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和5月汽車銷量普遍回暖,純電動車細分市場也逐漸步入正軌。純電動車細分市場4月上牌量爲3.94萬輛,同比下降5.46%;2020年前四個月上牌量爲11.65萬輛,同比下滑45.6%。還算在受疫情影響的正常水平範圍之內。

但是造車新勢力,卻突然崛地而起。

在經過去年一年的市場馴化之後,造車新勢力開始兌現“利好”。造車新勢力4月上牌量爲9,706輛,驚人的同比增長了111.7%;1-4月上牌量達到2.36萬輛,同比增長43%。

在疫情影響之下,這樣的數據也就紅旗才能與之一拼了。

很有意思,造車新勢力這樣輕裝上陣的,卻開始了不計大環境式的增長。

從1-4月累計上牌量總量來看,蔚來汽車兩款車型合計上牌6,951輛,絕對的第一。理想汽車以5,783輛的上牌量緊隨其後,小鵬汽車前四個月的上牌總量爲3,565輛,坐穩第三位。

從這些數據來看,消費者對於造車新勢力的認可程度,明顯已經非常好了。

於去年6月開始交付的蔚來ES6 在4月份共上牌2,886輛,1-4月上牌量爲6,497輛,達到蔚來汽車上牌量的93%。未來ES6是補貼後還在30萬-40萬售價區間的車型,這是作爲自主品牌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畢竟這個售價區間,是傳統自主品牌根本不敢碰的位置。打着要終結合資品牌暴利的WEY,或者有洋氣國際血統的領克,售價區間不過定在了15-25萬。

甚至理想ONE,這個售價達到了三十多萬的增程式新能源車。這臺車在北京這個市場連新能源購車指標這個福利都享受不了,還能賣出這麼多臺。這不僅僅是南方朋友爲面子的問題了。

造車新勢力賣出這麼多車,和哈弗H9賣出去這麼多臺,看起來差不多,但其實是完全自主品牌兩個不同維度的成就。

這個區別就在於,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初步洗腦已經頗有成效了,蔚來的紐北沒白跑。或者說,是造車新勢力讓一部分人拋去了固有的自主品牌偏見。消費者會爲了自主品牌的品牌溢價率而買單。

雖然李斌曾經接受採訪時候說,特斯拉能把價格做到30萬以內,是十分厲害的,它可以把成本攤到很低,但是蔚來確實不行。說明我們的造車新勢力可能不是爲了要溢價率而定高價,而是真的成本下不去。但無論如何,至少有人肯給這個價格的自主品牌買單了。

當然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就目前造車新勢力的水平來看,服務和技術也確實是比較先進的。比如小鵬幾款700km+左右的續航,如果按性價比來算,沒有幾個超過它的。再或者蔚來那個好看簡潔,宣稱日活20萬的車友APP,夠傳統造車廠商學好久了。從文化還是技術上,造車新勢力都比較領先了,還是在所有橫向比較下。

美國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就更高級了一步。從續航里程,無人駕駛技術,再到成本把控,最後到文化圈層的塑造都是一等一的。

根據海外媒體的報道,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已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銷量超過了價格要便宜得多的本田思域,成爲了該州最暢銷的乘用車。

特斯拉的強勢不光表現在它的大本營加州。

特斯拉2019年的產量和交付量雙雙創下了新高,全年共生產36.5194萬輛,向消費者交付36.72萬輛,完成了全年36萬輛到40萬輛的交付量目標。

特斯拉2019年全年營收245.78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244.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214.6億美元;特斯拉2019年全年淨虧損8.62億美元,市場預期虧損8.1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9.76億美元。

最關鍵是資本市場對特斯拉的信心無比高漲,特斯拉的股價從受疫情影響之後3月17日的350美元,現在已經一路高漲到882美元。

目前這個每年還要虧損幾億美元的車企,市值已經達到了1636億美元。僅次於日本豐田(總市值約1742.81億美元),位列全球汽車製造商排名第二。這是一個外人難以理解的成就,就連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說:“看不懂爲什麼漲這麼厲害”。

但是特斯拉居然野心不止於此。

2018年,特斯拉制定了一份非常慷慨但又很有挑戰的股票薪酬激勵計劃。如果特斯拉市值達到6500億美元,馬斯克就可以獲得所有股票期權。就是這個股票激勵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市值破1500億美元,馬斯克的獎金已經到賬。

6500億美元,特斯拉董事會敢想出來,這就很說明問題了。特斯拉也已經把資本市場初步洗腦成功了。

造車新勢力作爲一個新興羣體,洗腦成功僅僅是想要紮根立足的的第一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