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走訪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麻蓮灘不是灘,溝溝坎坎全是山。”曾經,對於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的麻蓮灘村來說,乾旱、貧窮、落後是這裏的代名詞。2015年11月,經組織選派,已過而立之年的互助縣交通運輸局幹部鄭華兵來到這個村擔任“第一書記”。在這個崗位上他默默無聞、盡職盡責,一干就是5年。5年來,他靠着一股陝西漢子特有的“愣”勁,以及一心爲民的一片真情,帶領羣衆尋窮因、拔窮根,使麻蓮灘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讓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

挨門摸實情踏實第一步

麻蓮灘村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屬於淺山地區。全村共有342戶1343人,以馬鈴薯、蠶豆、小麥等農作物種植、養殖和務工爲主導產業。受地域環境所限,全村貧困發生率達31%,貧困人口底數大,羣衆脫貧致富的期望值高。如何踏實助困工作第一步,精準識別貧困戶,是擺在鄭華兵和工作組成員面前的第一道試題。

駐村伊始,鄭華兵帶領工作組成員和村幹部一起逐戶走訪調查,詳細瞭解全村每一戶家庭的基本情況,對人口、收入來源、住房、子女上學、從業打工等情況深入調查,並結合掌握的基礎信息資料,逐戶訪問情況特殊的貧困戶,與村“兩委”班子成員仔細研究,廣泛徵求全村羣衆意見建議,不斷完善識別辦法,通過多次張榜公示,最終確定全村121戶436人的貧困戶名單,爲確保全村扶貧工作精準到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村民大會上,鄭華兵對確定的貧困戶家庭情況進行說明,做到了戶戶情況清、底數明,說理有理有據。村民紛紛表示:“這個‘第一書記’工作紮實,我們相信佩服。”

精準立項目實幹謀發展

“種植靠天年,養殖怕疫染,打工防拖欠。”一直以來,這是麻蓮灘村面臨的實際困難。如何精準施策,幫助羣衆脫貧致富,這需要鄭華兵在工作開展中尋窮因、挖窮根,找準工作發力點。

鄭華兵和工作隊員通過多次調查,瞭解了農民的期盼和困難。他結合實際最終總結出村民致貧的三方面原因:一是農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缺乏科學種養殖技術,種養殖業難成規模,效率低下。二是耕地沒有很好利用,廣種薄收,退耕還林地因管理不到位成效甚微。三是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後,農田道路路況差,通達不暢通,晴通雨阻,嚴重影響羣衆生產生活。

找準麻蓮灘村致貧原因後,鄭華兵立足村上有利的資源,確定全村精準扶貧工作以資產性收益分配項目爲突破口,因戶實施,制定了八眉豬養殖、肉牛養殖、養生野菜種植加工和農家院扶持項目等4個精準扶貧方案。5年來,4個項目共投資235.44萬元,其中八眉豬養殖投資227.34萬元,扶貧117戶421人受益;肉牛養殖投資2.16萬元,扶貧1戶受益;養生野菜種植加工投資1.62萬元,扶貧1戶3人受益;農家院項目投資4.32萬元,扶貧2戶8人受益。

項目實施以來,貧困戶受益明顯。2019年,麻蓮灘村八眉豬就有324頭生豬出欄,存欄還有318頭,貧困戶的增收達20多萬元。八眉豬養殖貧困戶喜上眉梢,高興地對鄭書記說:“以前想幹點事兒沒本錢,這幾年黨的政策實話好,豬娃子抓給了。我們一定要好好養,踏踏實實把錢掙。”

田間地頭走訪村民

山路通到川村民笑開顏

若要富,先修路。麻蓮灘村西與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長寧鎮鮑家寨村相連,但一直苦於沒有一條與之相通的硬化路,村民出行及生產生活極爲不便。與此同時,麻蓮灘村一社和九社的道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車輛行駛極爲困難,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雨雪天氣這條道路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修路一直是麻蓮灘村民最迫切的期盼。

鄭華兵多次跑回自己的“孃家”——互助縣交通局協調溝通,爭取爲麻蓮灘修路落實項目。

5年來,互助縣交通局先後投資190多萬元,修通了麻蓮灘村至大通縣鮑家寨4公里多的斷頭路,麻蓮灘村至五峯鎮海子村1.9公里的硬化路,麻蓮灘村至西山鄉張家溝村1.5公里的硬化路。3條通村硬化路的通暢,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和農作物的外運。

與此同時,鄭華兵還多方協調,幾年來爲麻蓮灘村維修破損村級公路3公里,培土路肩8公里,埋設管涵100多米。進一步改善了通村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了公交線路的安全營運係數。

麻蓮灘村黨支部書記靳廣德說:“這3條路的通暢,不僅方便了羣衆出行,更重要的是修通了村民的致富路,我們全村人民感謝交通局的領導,感謝扶貧工作組,感謝鄭書記。”

召開村民動員會

結對親幫親攜手奔小康

扶貧先扶志。經濟的貧困只是外在的表現,思想觀念的貧困纔是內在的根源。

針對貧困羣衆脫貧意識不強,脫貧信心不足的情況,鄭華兵協調互助縣交通局機關和農村公路管理所在編在崗的52名幹部職工,按照“532”的方式結對幫扶麻蓮灘村121戶貧困戶,實現了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全覆蓋。在他的引領下,局裏的幫扶幹部每月到村裏“走親戚”,在物質上進行必要幫助的同時,積極進行精神扶貧。

鄭華兵知道,只有思想動員、政策宣傳,引導教育幫扶對象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勵貧困羣衆及時瞭解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才能讓大家主動參與脫貧攻堅,樹立自力更生、自我解困的意識。僅2017年,麻蓮灘村結對幫扶幹部52人走訪貧困戶累計1090起,發放宣傳黨的惠農政策材料430餘份,帶去致富信息70條,送去慰問金3000元,慰問物品摺合資金2.8萬多元。

幾年來,鄭華兵積極協調農牧、就業等相關部門,先後在麻蓮灘村舉辦烹飪、挖掘機、種養殖培訓班9期400多人次。通過實用技術培訓,加快了對全村貧困人口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型扶貧的轉變,讓貧困羣衆懷揣一技之長謀生活。當他了解到村裏部分貧困羣衆想就地務工的想法後,發揮多年積累的人脈優勢,及時與交通局農村公路養護隊聯繫,在麻蓮灘村先後召開4次招聘公路養護工洽談會,就近爲包家口道班招聘養路工15人次,爲這些貧困家庭創收20多萬元。

鼓了腰包的羣衆,就有了精神享受的追求。爲滿足羣衆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鄭華兵和工作組積極協調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爲麻蓮灘村實施“美麗鄉村”項目,先後投資660萬元,爲麻蓮灘村新建了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標準化衛生室,建成了佔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配備了健身器材,在村道兩旁安裝了路燈,使麻蓮灘村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了改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鄭華兵有40多天堅守在村上的防疫第一線,積極宣傳防疫知識,勸返登記外來人員。村委會主任靳永倉動情地說:“這幾年,鄭書記的工作我們看在眼裏,感動在心裏。鄭書記真正把麻蓮灘當作了自己的家,做了太多好事、實事,爲麻蓮灘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真正是黨的好乾部。”

產業幫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