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此,寶應實驗初級中學趙老師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學生厭學有多種原因,主要原因是隨着學習負擔與學習壓力加重逐步產生厭學情緒。如果遇到孩子厭學時,可以先讓孩子暫時放下學習,讓身體和大腦徹底休息、恢復,在此期間,老師和家長可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讓孩子徹底消除學習疲勞。

前天早晨6時多,寶應白田南路寶射河大橋附近出現鬧心的一幕,一疑是初中男學生因不願到學校上課,母親站在一旁急得直跺腳。

“現在的孩子太難管教了,給他們喫好的穿好的,還不聽父母親的話。”前天早晨6時多,在寶應白田南路寶射河南橋頭,圍觀着一大羣市民,一40歲左右的女子手上拿着書包正在拉扯着一男孩,而長得很魁梧的男孩卻始終不說話,也不願走。“這是一對母子,兒子不肯去上學了。”寶應市民孫女士說,男孩還和媽媽動起了手,站在一旁圍觀的市民議論紛紛,有的還上前勸說男孩,然而,男孩始終不語,一屁股坐在了橋邊。

看着不聽話的兒子,瘦弱的母親顯得很無奈,急得直跺腳,眼淚幾乎要掉了下來。男孩的母親說:“他們從南邊新城生態就一路拽了過來,由於兒子個子高大,她早已力不從心。”然而,男孩幾乎不理解媽媽的苦心,低着頭就是不願去上學。

“小孩厭學不是個別現象。”市民吳奶奶說,她家有個孫子,每天都要花個十元二十元,如果錢給少了,他就不肯去上學。後來,有一天,她們發狠心,連續幾天就是不給錢,結果後來他乖乖的去上學了。

爲此,寶應實驗初級中學趙老師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學生厭學有多種原因,主要原因是隨着學習負擔與學習壓力加重逐步產生厭學情緒。趙老師說,另一個原因孩子生活方式單一,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孩子的心智得不到發展。因此,伴隨着學習就會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趙老師表示,不能因着急、恐慌而做出極端的應對方式。如果遇到孩子厭學時,可以先讓孩子暫時放下學習,讓身體和大腦徹底休息、恢復,在此期間,老師和家長可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讓孩子徹底消除學習疲勞。

期間,可安排專人陪伴一起學習,帶他(她)享受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經常鼓勵引導,讓孩子學習與快樂、自信產生連接;其次,家長要用心去觀察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挖掘他(她)獨特的天賦和才能,在此基礎上,和他(她)一起選擇、制定目標,再用目標、導向去激勵、激發孩子最大的潛能。

(揚州)

轉載說明:本文轉自《我愛微寶應》,有任何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