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權臣和珅爲清朝的外交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且最初爲官清廉、公正甚得乾隆的喜歡,並多次賞賜給他“黃馬褂”,以表皇帝肯定他做出的貢獻,並有激勵他越做越好的含義。結語:說來也是可悲,一直以來爲之驕傲的“黃馬褂”到最後落得個爛大街的結局,清朝的列祖列宗還不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啊,非要罵死咸豐、同治、光緒等皇帝。

大家好,我們的澤宇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第二種人:在某一方面對皇家對百姓都有巨大貢獻的大臣纔有資格獲得,這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各種證書與獎狀。不同的在於這是皇帝通過聖旨親自頒發的。比如:權臣和珅爲清朝的外交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且最初爲官清廉、公正甚得乾隆的喜歡,並多次賞賜給他“黃馬褂”,以表皇帝肯定他做出的貢獻,並有激勵他越做越好的含義。
透過很多影視劇中對黃馬褂的普及,讓我們對黃馬褂有一個深入的瞭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在包龍星最後要對常威上刑的關鍵時刻,李蓮英從慈禧太后那裏給常威帶來了黃馬褂。據說這份黃馬褂有很多特殊的功效,類似免死金牌的特效。
劇情發展到了這裏,包龍星的母親祭出了前朝的尚方寶劍,頗有一種“上斬昏君,下斬佞臣”的氣勢,最後搞出了烏龍,原來是崇禎年間發的尚方寶劍。最後包龍星用詐口供的方式才收集到常威的證據,將常威繩之以法。那麼,黃馬褂在清朝的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滿清可以穿着黃馬褂的人
黃馬褂並沒有什麼特權,但他卻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一般能擁有黃馬褂的人都是皇帝最賞識最寵信的人,其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滿清後期,馬褂爲何爛大街?
太平天國崛起後,清朝統治者爲了拉攏漢族地主階級以及爲了表彰忠於清室的大臣,開始將黃馬褂作爲賞賜物品。通過相關資料來看,黃馬褂清朝中後期的時候,呈現越來越多的情形,比如胡雪巖在1881年因爲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被賞穿黃馬褂,所謂紅頂商人的巔峯也就如此吧!
當然,越到後來黃馬褂也就越不值錢了,到後來據說給慈禧開火車的司機都能夠得到黃馬褂,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逃到西安,大內侍衛,慈禧的保鏢宮寶田還因護駕之功賞賜黃馬褂一件。清朝後期的時候,賣官買官現象嚴重,只要有錢,爵位都可以買,黃馬褂自然更加爛大街了。
結語:說來也是可悲,一直以來爲之驕傲的“黃馬褂”到最後落得個爛大街的結局,清朝的列祖列宗還不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啊,非要罵死咸豐、同治、光緒等皇帝。但同時也標誌着一個帝國的落寞,和一個新時代的崛起!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