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中國圖書館學會《關於開展2020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創新閱讀推廣形式,將藝術培育與閱讀推廣相結合,在第25個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與全國藝術院校圖書館協作委員會、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圖書館專業委員會、北京高教學會圖書館工作研究會高等藝術院校專業委員會有關成員館,圍繞“書香助力戰’疫’,閱讀通達未來”主題,共同發起2020年“藝術與閱讀”線上美育展覽系列活動,以共同促進全民閱讀的推進和美育教育的開展。

  本次活動由東莞圖書館、南京藝術學院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廣西藝術學院圖書館等圖書館共同組織,杭州弘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佳作書局、廈門外圖凌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論壇》提供媒體支持。

  本期主題

  2019全國書偶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精粹作品展

  “書偶”是世界書籍及閱讀文化的一種載體,其種種誦讀、朗讀、默讀的身姿,以及來自中外古今名著經典中的人物造像…無不蘊含着“最是書香能致遠,從來文雅澤人長”,“腹有詩書氣自華,筆走龍蛇佳作多”的道理。舉辦一屆又一屆的“書偶”創意設計作品比賽,見賢思齊,好中選優,對於弘揚校園讀書氛圍,促進全民閱讀,推動書香社會建設的文教願景,將具有多層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現實意義。

  ——徐雁

   南京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 副主任

  前言

  本次主題活動選取“2019全國書偶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精粹作品集中展示。活動以書本爲依託,向書外拓展;以閱讀爲核心,以創意爲靈魂,鼓勵參加活動者充分發揮想象,基於閱讀進行藝術再創作。

  圍繞古今中外的讀書故事或經典名著的作者及書中的形象,設計與書有關、與閱讀有關的各類平面書偶形象、立體書偶形象以及數字多媒體書偶形象等,將人物、動物、植物等作爲閱讀者,與一定的讀物相結合,抓住閱讀過程的瞬間,刻畫優美的閱讀姿態或塑造具有濃郁書香的情境或場景。

  1.

  >>>書蟲與書神<<<

        作者:段陽陽

        機構:

        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

  作品原型來源於四大名著

  《西遊記》,記中師徒四人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成功西天取經。

                                  .............................

  的

  作品設計包含摺紙型書偶

  和超輕黏土書偶形象,

  人們可以通過摺紙和黏貼

  來完成人物立體形象

  創意新奇,

  將人們耳熟能詳的西遊故事

  與閱讀、手工相結合,

  低成本、高趣味,具有開發前景。

  2.

  >>>書侶<<<

        作者:喬曉峯

        武漢工程大學圖書館

  設計理念:書籍是最好的伴侶。

  作品的設計意圖

  凸顯書籍的重要性

  設計將書籍比作人嘴,

  兩本書籍相交,

  就像兩個人在親吻,

  由此來表達,

  書籍是人最親密的伴侶。

  3.

  >>>書帳<<<

        作者:林雨柔

        河北傳媒學院圖書館

  在當今時代的背景下,

  科技引領着時代的發展,

  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的上升,

  對紙質書籍日新月異的需求在不斷下降。

  .............................

  作品以書本爲原型,目的是呼籲全民閱讀。

  把書刻畫成一個帳篷,

  一個小女孩坐在書上伸手仰望星空,

  另一個小女孩則在“帳篷”的庇佑下,

  安心享受閱讀的快樂。

  書籍不僅可以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慰藉,

  也爲我們提供了自我保護的能力。

  4.

  >>>守望者<<<

        作者:陳思旻

        南京藝術學院圖書館

  作品以英國著名小說《守望者》作爲設計靈感。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從事着不同的職業。

  作爲社會的一員,人們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守望着自己的職責,衆志成城、團結拼搏才能構建更美好的未來。

  作品中不同的人偶用不同的抽象符號代表五官,表現了不同的情緒,但是無論是欣喜、艱辛、痛苦……眼神中都透着堅定。而不同的造型代表着不同的職業,除了無色系的黑白之外,採用了象徵着正能量的“國旗紅”,代表着希望、憧憬、和對守護新時代堅定的心。

  作品材料以櫸木爲底,工藝以車璇爲主,加工較便捷,但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適合現代風格室內家居裝飾。

  5.

