這不就搭上了麼?
鐵一樣的理論擺在這,秦國不屬水能行麼?屬水的秦國想不想繼續發展?秦始皇想不想萬世一系?想的話就繼續發揚水德,水德尚黑,衣服先給我換成黑的!除了衣服是黑的,秦始皇還把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改名德水。當時還有改曆法的習慣,領導看哪月好把哪月當開年正月,數字十屬水,十月就成了秦朝人的正月。
上圖_ 秦朝“傳國玉璽”,上的“受命於天,暨壽永昌”
可說到底,光大水德這個手段好不好用呢?看來是不好用的,沒幾年秦國就被滅了。
當然秦國滅亡的事實對陰陽家理論沒什麼影響,五德相生相剋,水生木,屬水的秦國水性太好,以至於木德大盛,你看在阿房宮裏放火那小子不就是楚國來的麼?楚,倆木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