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氫雲鏈從廣州公交集團瞭解到,廣州首批15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正式投入運營,這標誌着廣州公交正式進入氫能產業時代。

據氫雲鏈統計,目前全國共有廣東佛山、雲浮,上海,江蘇張家港、鹽城、如皋,遼寧撫順,四川成都,河南鄭州,河北張家口,山西大同,山東濟南、濰坊、廣東佛山、廣州等22個城市開闢運行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同時,這22個城市目前試運營燃料電池公交車的數量合計近800輛。

表1 氫能源公交運營城市以及投入數量


來源:玖牛研究院不完全統計

衆所周知,氫能源公交車最大的特點就在於“零污染、零排放”,採用了氫燃料電池對車輛進行驅動,加註氫氣作爲電池燃料,整個車輛進行過程中結合生成水,再以液態水的狀態排放出來,無色無味,沒有任何污染。

除此之外,在乘坐體驗感上,氫能源公交車起步和停車運行平穩,行駛時無振動和噪音,舒適感更高,公交車每加一次氫,行程能達到300-500公里。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院士也認爲,氫燃料電池客車從技術經濟性來講,已經可以跟柴油車抗衡。於此同時,他還指出,氫能燃料電池客車下一個目標重點是冬奧會的氫能示範,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氫燃料電池示範,只要把這件事做好,氫能汽車後面的發展就會比較順利。

氫燃料電池公交正加速推廣應用

近日,一份由財政部發出的《關於徵求<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稱《徵求意見函》)在網絡間流傳。

雖然不是官方的正式文件,但氫雲鏈認爲,該文件雖有意見稿固有的矛盾和不確定文字,但基本揭示了財政部對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框架。


其中在申報條件方面有六點值得注意即:有基礎、有經驗、有氫、有站、有標準。具體包括:

(1)有基礎。有燃料電池整車研發生產能力,並在其他至少一個環節有佈局。

(2)有經驗。要求已經出臺相關政策,並已經推廣了50輛以上的車(3)有氫有站有標準。有氫氣、有一個二級加氫站、有加氫站建設與管理標準。

氫雲鏈認爲,城市申報門檻不高、城市考覈標準較低。要求城市扶植龍頭,沒錢的城市沒戲!對企業的影響是強者恆強,小企業順勢而爲、擇良木而棲,可能位置比能力更重要!

氫能汽車運營範圍過小

當然,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在各地推廣應用也遇到一些發展瓶頸,比如:運營範圍過小等問題。特別是氫雲鏈在近期對企業進行訪問時,在談到氫能源發展的問題,一位氫能企業的負責人談到:“氫能源現在沒有什麼突出的困難,因爲處處都是困難。如果要選一個的話,我覺得是氫燃料電池汽車還太少,加氫站太少,運營的區域太小。”


不過隨着全國各地在進行氫能源汽車的示範運營,但運營規模小、範圍小的普遍情況還是客觀存在的,這其中,加氫站數量少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存在一個地區僅有一個加氫站,不同地區暫時沒有進行協調的原因,試運營的氫能汽車往往集中在某幾條線路上,運行距離有限,而且運營路線還遠離當地的加氫站。這樣一來,氫能源汽車運營可能存在的問題難以得到充分的暴露,氫氣大範圍的協調方式也難以得到驗證。

總的來看,目前的氫能源汽車運營普遍存在車隊規模小,車輛行駛範圍小,各城市乃至各單位間缺乏協作、單打獨鬥等問題,氫氣的跨地域組織協調、氫能汽車跨地運營、加氫站高負荷運營等情況難以得到實踐,問題也就難以暴露。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