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一直相信人是可以成長和改變的,但是我近30年都沒有成長出來的特質,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放在創業上,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金錢。當你有創業的想法時,最好深耕整個行業幾年,做過整個行業的大部分重要崗位工作,對行業運營有了全盤認知,再進行考慮,尤其是看上去門檻低,大家都能做的行業。

鑰匙交還給房東,我宣佈:創業兩年,賠了36萬319元,結束。

雖然曾經自嘲,也算是疫情中倒閉“大潮”下的一朵小浪花,但我心裏明白的很,疫情只是導火索,一直以來的經營不善才是根本。

先簡單介紹一下基本情況。

座標某二線城市,兒童教育培訓行業,一級馬路門市,上下兩層,面積300多平,房租11萬/年,2018年5月從上一家手中全盤兌下來,連設施、師資等兌費9萬元(不含房租),至關門結業正好兩年。

01 創業需謹慎、謹慎、再謹慎,異想天開要不得

兩年前我29歲,巨大的工作壓力讓我萌生了離職的念頭,尋覓很久新工作卻沒有滿意的,正好碰到這家正在出兌的培訓機構,深深觸動了我。想趁着30歲之前拼一次,以後可能就沒有勇氣和機會了,於是開始這段創業之旅。

一直以來我都是中規中矩的人生,大學時連課都不敢逃,結婚都是相親認識的,難得“中年熱血”一回,卻總是患得患失。

雖然當時的工作已讓我疲憊不堪,但國企、穩定、五險一金,這三點還是讓我猶豫了,最終決定不離職,由原有的師資隊伍繼續運營。我天真的想,保留主業,雖然收入微薄,勝在穩定,副業持續賺錢,多完美。

血淋淋的事實說:“異想天開”。“兼職創業”就是既沒有賺到錢,也沒有能力的提升,只是在乏善可陳的人生中揮霍了一段不怎麼精彩的時光,和一筆對我而言的鉅款。

所以,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創業真的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千萬不要“想當然”,因爲錢不多,花了就沒了,再賺真的好難。

02 不要輕易開始不熟悉的行業,尤其是看上去門檻低的行業

我是師範生,畢業後在成人教育培訓行業做過3年講師,自認爲對於教育培訓行業非常瞭解,無非就是“招生—教學—坐着數錢”,簡單又美好。

而事實上,當你真正從“老闆”的角度來運營整個團隊,哪怕是一個小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也遠比你想象得要複雜至少幾十倍。

所以,不要輕易開始一個你並不熟悉的行業,有句話說得好:“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

當你有創業的想法時,最好深耕整個行業幾年,做過整個行業的大部分重要崗位工作,對行業運營有了全盤認知,再進行考慮,尤其是看上去門檻低,大家都能做的行業。

當然,在職場中我們大多都是獨當一面,很少有人面面俱到在各個崗位輪值,而且就算你在各個崗位都做過,也很難從boss的角度去思考整體的運營,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裏我建議有創業想法、卻沒有太多實戰經驗的小夥伴,多去找同行人一起喫喫飯,不僅是取取經,聽聽他們對於工作的看法,更主要是觀察同行人他們身上有哪些特質是你沒有的。

我與幾位兒童培訓機構的校長喫過飯,她們雖然做的都不大,但規模都比我大,是我的奮鬥目標。

我發現她們的三種特質:第一,比較健談、有一種讓人信任的氣質;第二,說話語速比較快,特別爽利大方,感覺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第三,人際交往比較廣,不管是各職能部門、還是瓦匠水暖工,都能聯繫到。這三種特質恰恰都是我的盲區。

我一直相信人是可以成長和改變的,但是我近30年都沒有成長出來的特質,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放在創業上,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金錢。

事實上,到結業我也沒有培養出以上特質。

因此,當你發現你的同行目標,跟你不是“一路人”時,就要慎重了。不要想着自己會是最特別的那個,先從普通人做起,你連“隨大流”都跟不上,還合計“鶴立雞羣”嗎?

