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忽必烈妻子派使者来报,蒙古王公大臣正在蒙古大本营哈拉和林谋立他的弟弟阿里不哥继承汗位了。忽必烈这一招完全打乱阿里不哥的节奏,见忽必烈已在属地搞个“非法政府”,阿里不哥赶紧召集蒙古的王公大臣召开库里台大会,尽早合法地继承汗位。

大家好,我们的烨霖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259年,蒙哥与忽必烈分路进攻南宋,而蒙哥在进攻四川的合州钓鱼城时受阻,久攻不下。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蒙哥在此突然病逝。蒙哥作为蒙古大汗,死时没有指定谁当继承人,那么蒙古大汗这个位置自然就有人争夺了。
此时在另一路进攻南宋的忽必烈收到使者传来的消息才知道蒙哥病逝,他感到非常突然。这个使者请忽必烈尽早北归蒙古,继承汗位,刻不容缓,但忽必烈认为蒙哥派他来进攻南宋,不可无功而返,于是选择继续进攻南宋。后来忽必烈妻子派使者来报,蒙古王公大臣正在蒙古大本营哈拉和林谋立他的弟弟阿里不哥继承汗位了。忽必烈见有人有争汗位,自己不可再谦让了,这次决定北归。为了稳住前线,忽必烈暂时与南宋议和,再北返自己的属地燕京,观察蒙古本部的形势并谋划继承汗位。南宋暂时得到喘息的机会。
根据蒙古部落的传统,新大汗需要由蒙古王公大臣召开库里台大会决定,虽然阿里不哥已得到大家的拥戴,但这手续还是要走完的,所以他催促忽必烈回蒙古本部参与库里台大会。如果忽必烈这个强劲对手都参会赞成阿里不哥继承汗位,那么阿里不哥继位就很稳妥了。当然,忽必烈肯定不会回去参会拥戴阿里不哥继承汗位,而且把阿里不哥派来的使者拘禁。忽必烈先下手为强,在燕京举行登基大典,宣布继承汗位。忽必烈这一招完全打乱阿里不哥的节奏,见忽必烈已在属地搞个“非法政府”,阿里不哥赶紧召集蒙古的王公大臣召开库里台大会,尽早合法地继承汗位。阿里不哥继承了正统的汗位,可以谋划着如何讨伐忽必烈这个非法大汗了。
现在同时存在两个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得到库里台大会的拥戴,合情合法,自然得到大部分蒙古宗室与属地的支持。忽必烈是私自称汗,得到的支持不多,遭受口诛笔伐,在舆论上处于劣势。西征统帅旭烈兀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兄弟,他刚在西亚灭掉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势头正猛,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都想拉拢的势力,但旭烈兀没有明确押注哪方,先静观其变。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按蒙古人的性格,一场争夺汗位的大战是必不可少的。
支持忽必烈的人不多,但忽必烈南下经营中原多年,军力不差,还有丰富的物资支撑,而且在后来用丰厚的条件拉拢到弟弟旭烈兀的支持,所以忽必烈敢于放手一搏。1260年秋,阿里不哥挥师南下,兵分两路,一路西下进攻陕川,自己则率一路大军直逼燕京。忽必烈亲自领兵迎敌,大将移相哥为其前部。移相哥一路势如破竹,往北推进到蒙古本部,阿里不哥觉得和林不安全,只得撤退,忽必烈随后占领了和林。此时和林因战争而破败,加上忽必烈要顾及漠南汉地,所以不久后忽必烈南返燕京,留下移相哥镇守漠北。
阿里不哥经过休整后,元气有所恢复,举兵攻来。阿里不哥诈降令移相哥疏于防范,成功突袭,再次占领和林城。忽必烈率诸路汉军与蒙古诸王所部再度北征,与阿里不哥部队对战于昔木土脑儿之西,阿里不哥再次溃败撤兵。但是,阿里不哥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恢复元气就来进攻忽必烈军队,忽必烈不胜其烦,而和林城在双方中几经易手。局势摇摆不定,似乎双方都不能一口彻底地吃掉对方。
1262年,阿里不哥据守和林城,但粮饷不足,加上部下反叛,需要自己去讨逆。阿里不哥只好让城中百姓归降忽必烈,自己西迁讨逆,这次忽必烈一方彻底占领了和林城。阿里不哥讨逆成功后,驻扎在阿力麻里,他在此肆意杀掠,加上饥荒横行,军心涣散,阿里不哥感觉难以为继了。1264年春,阿里不哥无计可施,无奈地向忽必烈输诚,长达5年的汗位争夺战就此结束,忽必烈取得最终的胜利。
忽必烈已扫除障碍,坐稳汗位,将燕京设为中都,还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忽必烈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忽必烈开始全力攻打偏安一隅的南宋,南宋离覆灭不远。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