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後人鑑定,《快雪時晴帖》是唐人摹本,《中秋帖》是米芾臨摹,唯獨《伯遠帖》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被稱爲“天下第四行書”。乾隆皇帝愛“蓋章”的嗜好,想必大家都知道,所有經他之手的書畫都“無一倖免”,包括王家那三件稀世之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乾隆皇帝愛“蓋章”的嗜好,想必大家都知道,所有經他之手的書畫都“無一倖免”,包括王家那三件稀世之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經後人鑑定,《快雪時晴帖》是唐人摹本,《中秋帖》是米芾臨摹,唯獨《伯遠帖》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被稱爲“天下第四行書”。

《伯遠帖》卷前引首有乾隆御書:“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筆”一璽。並御題:“唐人真跡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並美!幾餘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鈐“乾隆宸翰”、“涵虛朗鑑”二璽。

《伯遠帖》縱25.1釐米,橫17.2釐米,行書五行

《伯遠帖》是王珣問候親友疾病的一通信札,共47個字,信的內容是:“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羣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爲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大意是:我堂弟王穆伯遠,在家裏諸多兄弟中最爲出色。身體不太好,就想在家宅着,平時出門溜溜彎,沒想到非要讓他當官,真是煩惱。分別好像在昨天,卻又像是古今之遙,隔着千山萬水,見一面真是太難。

如此尋常一封尺牘,高人就是隨手一揮,即爲永恆。

董其昌跋

《伯遠帖》通篇用筆精熟,疏朗飄逸,自然流暢,“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最具中和之美,從中可以看出晉人的“尚韻”之風。董其昌跋:“珣書瀟灑古淡,長安所見墨跡,此爲尤物,足見東晉風流”。

《伯遠帖》單字放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