03 人員管理,大公司講規則、小企業說人情

畢業之後我做過2份工作,一是前文說到的培訓講師,一是目前在做的國企,都是大型公司,規章制度健全,因此我一直認爲工作、做事就是講規則、走流程、守合約。

公司想發展,人永遠是第一位的。開始我也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有獎有罰。但執行起來總有各種問題,老師的流動性也很大,一年下來換了4位老師,讓我很是撓頭。

後來我才慢慢明白,對於人員管理,大公司人數多、體制清晰、分工明確,靠的是規章制度。而小公司人少、經常需要合作,一味的講規則說制度,都不如請喫大餐、來次團建、說句好話效果好。

想留住人、培養人,工資只是一個方面,何況小公司一般薪資競爭力並不大,員工可選擇的小公司很多,加上都比較年輕,她們的歸屬感更多來自於情感維繫,工作做的是否開心是一個重要要素。

最忌諱我們用“過來人”的姿態去“教育”年輕人,往往更容易激發出她們的逆反心理,而且仔細想想,我們也並沒有什麼可說教的資本,就像刷屏的短片《後浪》中說的那樣:“我們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04 鹹魚比淘寶重要,萬能工比CEO更重要

開門做生意,樣樣都是錢,開始的時候我樣樣都買新的,想添置一個繪本閱讀區,從淘寶買了6個新書架,花了2000+元。後來經人指點,我才意識到,鹹魚比淘寶更重要,同樣的書價9成新,在鹹魚只要1000元左右,而且並不影響使用。

後來我養成了習慣,有什麼需要最先看鹹魚,尤其是硬件,400多的LED顯示屏,鹹魚可能只要100元,但是不包安裝。

是時候介紹創業公司最重要的人物登場了——萬能工。

現在是最方便的時代,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到任何工種幫忙解決問題,但現在也是技術工種最貴的時代,修個漏水的水龍頭人工就需要100大洋。

所以,萬能工是比CEO還重要的工種,水電煤氣、砌牆大白、修補桌椅、搬運重物、安裝DIY……簡直就是創業公司的superman。

有創業打算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尋覓一位萬能工,不求隨叫隨到,一週來一次也能省下一大筆。05設置deadline,及時止損

其實第一年我投資了9W兌費+11W房租的時候,我的存款就已經不多了,那一年沒有盈利,賠了房租,其餘的時候能達到盈虧平衡。

我當時打過退堂鼓,但是也安慰自己,教育培訓行業第一年就是打基礎,後來會好的。

第二年我咬咬牙,東拼西湊又一次投入了11W的房租,卻每況愈下,後來除了房租,連當月的老師工資也不夠了。

說不後悔是假的,畢竟這就是我全部的積蓄,現在還有了外債。所以,創業要給自己設置一條紅線,一個deadline,萬一賠到這個數目的金額,必須停下來,哪怕過幾年再重新開始,當下,也必須停下來。

這兩年,我最擔心的就是父母的身體,生怕他們出一點點問題,我怕自己因爲拿不出錢而追悔莫及,幸運的是父母安康,這讓我一直心懷感恩。

講真的,普通家庭不要孤注一擲去賭,真的賭不起,預留出應急資金,你可以賭你的未來,但不能賭父母的將來。

說到deadline,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我與房東簽訂的租賃合同是3年的,寫明雙方終止合同需要提前1個月說明,任意一方違反合同需要賠償10%的違約金。

受疫情影響,1月末起培訓機構並沒有開門,房租交到了4月底。4月20日,我提出終止合同,可以補交房租至5月20日,算提前1個月提出解約,與房東協商,未果。

當時我是有些情緒的,但朋友對我說:“疫情期間,減免房租是情分,不減免是本分,沒有契約精神的是你。”

的確如此,後來我按照合同賠償了10%的違約金,並把房屋改造部分全部恢復,才交了鑰匙。

這最後的收尾事件也說明:deadline非常重要,無論是合同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這是紅線。

最後的最後,用一句話結尾:煎和熬都是變美味的方法,加油也是,加油,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