  >>>“夜讀”系列書籤<<<

        作者:呂川平

  設計靈感:來源於“夜貓子”一詞,其意爲“熬夜的人”。

  作者通過調查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發現大多數當代年輕人養成熬夜玩手機的習慣,同時卻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所以作者以“夜讀”爲關鍵詞,設計了以“夜貓”爲主要形象的插畫作品,主要可以用作書籤或者其他閱讀類衍生品的圖案。

  “夜貓”這一形象不僅是現代熬夜人羣的一個縮影,在作品中它與書籍的各種互動更是在呼籲人們擺脫睡前熬夜玩手機的習慣,從而養成睡前夜讀的習慣。

  該作品可以作爲一種文創衍生品投入到市場中,以“夜貓”形象治現代人的“夜貓症”,發起人們對如今這種夜生活的思考,強調閱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促進夜讀習慣的養成。

  6.

  >>>“遊園驚夢”<<<

        作者:鮑錢繪樂

       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 

  書的題材故事種類豐富,

  作者選擇了著名戲劇故事《牡丹亭》

  作爲其設計題材。

  《牡丹亭》中的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

  身着富有崑曲特色的服飾與裝扮、

  化身成了玲瓏可愛的書偶角色,

  竟然捧着一本書認真地研讀了起來,

  着實地有趣又富有歷史人文與書香氣息。

  將《牡丹亭》的故事元素、崑曲和“書”的主題結合在一起,不僅能讓廣大書友瞭解我國著名戲劇故事和崑曲文化,又能深刻意識到讀書文化的重要性。

  作品以平面繪畫的形式呈現,也可以結合市場開發成一系列有趣的文創產品,比如立體書偶、書籤、明信片、馬克杯、帆布袋等。

  7.

  >>>“愛閱”鑰匙掛件<<<

        作者:董志遠

        北方工業大學圖書館

  作品是爲圖書館設計的鑰匙掛件紀念品,激勵人們努力閱讀,積極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此掛件中間爲一書本形狀,書本正方兩面的圖形、文字都躍出於紙面,使畫面更加的生動,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

  書本的正面表現的是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三名文人在草地上以不同的姿態看書的畫面,以此來鼓勵人們營造良好氛圍,並在此氛圍下享受閱讀的樂趣。

  書的背面左右兩邊分別擁有中外古典名著浮於紙上,以此來激勵人們多讀書,讀好書。

  此掛件,小巧,方便加工製作,不易毀壞,市場應用前景良好。 

  8.

  >>>古代書童榫卯玩偶<<<

        作者:田威

        中南大學圖書館

  這是一款以古代書童

  爲原型設計的木質玩偶,

  採用榫卯結構,形象可愛簡潔,

  拼接結構增加了玩偶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玩偶形狀較爲簡潔,

  可實現大批量生產,

  形象討喜,符合大部分人審美。

  9.

  >>>小王子書偶設計<<<

        作者:蔡妍

  作品由《小王子》裏敘述者飛行員爲切入點

  講述六年前飛行員因飛機故障迫降

  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的故事。

  神祕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

  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故事。

  小王子在抵達地球之前,

  他又訪問過六個星球。

  他遇見了國王、

  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

  地理學家、蛇、三枚花瓣

  的沙漠花、玫瑰園、

  扳道工、商販、

  狐狸以及我們的敘述者

  飛行員本人。

   通過對故事內容的解讀和人物性格的分析,

  將小王子人物進行幾何化再設計,

  透過舞臺空間,再現小王子

  各個星球歷險的經歷。

  10.

  >>>“張三丰”書偶<<<

        作者:陳奕鵬

        潮州市圖書館

  作品以張三丰少年、青年、

  中年、老年四個階段

  進行書偶形象創作。

  通過動作神態與當前流行的

  “我想靜靜、你過來呀、

  C位出道、盤它”等網絡語言相結合,

  讓IP更具趣味和時尚。

  衍生運用到家居、

  文具等生活用品中,

  讓人物形象更生動立體。

  11.

