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後,鄒衍又遊歷至趙,受到趙國平原君的厚待。鄒衍遊歷燕、趙、魏各國並非同年事。

濟南章丘相公莊街道有一個郝莊村,位於相公莊街道駐地正北6公里,在長白山腳下,村北與豆辛、梭莊接壤,村西與王莊村相鄰。有一條筆直的柏油公路從相公莊通到了郝莊村頭(相郝公路),今年的5月18日,開通了相公莊到梭莊的214公交從村頭路過,村民出行非常方便。

郝莊村共有660餘戶,2300多口人,是相公莊整個北部沿長白山區10個村子的第二大村,僅次於千年古村梭莊,農曆二、七爲集日。據《章丘地名志》載:明初郝姓建村,名郝家溝,後沿革爲郝莊。郝莊村分郝莊一村、郝莊二村兩個村委會,以閣子街爲界,北爲二村,南爲一村。

據資料考證,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陰陽學家鄒衍就是郝莊人,由此推斷,郝莊的建村時間可上溯到戰國時期。

鄒衍(讀音:zouyan)是戰國時期陰陽五行學說創始人,戰國末期齊國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24年,死於公元前250年,活了70餘歲。主要學說是《五行學說》、《五德終始說》、《大九州說》,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他活動的時代後於孟子,與公孫龍、魯仲連是同時代人。

鄒衍因爲陰陽五行學說,在戰國時期那可是大紅人,在當時各國的影響極廣,均受到諸侯“尊禮”。他不僅在稷下游學,還議論國家的興盛衰亡,直接參與政治活動,頻繁往來於各國之間,走訪遊說,廣交士林。他除在齊外,還先後到燕、趙、魏等國遊說講學,宣揚個人提出的政治主張,受到極高的禮遇。

《史記·孟子苟卿列傳》記載:“鄒子重於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適趙國平原君則行席。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

鄒衍遊歷燕、趙、魏各國並非同年事。他遊說燕當在最先,是受到燕昭王招賢納士政策的吸引,“鄒侯畏之,皆郊迎而擁篲。”其離燕國後,慕魏安王有禮賢之風,便遊歷至魏,宣傳尊賢強國之道。其以“七士”爲例,侃侃而談,指出明臣得遇明君方可治國安邦,建立卓功偉勳。

此後,鄒衍又遊歷至趙,受到趙國平原君的厚待。《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鄒衍過趙、言之道,乃絀公孫龍。”其和趙名噪一時的辯術大師公孫龍當面辯論,他強調指出“煩文以相假,飾詞以相驚,巧譬以相移”的辯術必將有害於“大道”。在鄒衍無懈可擊的辯論之下,公孫龍不得不拱手避席,難堪地敗下陣去。

鄒衍一生勤奮著述、四處奔波、八方遊說,爲後世留下傳世的著作有《終始》、《大聖》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等。清代輯佚大家馬國翰之《玉函山房輯佚書》中,也輯有鄒衍的相當一部遺說。

另據《漢書劉向傳》記述,鄒衍還有《重道延命方》一書,這是一部醫藥養生的書籍。我國中醫理論也是以五行說來解釋人體。可以說,古代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同鄒衍的學說息息相關。大到歷代王朝的更替,小到城鄉嬰孩的取名,無不同五行相互關聯。陰陽家鄒衍對中國古代的影響廣泛、深長且久遠。

鄒衍故後,葬於今相公莊郝莊西北。原章丘縣城(今章丘區繡惠街道政府所在地)東關魚市街北首建有鄒衍祠,明代萬曆年間知縣董復亨撰有碑文,今已蕩然無存。現章丘將鄒衍列爲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