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從漢武帝開始,史書中都會用年號紀年,比如“建元元年”“貞觀十年”“洪武三年”諸如此類的說法,但因爲最開始一個皇帝年號往往有多個,所以年號只用來紀年記事。等到了明清時代,皇帝都只用一個年號,那自然而然的,就開始用年號來代指皇帝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我們的習慣中,對皇帝的稱呼,在隋朝以前,往往是叫“某某王”“某某帝”,比如周文王,漢武帝;但從唐朝開始,卻往往是叫“某某祖”“某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太祖。
其實要解釋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只要花幾分鐘瞭解一下“諡號”與“廟號”的相關知識,其原因就不言自明瞭,因爲“某某王”“某某帝”是諡號,“某某祖”“某某宗”則是廟號。
先秦對君王的稱呼——諡號
先秦時代,沒有廟號(一說商朝有廟號,後被廢止),只有諡號。所謂諡號,就是人死了之後,對他給出的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一般只有帝王將相、諸侯妃嬪纔有資格獲得諡號,並且需要經過繼任君王與羣臣討論覈定,並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給別人賜予諡號的。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這裏的“謂之文”,意思就是諡號爲文,因爲當時的君王只有諡號,所以文獻中對君王的稱呼也就採用諡號,比如西周君王世系:
文武成康昭穆,共夷孝懿,厲宣幽平。
十四個周天子(把周平王算在內),後世都用諡號來記載稱呼。而後周平王東遷,東周自此始,下迄秦兵入洛陽,周赧王被廢,這些也都是諡號。除了周天子,諸侯各國的國君如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這些無一例外也都是諡號。
秦滅六國之後,一統天下,秦王嬴政便給自己上了個始皇帝的尊號,死了之後也沿用了這一尊號,所以並沒有諡號,都稱其爲秦始皇,繼位的秦二世在位時間太短,也沒有諡號,後世皆以二世稱之。
後來秦亡漢興,再傳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朝,八百年間都沿襲了這一習慣,一直到了唐朝,因爲多方面的原因,便很少再用諡號來稱呼皇帝了。
唐至元對君王的稱呼——廟號
但是在西漢時,廟號非常尊崇,只授予那些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的皇帝,絕大多數皇帝死後都沒有資格獲得廟號。細數西漢12帝,只有4個被授予了廟號,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文帝)、漢世宗劉徹(漢武帝)、漢中宗劉詢(漢宣帝),東漢200年十餘位皇帝,也只有3位皇帝被授予了廟號。
前面我們說,用諡號稱呼皇帝的習慣一直沿襲到唐朝,上至周文王,下迄隋煬帝,幾乎沒有例外,但爲什麼到唐朝就變了呢?原因有二。
一是諡號越來越冗長
武則天開了頭,唐朝的皇帝便有樣學樣,追加的諡號越來越離譜,比如李淵叫“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叫“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好的不學學壞的,唐以後的皇帝也紛紛效仿,最離譜的就是清朝給努爾哈赤追加的諡號“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了。
既然諡號越來越冗長,每次寫起來也很麻煩,因此就不再用諡號來稱呼皇帝了。
二是廟號越來越常見
在前面我曾指出,漢朝開始有廟號,但只有少數皇帝才能獲得,既然大多數皇帝都沒有廟號,那也就不可能用廟號來稱呼皇帝,因爲這樣一來,很多皇帝根本就沒法稱呼了。
明清時對君王的稱呼——年號
朱元璋滅元之後,建立了明朝,有明一代,大家又紛紛拋棄了廟號,轉而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明朝之前,如無例外,一個皇帝會用多個年號,到了明朝,除了極爲特殊的情況,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時,年號洪武,因此朱元璋又叫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與之前的皇帝不同,在位期間從未改元,只用了洪武這麼一個年號,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在位期間也不曾改元,於是明朝後來的皇帝也都紛紛遵從祖制,包括亡國之君崇禎在內,都只用了一個年號。
明亡清興,從順治入始,至宣統退位止,十位皇帝都只用了一個年號,比如“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等。明清幾十個皇帝中,唯一例外的是朱祁鎮。
朱祁鎮在位時,爆發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蒙古俘虜,少保于謙在北京另立朱祁鈺爲帝,後來蒙古見無利可圖,就放了朱祁鎮,他從蒙古殺回北京,被朱祁鈺囚禁了幾年之後,發動政變二次登基爲帝,於是也就用了兩個年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