  >>>匹諾曹系列書偶<<<

        作者:何君兒

  根據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童話小說《木偶奇遇記》中人物角色進行再設計,將書中的場景和經典故事情節再現,增加書偶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爲了迎合童話小說的設定,本次設計採用了比較活潑的顏色,使其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運用再設計使書中單一的人物在讀者心中有更鮮活的形象,從書本中來到書本中去。在讀來讀往中,發現閱讀的樂趣。

  書偶場景圖

  書偶場景圖

  書偶設計以大衆接受度較高的人物造型爲賣點,將“說謊鼻子會變長”的木偶男孩再次搬上舞臺,勾起大家兒時的記憶,體驗猶如沐浴在美好之溪、沉醉在幸福之光中的感受。

  樣機圖

  12.

  >>>探索知識的袋鼠們<<<

        作者:韋燕梅

        廣西藝術學院圖書館

  作品設計兩隻松鼠在讀書,

  展現出其對知識的渴望。

  市場應用前景:作品可用於3D打印出來,

  大小可變,方便快捷,還可用於宣傳等。

  13.

  >>>耕讀傳家<<<

  名稱:耕讀傳家

  作者:範軍

  機構:長春市綠園區圖書館 

  14.

  >>>讀書的快樂<<<

        作者:張星星

        山西省圖書館

  讀書可以從書本中獲取知識的力量,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讀書也可以健全我們的身心,增長我們的知識,爲我們提供立身之本,立世之根;讀書還可以使我們能夠有效地運用書中的知識去爲改變世界。

  讀書的快樂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知識分子們,有着勤學好問,熱愛求知的光榮傳統,他們用知識的力量實現了民族的崛起和興旺,實現中華兒女心中一個個關於國家,關於民族的夢想。讀書托起中國夢的翅膀。   

  15.

  >>>金陵<<<

        作者:唐永琪

        南京藝術學院圖書館

  “十里秦淮燈火燦,樓臺亭榭繞河堤;

  笙歌濃酒盈朱雀,古籍奇珍滿烏衣。”

  《秦淮河》這首七律描述的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燈火璀璨、繁榮昌盛。歷經多年,南京少了幾分驚豔,多了幾分成熟。

  所以在詩句的重新組形和設計中,加入了秦淮河畔,燈火樓閣的新元素,使得詩句的文字在觀感清晰的基礎上,又使得文字有“圍景的通味”。

  16.

  >>>Freak Show<<<

        作者:趙唯安

  結合《小丑,馬戲團的眼淚》和美國恐怖故事第四季《畸形秀》,雙重性格的雙頭女、巨人、龍蝦手男孩、侏儒症印度女孩和小丑,每一個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當畸形超越單純的身體限制,身體畸形的人和心理畸形的人們在生活的舞臺上依次登場,在有些人眼裏是笑話,在有些人眼裏驚悚,在有些人眼裏心酸,在有些人眼裏無奈。

  用包豪斯解構重組的方法,把“玩偶”這個傳統意義上的東西打碎,將它置於不同的時間、空間裏,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思路,書偶也可以承載更多更深刻的內容。

  製作這樣一臺書偶的舞臺劇,一方面是向包豪斯致敬,另一方面也有我們自己的思考和想表達的內容:現代化的世界越來越冷漠扭曲,如果說人間即地獄,那麼換種思路,畸形殘缺的他們,纔是唯一的天使,銀河中殘缺的星體反而最亮烈而刺痛人心的光芒,在宇宙中孤獨得熙熙攘攘,擲地有聲。

  社會還不能容忍殘缺和畸形,投向這些邊緣異類的目光,只有恐懼、排斥和厭惡,但我們仍相信有一天會有更多的理解和靠近,曾灼傷於夢想殘酷羸弱的光,也曾寸骨盡斷,但仍像個孩子一樣,匍匐在廢墟中仰望天堂。 

  17.

  >>>書印<<<

        作者:馬草原 

        武漢大學圖書館

  設計意圖:作品旨在以書的形式,

  通過融合印刷方法

  來展示書對於人類智慧進步的重要作用

  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感。

  引導人們學習書中智慧,

  善用工具,謀求美好未來。

  創作理念:印刷術是中國古代

  四大發明之一,從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到現代高效的印刷機,

  再到如今的3D打印。

  一千多年來,印刷工藝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其中承載着人們的智慧

  和向學之心卻始終不變。

  三視圖

  市場應用前景:用於文化周邊產品,

  可通過縮放大小以適應如桌面擺件、

  展品、吊墜以及其他裝飾用途。

  18.

