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功在11年前、也就是1970年研發出日本最初搭載渦輪引擎的廠車TOYOTA 7的動力裝置-排氣量5000cc V8渦輪EFI引擎的YAMAHA,這次則是完成了摩托車專用的新渦輪系統(New Turbo Systerm),並開始實際運用到車款上。相對於XJ1100Turbo採用燃油噴射裝置,XJ650T則是各大廠牌中唯一一臺採用化油器的市售渦輪車款,搭載著重視空氣力學的整流罩等,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造型,呈現出1980年代前半消費者們對摩托車的需求。

在這世界上有許多車款都只停留在研發階段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因此這些車款也極少公開在世人面前。

爲此,「夢幻名車」專欄就將精選這些傳說中的名車並加以介紹;接續上次HONDA的CR-1後,本次要爲大家介紹的是搭載渦輪增壓的YAMAHA XJ1100 Turbo。

1981年10月下旬在東京的摩托車展覽會上,各品牌推出了搭載渦輪發動機的車型。本田的cx500渦輪(1981,496cc,82ps)問世後,雅馬哈推出了帶化油器的xj650渦輪(1982,653cc,90ps),鈴木發佈了xn85(1982,673cc,85ps),其他品牌相繼推出了帶渦輪發動機的摩托車車型,因此在東京車展上自然可以看到各種帶渦輪發動機的汽車。Xj1100渦輪增壓版是午夜特別版嗎?

但是在這之中,卻有一臺車最後並沒有推出市售的埋沒在歷史洪流中,這臺車就是YAMAHA的XJ1100 Turbo。XJ1100 Turbo乍看之下很像是在1980年代上市、僅在歐美地區販售的XS1100LG Midnight Special,搭載的引擎一樣是在當時氣冷式並列4汽缸引擎中,排氣量最大的1100㏄。

在搭載這樣引擎的車款上安裝渦輪增壓,如果當時真的推出販售的話,很有可能會變成大家爭相討論的怪物級車款,或許還會因此降低在1985年問世的V-MAX給人帶來的衝擊性也說不定。

▲在1981年東京摩托車展展出的XJ1100Turbo,這篇文章大幅報導了同期推出的XJ650Turbo,反而不太介紹有關XJ1100Turbo的消息。由於XJ1100Turbo採用了燃油噴射裝置,因此儀表板也加入YAMAHASycom系統,並搭載了現在變成理所當然的機能-瞬間油耗等功能。

▲照片引用自YoungMachine1981年12月號介紹各大廠牌渦輪引擎車款的報導。

YAMAHA的渦輪引擎大約在車展前一年就已經對外公佈

成功在11年前、也就是1970年研發出日本最初搭載渦輪引擎的廠車TOYOTA 7的動力裝置-排氣量5000cc V8渦輪EFI引擎的YAMAHA,這次則是完成了摩托車專用的新渦輪系統(New Turbo Systerm),並開始實際運用到車款上。

這個YAMAHA的新渦輪系統,是在YAMAHA之前研發出的省能源引擎系統Y.I.C.S.(Yamaha Induction Control System)上,加入摩托車專用渦輪增壓器,並將燃油供給系統改成電子燃油噴射(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使引擎能達到低油耗與高輸出馬力的特色。

爲了能夠更有效發揮這個渦輪增壓器的特色,因此採用了各種YAMAHA自家的技術。使用舌簧閥配合引擎的輸出特性控制進入的氣體量,藉此確保能在急加、減速等狀況下,引擎都能保有敏銳的油門反應,同時也搭載了彰顯YAMAHA電子技術的電子燃油噴射(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系統。

簡單來說,YAMAHA的新渦輪系統就是包含以下四種功能的系統:(1)Y.I.C.S.(2)舌簧閥(3)渦輪增壓器(4)電子燃油噴射

這個系統並不是單純的在引擎加上渦輪增壓器的組合,因爲它追求高效率的燃燒特性,所以能夠節省每匹馬力的燃油消費量,這也反應出YAMAHA在省能源時代的引擎研發主旨。

雖然渦輪增壓引擎在汽車界受到許多車迷們的喜愛,但是在摩托車世界中,卻是從今年(1981)纔開始出現搭載渦輪引擎的車款,讓人不禁開始期待市售車款的早日出現。(以上內容直接引用自Young Machine1981年2月號,原文未經刪改)

