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写字的时候总是扭扭的?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小时候学写字的时候,总是写不好,被老师说,被父母说,但是就是写不好。后来,慢慢长大了,有的人慢慢也写好了,有的人的字却依旧不好。

精细运动存在记忆障碍。写字是一种手的精细运动,这种运动不是无意识的,而必须在大脑主导下,才能有规则、有顺序地书写。人一旦学会正确书写,这种经验就会保存下来,成为记忆,以应用于日后的书写中。而当精细运动存在记忆障碍时,孩子写出来的字就会时好时坏,变化较大。

有些孩子常常很难识别他们身体部位的空间位置。他们不能靠感觉控制自己的手,而是靠视觉。因此,写字时,头往往离桌面很近,指笔也太低(主要是指尾)。用这种方式写的字很难好看,长时间后容易引起疲劳。因为手指的末端很小,孩子不得不继续写字。当出现疲劳时,孩子会用左臂支撑身体重心,用手固定纸张很困难,所以身体会倾斜。

书写过程,既需要正确的握笔姿势,也需要正确的端坐姿势。如果孩子的肌肉力量不足,稳定性差,写字姿势就容易不端正和疲劳,写字速度减慢,越写越费劲。

当发现孩子字写难看时,不要指责孩子故意不好好写字,而应该采取积极的矫治措施。在纠正、指导孩子写字时,应注意他的握笔和身体姿势。只有姿势正确,字才能写得多、写得快和写得好。

据悉,目前医学上常用感觉统合训练法,来增强孩子的肌力,改善其身体的平衡和眼、手协调功能。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是,控制各种感觉的输入,以加强躯体对触觉的感知和信息加工的功能。

感统失调的家庭训练疗法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感觉统合训练馆,那么在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

1、爬行

七八个月大时,孩子应该慢慢学会爬行,通过不断努力地抬头、仰脖子,来锻炼前庭觉,向前爬行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能够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视听能力。

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爬行,例如妈妈躺在地上,让孩子慢慢爬上妈妈的身体;或者妈妈手脚着地弯成拱形,吸引宝宝从底下爬过去。

2、唤醒触觉皮

见到陌生人就哭、抵触新环境的孩子往往属于触觉过分敏感,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唤醒孩子的触觉皮肤,以缓和这种敏感的状况,如利用吹风机,调到微风挡缓缓吹孩子的皮肤;用软刷子轻刷孩子的身体、或者拿梳子轻轻敲击皮肤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