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寶寶們不斷長大,他們哭了家長們就會哄,漸漸的孩子就抓住了家長這樣的心態,這些“單純”的小機靈鬼,甚至會利用“哭鬧”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格外的注意,別讓你們的放縱毀了孩子,做到下面幾點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當我們遇到孩子一直哭又不能妥協的時候,尤其是在外面,做家長的可能會心情煩悶,這時候很多的家長可能會忍不住在街上就罵孩子,這種方式是不對的。

哭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會的語言,寶寶們還不會講話的時候都是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意願的,尤其是嬰兒時期的孩子,困了、餓了、尿了都是用哭來傳達自己的意願,這時候的寶寶往往是單純的。

隨着寶寶們不斷長大,他們哭了家長們就會哄,漸漸的孩子就抓住了家長這樣的心態,這些“單純”的小機靈鬼,甚至會利用“哭鬧”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格外的注意,別讓你們的放縱毀了孩子,做到下面幾點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

堅定自己的立場

家長們在面對自家的熊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是心軟的,看着孩子又哭又鬧往往就會心疼,恨不得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這時候你一旦動搖了,就會讓他們有“得逞”的感覺,進而會得寸進尺,後面更囂張。家長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立場,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通過哭鬧就能解決。

不要責罵孩子

當我們遇到孩子一直哭又不能妥協的時候,尤其是在外面,做家長的可能會心情煩悶,這時候很多的家長可能會忍不住在街上就罵孩子,這種方式是不對的。家長不要責罵孩子,因爲罵孩子只會讓家長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遠。

分清寶寶是真哭還是假哭

孩子從小到大,一言一行都看在爸媽眼裏,最懂孩子的就是家長了。因此寶寶那點小心思家長最容易看穿了。我們要會區分孩子是真哭還是假哭,孩子是因爲身體不舒服而哭,還是有目的性的想讓你爲他妥協某件事而哭,要弄清孩子的動機,然後對症下藥。

找準安撫孩子的時機

很多新手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會手足無措,這時候不能打罵孩子,又不能和他們妥協。於是就想要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家長應該先讓孩子冷靜一下,情緒不那麼激動了,再去和孩子講道理,這時候孩子更容易接受。

最後,小編想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進行一個良好的管教,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和孩子也就好相處了。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所以在孩子3到6歲的時候,要對他說"不",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否則長大再想管就難了,最後希望大家都養出一個健康好學、積極向上的好寶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