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1岁之前就要求孩子行走,可能会造成宝宝的下肢负重大,再加上宝宝腰背部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身体重量,会影响下肢骨骼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时期的“O形腿”。“欲速则不达”也是宝宝成长中,最容易被妈妈忽略掉的一个道理。

图片源自网络

曾几何时,专家一直说陪伴孩子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我们要陪着孩子慢慢的走过春夏秋冬,要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当他聚精会神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催促而要给予他最大的耐心。

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毕竟孩子从最开始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就充满了探究和好奇;这种情感会让孩子比较专注一些事情,乐于研究一些事情;比如蚂蚁搬家、比如蝴蝶煽动翅膀、比如花开草绿到花谢叶黄的四季轮转等等,足以让孩子慢下脚步。

但是这个道理也是片面的。静待花开是一种心境,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仅仅是陪在他的身后,静静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慢慢的等待他的改变,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图片源自网络

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就像“荷花定律”一般。

荷花定律是说,荷花的开放规律是从第二天开始,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很多人直觉反应是第15天荷花开放了池塘的一半;其实不然,正确的答案是第29天荷花才开放了一半。那么在荷花开放的前29天里,荷花开放的速度并不明显,可是到了第30天就会绽放的如此美丽。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前期所有的一切工作,包括静待花期,不过是一个为第30天“质的飞跃”而在做准备,贮藏能量。所以说孩子的成长,是“等待”与“飞跃”相辅相成,都不能缺少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过程。

图片源自网络

在“前29天”训练中,很多孩子都是以看似什么都不懂的1岁以内展开区别,而后区别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大。

为什么说孩子1岁以内的教育格外重要呢?

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虽然他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做出有限的动作,但是他的情感和智力发展的速度与共他方面的发展一样,包括他的身高、体重和全身协调能力。

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宝宝还小,不到学习的时候。要知道,这种想法极其错误。

【抓感知觉的训练】

感知觉训练的具体做法是:创造条件让宝宝广泛接触各种颜色、形状的物品,从玩具到家里的摆设。除了看之外,应该鼓励让宝宝用手去摸、去摆弄,从而体验、认识它们。这是让宝宝及早地认识周围的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启智的关键一步。

通过多看、多摸、多摆弄,他们就会懂得一些粗浅的知识,使感觉和知觉变得更敏锐,智力也自然相应得到提高。

【和宝宝交流】

据有关数据表明,婴儿微笑的次数与他的智力发育水平密切相关。

每个宝宝都具有对人表示友好的本能,所以常常妈妈会感觉到宝宝对着你笑。而宝宝的笑会让妈妈欣喜若狂,于是妈妈会更开心,会开怀大笑,会拥抱他,亲吻他;宝宝最喜欢妈妈这样做。所以下次宝宝看到妈妈,就会笑得更甜了。

这足以表明,婴儿很明白,他的笑,会让别人更喜欢他,生活会变得更快乐。

【莫错过宝宝的快速成长期】

宝宝的成长、发育、学习的速度不会总是一成不变的。在宝宝不满1岁时,学习完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妈妈要创造条件使宝宝的生活多姿多彩。

当然也不要错过宝宝的快速成长期。

宝宝的快速生长期一般在出生后的第三周,第六周,第三个月和第六个月;快速生长期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一般是两到三天,有些会持续一周。这个时期的宝宝胃口超级好,可以吃很多食物。一般来说妈妈每个小时都要喂宝宝吃东西。吃得好,当然长得快啊!

图片源自网络

【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

“欲速则不达”也是宝宝成长中,最容易被妈妈忽略掉的一个道理。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应该不断“加速”,但一定要在符合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不能够总想尽早激发宝宝潜力,完成一些超过同龄人的事。

事实上培养孩子的能力,必须讲究“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如果违反了生长规律,不但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例如:

宝宝1岁之前就要求孩子行走,可能会造成宝宝的下肢负重大,再加上宝宝腰背部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身体重量,会影响下肢骨骼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时期的“O形腿”。

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开始画画,是肌肉控制力、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综合发展期。在此之前,妈妈就不要对宝宝的画画能力提太多的要求。

研究表明,两三岁儿童的舌头肌肉尚未成熟定型,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词汇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更有利于其说出地道标准的外语;所以语言的学习从此开始最好。

一般来说4岁宝宝可以少量接触电脑,但必须有父母陪伴,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为佳。

5岁后,系统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开发宝宝的潜能,强化眼、耳、手、脑的合用,是开发大脑的高级 “游戏”。但过早的学习乐器,可能会让宝宝兴趣全无。

……

图片源自网络

总之,在养育宝宝、陪伴宝宝的过程中,最早期既是亲子间的一种磨合,也是宝宝为“厚积薄发”的积累。

作为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合适的时间,学习他自己想学、又适合他学的东西,并非单纯是那些你希望他学的东西。

不管宝宝想学什么、想做什么,首先要从兴趣开始,让宝宝喜欢学习、愿意做。经过一定的积累,他会得出爆发期或井喷期“此时,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妈妈可以适当施压和缓慢施压,有效引导宝宝逐步加快进步的步伐,有效实现“30日”的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