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老虎仔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這屬實是一個對於唐明皇的深刻揭露,而楊貴妃也徹底被認同爲了一個政治上的犧牲品。
提起大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絢麗多彩。
也誠然如此,畢竟彼時的中國是如此的強大。
大唐不僅在軍事和政治上非常的成功,在文化方面也是大放異彩。
唐詩更是自古爲人所膜拜,後世再無可出其右者。
有唐一代,無數的璀璨文化都被創造了出來,在後世,大唐也迎來了很多的讚譽。
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黃金時代。
而唐代不僅有造詣非凡的男性,彼時的婦女也與衆不同。先有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獨自領兵爲父勤王,其後又有武則天的稱帝臨國寰宇海外。
總而言之,無數的唐代女性都在證明着她們與衆不同的能力。
而這無疑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絢麗的一筆,也是無數人的夢中回味。
大唐優秀的女性是如此之多,她們同各位男性一樣,撐起了漢文化的黃金時代。
而提到影響大唐的女人,楊貴妃必然算是其中的一個。
在現如今,提起楊貴妃,也許大多數人都知道,她是四大美人當中的一位,而且和唐明皇有着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不過在古代,各路文人對她的看法卻與今朝略有不同,相信各位看了之後,一定會略顯深思。
盛唐:強盛帝國的門面,萬人敬仰的貴妃
在盛唐時節,也就是在安史之亂之前,楊貴妃一直都是這個龐大帝國的驕傲。
她的花容月貌在此時並不是什麼亂國禍水,而是盛唐文化璀璨的一個代表。
要知道,彼時的大唐可是世界性的強國,而作爲盛唐的兒女,每一個人都洋溢着一種驕傲的情緒。
在當時,盛唐的一切都是那麼大氣而華麗。
而對於這個帝國的一國之母來說,雍容華貴便是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就是在盛唐時期,李白對於楊貴妃的描寫。在當時,楊貴妃在大江南北各路人士的看法之中,是一個雍容華貴的國母。搭配着盛唐的奢靡風氣,她就是盛唐的第一大吉祥物。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也是唐朝士人對她的真切讚美,在那時,她就是美的不可方物的真正代表。
可大家要知道,一切的浮華,都有破碎的一天。
在天下大治的時候,楊貴妃是大唐的驕傲。
可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她就變成了帝國的紅顏禍水。
大抵在古代,所有女人的命運都是給男人做陪襯。
無論貴賤,縱是貴妃也是如此。
大唐亂世:天下大亂的罪魁禍首,耽誤唐明皇的諂媚妖姬
大唐在唐明皇時期強盛到了頂峯,也在唐明皇時期衰落到了極點。
在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的國勢就發生了改變。
一蹶不振是其最基本的代名詞,軍閥政治是彼時百姓的真實寫照。
而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楊貴妃的名聲也發生了新一輪的變化。
因爲大家都覺得,安史之亂是由楊貴妃所引起的。
雖然這似乎不是楊貴妃的錯。
由於在青年時期,唐玄宗努力過度,將大唐治理成了世界第一強國。
所以在晚年時期,他就開始了自己的墮落史。
恰逢此時,北方的邊疆大臣安祿山由於經常在北方打擊不聽話的少數民族,正處於兵強馬壯的時期。
那麼如果他不傻的話,選擇造反是他的一大必然之選。
面對這些只顧着花架子的盛唐人,久經沙場的邊塞騎兵們勢如破竹,先陷河北、再陷潼關。
直打得大唐毫無招架之力。
而當此之時,楊貴妃就在這特殊的歷史機遇之下,變成了人們心中的妖姬。
成了那個誘惑玄宗誤國的可惡女人。
而馬嵬驛的那個夜晚,註定是一對戀人最難過的時刻。
有詩云:
路至牆垣問樵者,顧予雲是太真宮。太真血染馬蹄盡, 朱閣影隨天際空。丹壑不聞歌吹夜,玉階唯有薜蘿風。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在此之後,唐朝就開始了自己的沒落:
地方上軍閥割據,朝廷上人獸同行,大唐在後期連個中興都沒有過。
本來好好的生活被暴力改變,這是任誰也無法認同的一件事情。
這自然是令衆人對唐明皇非常的不滿。