  >>>閱若流金<<<

        作者:梁楚晗

  設計意圖與創作理念:本作品名爲“閱若流金”,是一款陳列品,諧音“月若流金”。將沙漏通過圓盤的形式表現,沙子流逝時就像月亮灑下的光。

  沙子流完的時間是半小時,意在倡導每天保持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在沙子的流淌中沉浸在書海里,感受書中的歲月與自己的流金年華。

  19.

  >>>萌寵書偶<<<

        作者:戴思琪 

        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

  創意理念:該作品以長頸鹿爲原型設計書偶形象,長頸鹿的形象特點主要是脖子細長,體型巨大,但卻給人一直很萌的感受。而長頸鹿一旦伸出脖子的時候,表明付出努力渴望得到某種東西。

  設計意圖:將長頸鹿擬人化,以書本爲伴,表達了長頸鹿對知識的渴望,與主題不謀而合。

  產品設計的目標羣衆爲年輕一代,在現實的消費市場中,萌寵對於人們吸引力巨大,加上人們對文創衍生周邊產品的興趣日漸增長,相信此種設計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在應用前景方面,萌寵主題,可以運用系列模式,生產出一個系列的萌寵供消費者選擇,同時將閱讀的方式融入大衆生活,提倡全民閱讀,擴大閱讀的影響力。

  20.

  >>>女孩與書的世界<<<

        作者:胡莉莎

        西南林業大學圖書館

  作品將女孩與書中童話相聯繫,

  以長髮女孩爲主人公,

  將女孩帶入童話中的世界,

  與故事中角色一起玩耍和互動。

  並以插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讓孩子感受到書中世界的精彩。

  市場應用前景:

  可將這組插畫轉化爲書籤,

  明信片、筆記本封面、胸針。

  21.

  >>>小蜜蜂藏書票<<<

        作者:吳玲嫺 

  擁有屬於自己的藏書票,

  增添讀書樂趣,增加書的美感。

  “書本中的花蜜”

  1

  拉丁語“藏書票”

  2

  創作理念:

  1.第一幅取小蜜蜂吸“書本中的花蜜”這個意象傳達出汲取知識養分的含義。

  2.第二幅由拉丁語“藏書票”排列出的圖案描繪了一種小蜜蜂獲得知識後飛行軌跡的想象。

  1.藏書票這種藝術形式還未廣泛普及,目前存在很大的文創市場空間。

  2.現在部分書籍的附贈產品多爲書籤和明信片一類,如果藏書票作爲一種新的隨書附贈產品,不僅可以提高消費者的購書慾望,還可以普及藏書票這種藝術形式。

  22.

  >>>悅讀書<<<

        作者:鄭浩

        江漢大學圖書館

  作品採用插圖的形式,借用國家圖書館的形象,描繪了書籍閱讀既能帶領人門欣賞到祖國的美好山川和豐富的自然人文,也能帶領人們去探索太空奧祕、觸碰未來。

  閱讀使我們感知過去又能領略未來,書中知識無限,等待探索的領域也是無窮無盡的。

  作品爲A4大小,既可以作爲宣傳閱讀的海報,也可作爲筆記本、讀書心得的封面等,可在多方面得到延展運用。

  23.

  >>>書香·四季圖<<<

        作者:劉姝驪

  該作品用四張統一風格的組圖描繪了四季的景色變幻,蠟筆的筆觸感與明快的色調富有童趣且有較好的藝術效果。

  同時作品也將大自然的四季交替與小女孩的一生交織在一起,體現了以書爲友、相伴一生的主題。

____

  >>滑動查看更多<<

  此作品市場應用範圍較廣,可用於海報、卡貼、卡包、書籤、手機殼、鼠標墊、鑰匙扣、手帳本封面等文創產品的製作。

  24.

  >>>希望之“光”<<<

        作者:陳楠

  本設計的主題主要是希望之“光”,倡導閱讀的重要性,提倡全民閱讀,主要作品的思想來源是最近幾天時常下雨,屋子裏也暗暗的,所以進行了這一套作品的創作。

  希望之“光”

  將書本擬化爲雨傘和電燈進行深一步創作,並蒐集了大量的資料、素材,色調主要爲偏灰的藍、綠色給人以放鬆、愉悅的色彩感。

  文案的字體方面也進行了比較簡單的設計,構圖方面主要突出書的主題,設計的主要風格比較簡潔,寓意鮮明,主要突出多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理念。

  25.

