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兩天新手寶媽很是傷腦筋,因爲她的寶寶幾乎每次喫完奶之後都會吐奶。所以,如果剛喂完奶就把寶寶平放到牀上或者換尿布,勢必會移動或翻動寶寶的身體,這個時候胃裏的空氣就會上升從氣管裏跑出來。

這兩天新手寶媽很是傷腦筋,因爲她的寶寶幾乎每次喫完奶之後都會吐奶!

“我每次喂完奶都會給他拍拍背,讓他打奶嗝兒啊,爲什麼還是會吐奶呢?”看着懷裏的小寶貝,很是心疼,也很不解。

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的媽媽都遇到過和一樣的問題,不要着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拍嗝兒之後依然會吐奶的幾個原因,解除大家心中的困惑,幫助大家更好的育兒。

一、寶媽餵奶的姿勢不恰當

有一些媽媽主要是母乳的媽媽,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搖來搖去。她們有可能是無意識的,也有可能是認爲在這種輕輕搖動的情境下,寶寶好像在搖籃裏一樣,會感覺更舒適。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這並不會讓寶寶覺得舒服,相反,這容易導致寶寶在喝奶的時候往肚子裏吸入大量的空氣。所以家長在拍嗝兒時僅僅拍出一個是遠不能讓寶寶將肚子裏的氣體完全排出的。

爲了避免這一情況出現,寶媽在餵奶的時候就要學會採取正確的餵奶方式:餵奶時讓寶寶處於頭高腳低的狀態,這樣有助於他更充分的含住乳頭,防止吸入空氣。

二、在寶寶特別餓的時候才餵奶

有時,因爲某些原因,家長可能沒有及時的給寶寶餵奶,讓寶寶處於過度飢餓的狀態。這個時候寶寶會因肚子餓而大哭。

寶寶哭的時候,餵食的時候很容易吸入空氣。此外,寶寶喫得更快,大量的氣體會吸入體內。這樣,吐牛奶就容易多了。因此,媽媽要注意平時給寶寶餵食的暗示,防止寶寶過度飢餓。

三、喂完奶後立即平躺或換尿布

寶寶在喫完奶之後,胃裏總會或多或少的被吸進一些空氣。小寶寶的胃部此時還呈不穩定的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

這也就是說,大人在喫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小寶寶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所以,如果剛喂完奶就把寶寶平放到牀上或者換尿布,勢必會移動或翻動寶寶的身體,這個時候胃裏的空氣就會上升從氣管裏跑出來。胃一旦收縮,就會引起吐奶。

因此,在喂完奶後,可以把寶寶貼胸豎起來抱一會兒,輕輕拍一拍他的背部,讓他打出奶嗝兒。後面的半個小時裏也儘量不要大幅度的翻動寶寶,或者給他洗澡。

以上就是寶寶吐奶的幾個原因,希望寶媽們在生活中可以多加註意,儘量避免上述幾種行爲,以減少寶寶吐奶情況的發生。

如果寶寶在躺着的時候吐奶了,寶媽們千萬不要着急把寶寶抱起來,否則的話容易導致奶液的迴流,給寶寶造成更大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將寶寶向右轉,讓寶寶側躺,防止奶液嗆進鼻子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