也許在很久之前,他總會給人一個非常內斂親民、勤政向上的形象。
不過在國喪後,他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就得到了極大的逆轉。
沉迷美色、妄尊自大、不理朝政,這些都是人們對於唐明皇的新概括,似乎由此看來,這樣的唐明皇也的確算是一個昏君的典範。
很多的文人都認爲,大唐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80%的問題都要歸咎到唐明皇身上。
不過在規律森嚴的古代,這種話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說的。
故此他們也只能拿來楊玉懷來撒氣,而楊玉環則莫名其妙的成了衆位詩人的槍靶子。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是當時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整體的氛圍還好,歌頌了楊貴妃的美麗,同時也是暗諷了唐玄宗的荒唐。
如果不是唐玄宗不早朝的話,大唐恐怕也不會變成這樣。
因此,在白居易仰慕楊貴妃美貌的同時,他也順勢利用楊貴妃來暗諷了唐玄宗的荒唐可笑,表達出了一位市井詩人的獨到情懷。
當然,理解唐玄宗的人倒是也有不少,比如李商隱這位不會站隊的大詩人也是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爲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因此在唐朝剛剛衰落的初期,大家都一致認爲楊貴妃確實是很漂亮。
可惜生不逢時,只能爲國家的危難做擋箭牌。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末。
隨着今後百年間唐政府對於輿論的掌控,有關於楊貴妃的評論卻變得愈發的偏激了起來,楊貴妃在此時已經成了大唐衰落的罪人。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在這首詩中,楊貴妃被大家認爲是勾引玄宗的最大罪人。
中國的男人總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無力迴天的時候,往往誰也不想擔責。
可這會把事情越描越黑。
宋代:夫權的再次興起,貞潔禮教的一個壞立面
經歷了唐末的混戰之後,宋朝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封建加強。
雖然我們需要承認,在經濟方面,宋朝還是有所進步的。不過在文化方面,由於國家的貧弱,所以宋朝的人普遍傾向於內斂。
這種內斂不僅影響了宋朝男人精氣神,也影響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大家都知道,在唐代的時候,女性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的,騎馬射箭甚至再嫁都不是什麼大事。
可是在宋代,由於程朱理學已經掀起了一定的風波,女性已然被限制住了自己的社會地位。
而此時的楊貴妃也被大家認爲是勾引唐玄宗一個罪魁禍首,如果不是她,大唐也不會在後期衰落。
她也成了宋人心目當中的妖媚壞典型:
傾國嬌容啓色荒,能移帝主墮三綱。荔枝嚬笑雖甘美,馬踐嵬坡促命亡。
當然,可憐她的人也不是沒有,大宋北方的遼朝人就曾詠詩一首,紀念她的美麗:
玉笛聲沈玉漏長,玉環心事夜來香。如何更入金訶子,卻比無言睡海棠。雙鳳扶雲留翠輦,九龍伏雨去蓮湯。千秋萬古嵬坡夢,應繞新臺怨壽王。
可惜這在當時主流的文化地並不能掀起什麼波瀾。
要說這楊貴妃也真是有點慘,由於她社會影響大,結果比較慘,還有數不清的問題,被宋人選中作爲典型使用自是必然。
這裏就有點把女性劃爲附屬品的意思了。
元代:戲曲借鑑的典型,四大美人名聲的開始
元代的時候,由於蒙古人的壓迫和欺凌,南方的漢人是沒有什麼政治權利的。
在大部分的科舉權利掌握在北方漢人軍侯手裏的情況之下,這些南方漢族讀書人更是無力出頭,漢族文脈陷入了長達幾百年的斷絕。
而當此之時,他們便遇到了新的問題。
一個有關於喫飯的問題。
如果讀書人不能做官的話,那麼他們的養家餬口就沒了經濟來源。九儒十丐的說法便是此時逐漸的出現在這片注重文脈的土地之上。
這些曾經高傲的儒生也不得不放下了自己的面子。
沒有文才的可以替人寫字寫信爲生,而有文才的便開始了筆耕不輟的創作生涯。
並且迅速的獲得了大江南北的喜愛,甚至影響了中國當代戲劇的發展。
而當此之時,一些富有戲劇性的歷史典故就此而進入到了他們的視線當中,楊玉環的故事也由此而得到了改變。