  >>>紅黃藍<<<

        作者:方凱豪

        南通理工學院圖書館

  此作品爲三張系列書偶海報。目的在於生動的形象傳達閱讀可以隨時隨地的記錄,隨時隨地的閱讀,隨時隨地的探索的意圖觀念,使更多的人加入閱讀,熱愛閱讀,體驗閱讀的魅力。

  整張海報選用世界名畫——《紅黃藍的構成》爲主題背景,顏色活潑,以主色調紅,黃,藍與灰白爲主。書偶以三種筆的造型爲演變,造型簡潔,整個海報以輕鬆的表現形式,加以書和書偶之間的關係的元素,使得海報直觀表達主題。

  2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作者:唐嘉薇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這件來自於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圖書館同學設計的作品,新奇有趣。作品以西遊記角色爲原型,以貓爲主體,設計了一套玩偶。  

  《西遊記》作爲中國傳統文化和經典著作的代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享譽國際,在新興文化和潮流文化盛行的今天,也有着其獨特的意義。

  以西遊故事爲靈感,結合現代潮流設計重新演繹西遊故事,向經典致敬、向人們展示一種多元化的精神力量。

  每個玩偶或手捧或頭頂一本《西遊》,一方面表示,這些玩偶彷彿是從書中走出來,寓意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方面表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西遊記裏的角色西天取經即行萬里路,身上的書代表讀萬卷書。

  作品兼具玩樂、收藏及觀賞價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7.

  >>>三體創意海報<<<

        作者:朱致寧

        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

  創作意圖;運用海報形式展現書籍帶給我的魅力,用平面化的方式更好展現書中故事。

  創作理念:這次的作品結合衆多宇宙觀念,例如:星環、黑洞照片、螺旋、雙生、殘星、星雲等多種作爲表達方式。

  爲體現更好的的視覺的對比效果,本次作品顏色對強烈、選用放射性畫面,結合多種細節意在描繪宇宙宏大與書中情節的波瀾壯闊。

  28.

  >>>山海經異聞錄<<<

        作者:陳思佳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這件來自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同學設計的作品,內涵豐富。《山海經》作爲中國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地理方面書籍,無奇不有,無所不包。其中由魑魅魍魎,妖精鬼怪所構成的上古世界引誘着作者去了解。

  想將那些不被人所瞭解,所遺忘的神話動物展現出來,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帶來一點上古的餘溫。

  29.

  >>>格薩爾王<<<

        作者:查鈺珂

  以《格薩爾王傳》書中對於格薩爾王的記載描述,以及相關格薩爾王的古壁畫,加上自己對格薩爾王的一些感受,繪製了一個作者心目中的西藏大英雄格薩爾王形象,希望能把這位藏族英雄的英雄形象以書偶的形式呈現在大衆面前,讓大家對藏文化有進一步的認知,希望大家能夠像喜愛岳飛、屈原一樣,去喜歡上這位藏族英雄格薩爾王。

  30.

  >>>書寵布可<<<

        作者:牟川

        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主體形象:布可(Book),以大腦中的“海馬體”作爲設計靈感來源,海馬體主要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等功能,既反映了圖書館的文獻收集保存功能,又呼應了圖節館的各項職能。

  “布可”兩字與英文“Book(書)”諧音,活潑有個性,象徵了圖書館身份。卡通化的簡約表情,友好而充滿自信。大大、圓圓的眼睛,對未來充滿期待,用來看清世間萬物,眼鏡是博學和求知的象徵。藍色代表包容性、想象力,突出圖書館認真,活潑,友好的形象。

  設計定位:圖書館吉祥物布可作爲與讀者交互的元素,有較高的可記憶性和識別度,強化品牌調性和文化特色,可愛的角色化呈現能快速地向用戶進行情感傳遞,在讀者服務、閱讀推廣、古籍修復、參考諮詢等多個領域的傳播中建立和用戶的情感橋樑,從而有效的進行宣傳推廣。並能夠源源不斷的轉化出實際利潤。

  結語

  由中國圖書館學會倡導的2019創意設計大賽,旨在通過讀者的參與,推廣閱讀之重要性、趣味性,弘揚閱讀之優美性、藝術性。欣賞過上述作品後,會發現,藝術與閱讀,息息相關。

  當然,所謂“閱讀”,並不僅僅侷限於讀書,欣賞畫作、創意設計、攝影……都是一種“閱讀”的過程。閱讀與藝術,不可分割。

  值此讀書月期間,小編爲大家推薦一些與藝術相關的好文好書。閱讀藝術吧,相信在藝術的世界裏,你會找到專屬於你的“最美四月天”!

