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從秦始皇開創“君主專制”制度起,歷朝歷代都圍繞着加強君權這個主題不斷前行,明清時期的君權專制擴張達到了巔峯。
細分下去,明清時期君權的加強,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君臣朝會上,禮節的問題
君權自出現那刻起,它便是由一整套制度體系,支撐起來的,其中“禮”的地位尤爲重要。
何謂禮?紀綱是也。——《資治通鑑·周紀·周紀一》
董仲舒在提出君權神授觀點時,爲了加強帝王的權威,他同時還提到“三綱”的概念: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這套觀念,在父子、君臣、夫妻之間,構築起了由“禮”爲核心的尊卑秩序。
而反觀,古代朝會時,不同時期君臣之間的禮節,便不難發現,君權專制是在不斷強化的:漢朝時是坐而論道——宋朝時是站着討論——明清時期是跪着討論。
二、相權的衰弱
相權在秦漢時期,地位是最尊貴的,他們可以統領百官、封駁詔書(否定皇帝的行政命令)。
漢武帝時,爲了削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權力(政事不專任二府),漢武帝任命了一批儒生,組成內廷,分割丞相的權利。
漢成帝時,他又在中央設立三公制度,將相權一分爲三。
但丞相這個職位,在皇帝眼中始終是非常敏感的存在,畢竟權臣篡位,可不是一兩起。
吸取了這個教訓,丞相從設立時起,歷朝歷代都會想方設法削弱相權,最常見的手段便是“分權”。
最穩的當屬朱元璋,當時胡惟庸密謀造反一事暴露後,他便徹底廢除了丞相制度。
三、特務機構的發展
皇帝害怕丞相、擔憂邊疆,由此,便有了特務機構的出現,這些人或許只是官吏府內的僕人,或許就是官吏的家屬,他們的存在就是皇帝的定心丸。
在有記載的特務機構中,最誇張的存在要數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
這批探子人數多達50萬人,保證了皇帝哪怕足不出戶,也可以知曉哪位大臣喫了什麼的程度。
四、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現
八股取士,是通過人才選拔這一步,保障自己選拔的人是滿足“忠孝”的忠臣。
八股文,厲害之處就在於,它不需要你有太多獨立思維,你只要背熟國家指定的東西即可。
如此一來,不想當官,或者對朝廷不滿的,很容易就可以查出來。
五、中央對地方管控加強
明清時期,對於地方的管控,也是歷朝之最。
比如改土歸流政策和抽籤選取活佛兩種制度,便能夠在中央強勢的時候,對地方形成有效的控制。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爲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