在元代,人們已經不再關心什麼君王體統。
他們關心的只是故事的戲劇性,或者說戲曲好不好看。
因此,衆多文人便迎合大家的胃口,創造出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楊貴妃愛情故事。
比如唐明皇初見楊貴妃時的那種垂涎欲滴:
去年八月中秋,夢遊月宮見嫦娥之貌,人間少有。昨壽邸楊妃,絕類嫦娥,已命爲女道士;既而取入宮中,策爲貴妃,居太真院。寡人自從太真入宮,朝歌暮宴,無有虛日。高力士,你快傳旨排宴,梨園子弟奏樂,寡人消遣咱。
或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快樂生活:
朝綱倦整,寡人待痛飲昭陽,爛醉華清。卻是吾當有幸,一個太真妃傾國傾城。珊瑚枕上兩意足,翡翠簾前百媚生。夜同寢,晝同行,恰似鸞鳳和鳴。
楊貴妃也由此而首次變成了一個不關乎於政治的絕代美人的形象,奠定了她在今後進入四大美人之一的基礎。
可以說,這是楊貴妃最爲舒服的一個時代。
大家似乎對她只存有美色上的興趣,而不會爲她增添任何政治上的負擔。
明代:楊貴妃正名的開端,得到更客觀的社會評價
我們都知道,明代繼承了宋朝的程朱理學,並對之進行了較大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對於女性的壓迫似乎就更深了一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明朝中期以後社會經濟的繁榮,市民經濟也逐漸的開始了興起。而在當時,這些參與了社會工作與關係培養的"新女性"便開啓了新一輪的女權爭奪。
看來,"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這句話真的是誠不我欺,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這個有趣的道理。
隨着社會氛圍的逐漸開放,明人對楊貴妃的看法也在一次的發生了改變。
而且明人在當時大多都對她的遭遇表示了同情與理解:
明人認爲唐代人將所有事情歸咎於一個弱女子是一個不太正確的想法,這無疑是社會的又一次進步。
漁陽動地鼓鼙聲,虢國秦封鬥粉城。誰爲馬嵬同駐馬,莫隨玉輦向西行。
露溼煙生芳草萋,翠華遙拂蜀山低。可憐山下花如錦,空有春魂逐燕西。
玉漏沉沉珠露稀,粉梅檀杏歇芳菲。金沙洞口長生殿,萬里無雲秋月輝。
根據這幾首詩,我們也可以看出明人似乎對楊貴妃的遭遇頗有一種同情的態度。同時,他們也對唐明皇爲了平息兵變而獻出自己貴妃的生命表示了一定的憤慨。
在此時,楊貴妃的形象徹底的鮮活了起來,也有了更爲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
這對她來說,屬實算是一件幸事。
清代:楊貴妃沒有愛情,唐明皇只愛江山
在清朝之前,如果不關乎於政治的話,大家還是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不過到了清代時期,由於文字獄的興起,許多的學者因爲恐懼殘暴的文字獄,而玩起了考據學。
這種考據學的興起,也直接奠定了清代對古人的新一輪評價的基調。
在清代,大家對楊貴妃的遭遇的同情心發生了改變,甚至很多文學大儒都開始了爲其討說法的過程。
在這種情況之下,唐明皇的虛僞麪皮就被徹底的揭露了下來。
在清人眼中,唐明皇並非一個愛情故事的男主角,他只是一個是愛江山的負心漢罷了。
而由清代著名才子袁枚書寫的這首七言絕句則最是能抒發清人的看法:
空憶長生殿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華清池水馬嵬土,洗玉埋香總一人。
看來歷史的麪皮總會被扒去,這世界上的紛紛擾擾也總是一體。
總結
縱觀本文,在古代,即使你媚眼如絲傾國傾城,作爲一個女性,也難逃社會對你的惡意。
因爲當時的社會氛圍在此。
王昭君之美令漢帝爲之一顫,但爲了平定匈奴,該送入胡塞時是一點也不會手軟。
西施貌美如花,有情有義,但爲了國家大事,爲多個政治人物所掌控也是無奈的必然。
貂蟬自請報國,一心誅賊,但在殘暴的政治下,她也只能作爲一個犧牲品出現。
這就是歷史的悲哀之處,也是其有趣之處。
四大美人都是跟隨着政治出現,可她們只能作爲政治的犧牲品。
好在如今的楊玉環已經得到了正名,不再作爲一個遮羞布爲我們所指桑罵槐。
這是我們對歷史的逐漸客觀化解讀。
時代在變,九泉之下的楊貴妃,會想起那日自縊時的悲切,但是隻要最後得到了衆人認同,我想她也會淡然。
往事如歌,怎奈香消玉殞,楊妃幾成千古罪。
逝者如斯,放下政治牽掛,唐皇終會華清池。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