  如何讀中國畫

      作者:[美] 何慕文

      豆瓣評分:8.7

  0

  1

  推薦語

      

  《如何讀中國畫》一書,力圖通過對36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的繪畫和書法作品的視覺解析,以揭示其成爲傑作的緣由。

        

  作者以圖文相結合,逐步展示中國畫的多種主題和特徵。“讀”一幅中國畫就如同在與歷史對話。細細閱讀一幅畫卷或一本圖冊,人們共享了一種重複了幾百年的私密體驗。正是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作品的內涵得以逐漸被揭示出來。

  畫裏江山猶勝

      作者:餘輝

     “故宮博物院專家”

  2

  本書從家族文化史的角度着力於兩宋皇家趙姓宗族和姻親從事書畫活動的政治、文化背景。在藝術上,揭示了趙宋家族及其外戚共十二、三代八十餘位書畫家,特別是徽宗、高宗和“二趙”及趙孟堅等名師巨匠所走過的藝術歷程和藝術特色。勾畫出整個趙宋家族書畫傳授、筆墨創作、藝文雅集、鑑定收藏、裱褙複製、編冊著錄、論書論畫和相關的軼聞趣事等。

  在整個趙宋家族中,以宋徽宗的藝術成就最高,雖然在歷史評價中他是個亡國之君,但他的藝術創作、藝術品味、藝術編著、藝術管理等各方面,至今依然深深影響着後世。

  希利爾講藝術史

       作者:維吉爾.希利爾

       譯者:王奕偉

  3

       

  《紐約時報》高度讚賞,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藝術讀物!本書介紹三個部分的內容——繪畫、建築、雕塑。針對這三個部分,作者都是按照編年體的形式,描述世界各地的繪畫、建築、雕塑歷史,將家喻戶曉的藝術作品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讓這些看似距離日常生活十分遙遠的藝術變得觸手可及,使我們對古今的藝術作品有全面的認識,從不知變爲行家。

  本套書被歐美國家譽爲“最受歡迎的藝術讀物”,已翻譯成20多種語言,全球銷售超過1000萬套!

  西洋繪畫中食物的故事

      作者:肯尼士.本迪納

      譯者:安婕工作室

  4

  美味不只是味覺饗宴,讓頂尖藝術史學家告訴你,用視覺品嚐名畫中的藝術之道。《美食家》《獨立報》榮譽好評,最精準分析食物畫的藝術書!147幅完整展現繪畫史上的經典食物畫,精準分析500年來食物畫──橫跨文藝復興到現代。

  閱讀充實人生,藝術撫慰心靈。本次活動聚焦藝術,突出閱讀。閱讀與欣賞藝術,可以喚起我們對人類精神價值創造的崇敬與敬畏之感,從而對世間萬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讓我們在藝術中與閱讀相遇吧!同時,也遇見每一個熱愛閱讀、熱愛藝術與生活的你。

  欣賞完此次展覽,您是否意猶未盡?請移步“Artlib《世界藝術鑑賞庫》”(https://www.artlib.cn/),十五萬餘幅中西方高清藝術作品圖片等您來欣賞。

  Artlib《世界藝術鑑賞庫》是一個滿足互聯網+時代全方位藝術鑑賞需求的產品,定位於爲藝術教育提供資源、素材及方法的深度學習數據庫。

  目前收錄十五萬餘幅高清圖片並處於實時更新狀態,涵蓋油畫、素描、版畫、水彩、國畫、書法、壁畫、雕塑、篆刻、建築藝術及其他類型,包含藝術普及、藝術故事、藝術品、藝術家、藝術機構、資訊六大內容模塊。具有知識系統組織、內容全面完整、數據深度標引、超級高清大圖呈現、知識點內容模塊關聯、藝術辭典規範等專業特點。

  疫情期間,“Artlib《世界藝術鑑賞庫》”將免費開放至4月30日,輸入賬號、密碼(we2020)即可登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