▲以上圖片引用自YoungMachine1981年2月號。這具渦輪引擎搭載在XJ1100Turbo上,並在之後的1981年東京摩托車展中展出。雖然這個時候HONDA尚未推出CX500Turbo,但渦輪引擎的爭霸戰已經隱約開始出現徵兆。

▲各大廠牌陸續推出排氣量500-750㏄的渦輪引擎車款市售,雖然在規格配備上不敵1000cc排氣量的車款,但在市場上的評價還是相當不錯,所以如果當初XJ1100Turbo成功問世的話,或許現在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也說不定。

渦輪引擎戰爭爆發,市售渦輪引擎的第二波車款XJ650T

XJ650T的特色是採用YICS搭配上4個直徑30mm的化油器及渦輪增壓的組合,渦輪增壓器採用三菱制直徑40mm的TC03-06A渦輪發動機。爲了讓廢氣能順暢地通過渦輪發動機,因此YAMAHA將第1、4及第2、3汽缸的排氣岐管組合在一起,以4-2-1的配置將氣體送進渦輪發動機內。

增壓器在3000rpm時的增壓值爲100mmHg,但是當達到5500rpm左右時,增壓值會急速增加到400mHg(0.6氣壓),之後更會保持在這一數值,因此YAMAHA直接在渦輪發動機前面直接設置泄壓閥,這樣就能讓多餘的壓力從右側排氣管排出,而左側排氣管則是排出渦輪發動機運轉後的廢氣,所以左右兩邊排氣管的溫度和聲音完全不同。

對渦輪引擎來說,最大問題就是引擎在低轉速時的渦輪遲滯(Turbo lag),所以YAMAHA在XJ650T的空氣濾清器及平衡槽(Surge tank)間設置了舌簧閥(Reed Valve),讓渦輪增壓器在增壓值上升到足夠水平之前,可以從空氣濾清器直接將空氣吸進化油器內,當引擎轉速拉高、增壓值上升的讓渦輪作動後舌簧閥就會關閉,機械增壓就會開始運轉,如果平衡槽的壓力過高,溢流閥(Relief valve)就會打開,氣體就會從空氣濾清器流到壓縮機進行循環。

不僅如此,YAMAHA還在引擎內部擴大了曲軸及活塞連桿的油路,渦輪裝置內部則讓曲軸的主油路強制潤滑,讓渦輪內部多餘的機油另外回到單獨的回油泵內,同時讓對應高輸出馬力的活塞增厚30%,並且強化離合器及變速箱。

整流罩則透過風洞實驗製成,擁有當時市售車款中最小的空氣阻力系數,對騎乘安定性也有大幅度的影響;就這樣,XJ650T讓騎士能以較輕鬆的騎乘姿勢,一直享受超高速巡航,儀表板螢幕的視覺效果也讓人體驗到和XJ650T之前車款截然不同,在高速騎乘、運動騎乘時的獨特樂趣。

▲1982年XJ650T。相對於XJ1100Turbo採用燃油噴射裝置,XJ650T則是各大廠牌中唯一一臺採用化油器的市售渦輪車款,搭載著重視空氣力學的整流罩等,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造型,呈現出1980年代前半消費者們對摩托車的需求。

▲搭載四行程引擎與舌簧閥(XJ1100 Turbo也採用這個設計)、溢流閥(Relief Valve)等,多以機械控制的XJ650T。在YZF-R車系加入燃油噴射系統時,也是先從導入附負壓活塞汽門(Piston valve)的系統開始,這也讓人感覺到YAMAHA一貫的傳統,也就是第一臺採用新技術的車款並不會全部都依賴電子控制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