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藍博士

圖片:攝圖網

來源:海藍博士(ID:hailanboshi)

01

憤怒是一種常常到來的情緒,是一種讓我們感覺特別有力量地情緒發泄。

憤怒是一種能夠以最快的方式表達的情緒,也是更容易表達的情緒。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惱羞成怒”。

憤怒背後,往往是惱和羞,憤怒的下面往往掩蓋着其它的情緒,比如悲傷、恐懼、害怕、失望、委屈、無助等。

人爲什麼會憤怒?

我們之所以感到生氣、憤怒,往往有這麼幾個原因:

遭到拒絕

被冒犯

失去控制

不被尊重或認可

感到不公平

憤怒,往往掩蓋了傷痛。

比如,一個媽媽看到兒子騎車摔了,第一反應是會很緊張,怕孩子摔壞了。可是,當確認孩子身體沒有大礙時,媽媽很生氣地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看看你,衣服搞得這麼髒,以後不許騎車了!”

看起來媽媽很生氣,其實,掀開憤怒的面紗,憤怒底下是媽媽的擔心,她擔心孩子受傷。

很多時候,憤怒恰恰是傷痛的代名詞。

再比如,妻子看到丈夫沒日沒夜坐在電腦前打遊戲,怒不可抑,心想:這個不思進取的傢伙,孩子也不管,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

其實,我們最後發現,妻子是擔心丈夫的身體,不運動、喫甜食、熬通宵……長此以往,身體喫不消,久而久之,健康沒了。妻子還想:丈夫家族有糖尿病史,要是他真的和他爸爸一樣患上糖尿病並引發併發症,他那麼胖,在馬桶上拉肚子起不來的時候,我可抱不起他……太可怕了,這輩子不就完了!我們的女兒該怎麼辦呢?

這個案例的背後,憤怒是恐懼和擔憂的代名詞,甚至也是愛的代名詞。

很多人都覺得:情緒是小事,能忍,能逃,不用管,但恰恰就是這一件件“小事”背後,隱藏着你所不知道的極大的破壞力,對關係、對健康、對命運……

所以我們說,情緒決定命運。

02

那如何幫助感到憤怒的自己呢?

應對憤怒,有五個步驟:

1. 回到具體場景,評估憤怒分值

閉上眼睛,回想一段仍然讓你感到憤怒或生氣的事情。

感受憤怒的分值,如果10分是非常生氣、怒不可遏,0分是一點不生氣,0-10分,給自己憤怒的事件打分。如果在6分以內,儘可能形象的回憶細節,與你的體內的憤怒和其他情緒聯繫起來。

允許自己完全正視憤怒的感受,同時儘量不讓自己糾纏於誰是誰非,他爲什麼對不起我,只是去感受自己的感受。看看你的憤怒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2. 傾聽憤怒的心聲

是否能帶着好奇,靠近你的憤怒,把它當作一個有生命的個體,看看它在告訴你什麼。它爲什麼在那兒,它的作用是什麼,它是否是想以某種方式保護你?它想告訴你什麼?

如果你看到它是在保護你,你會想對它說些什麼?看到它如此努力地是爲了保護你,是否可以感謝它,告訴它:“謝謝你,我知道你是想保護我,謝謝你。”

感受一下,當你感謝它,它是什麼反應。

問問它,是否可以退後一步,給你一些空間,去看看在它的背後是什麼?

3. 探索憤怒裏面的軟情緒

如果感覺還好,讓我們剝開憤怒和怨恨這些硬情緒的外殼,來看看裏面是什麼。

在你的硬情緒之後,有軟情緒嗎?

比如說:

害怕?

孤單?

無助?

或是其他

當你發現了一個軟情緒,試着用輕柔並理解的語氣稱呼它,就像在支持一個好朋友一樣:哦,悲傷,我看到你了。是的,我感到悲傷,或者我感到害怕……

4. 探索最裏層的未被滿足的需求

現在,如果你準備好了,試試看能否放下這個人、這個故事和他(她)對你的傷害,哪怕只是一分鐘。

然後再深入的看看自己的體驗:

“那時我有哪些需求未被滿足?”我之所以難過,是因爲我希望:

被看到?

感到安全?

被理解?

被愛?

無論你的感受是什麼,那都是正常的。

所有的人都有這些需求。

5. 用關愛來陪伴自己

如果你願意,試着將手放在胸前(或其他地方),給自己一些溫暖和慈愛,不要因爲那些情緒出現而要趕走它們。

我們可以從雙臂向前伸出的姿勢(意味着憧憬從他人那裏接受關愛),變爲雙手放在胸前,從自己獲取關愛。

他人如果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那太好了。但由於各種原因有時候做不到。

如果你相信,你可能永遠也不會從他人那裏聽到你想聽到的,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來面對自己未滿足的需求:

想象,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如果你的好朋友像你一樣表達了這樣的需求,你會對你的朋友說什麼?

如果你可以給這位朋友留下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現在試着對自己說同樣的話。

如果你渴望安全,可以告訴自己,我是安全的,我可以保護自己;

如果你的某部分覺得沒有被愛到,你可以對那部分說,“我愛你”;

如果你的某部分覺得沒有被看到,你可以說,“我看到你了”;

如果你感到孤單,也許你可以對自己說,“我在這裏陪着你”;

換句話說,現在就給你自己很久以來一直希望別人能給你的那些東西;

在自己的感受裏停留片刻,感受一下,現在憤怒在幾分,就按它原本的樣子,讓自己完完全全就是自己的樣子。

然後,輕輕睜開眼睛。

03

最後,想對大家說,別讓憤怒綁架了自己的一切!

如果一個人一直停留在憤怒上,未來是非常容易後悔的,因爲他的生命全都用來憤怒。

直到最後一刻,來不及做其他的事情,沒有時間釋放悲傷,沒有很好地去陪伴愛人,沒有去創造生命……

憤怒時,暴力是掩蓋恐懼和軟弱的一種方式,真正有力量的人,很少叫囂和吵鬧。

生氣憤怒也是賠本的買賣:

一般生氣不能解決問題,賠時間;

氣出病來自己還要掏錢看病,賠錢;

會傷害他人,賠人緣;

生氣心情不好,賠心情;

生氣久了會生大病,賠健康。

如果一直停留在憤怒上,是沒有未來的,這樣的人生是被綁架的人生!

是什麼讓我們如此渴望愛?愛對我們意味着什麼?尋求愛的合理方式是什麼?

自我關懷是很好的方式,自己給予自己善意關懷與慈愛。

當憤怒被理解,它所掩蓋的悲傷、難過和擔憂、害怕就會顯現。

當觸及憤怒冰山下其他的河牀時,憤怒就不再存在。

憤怒不被療愈,只會讓人深陷其中,進退兩難。當它所掩蓋的其他情緒顯現出來,憤怒就不治而愈了。

憤怒的盔甲下面往往住着要愛要關懷的小孩,憤怒的背後往往是愛的呼喊。

當我們看到憤怒下被保護的脆弱、受傷的小孩,用愛和關懷滿足他的需求,憤怒會變成暴風雨後的彩虹,變成一種向上、託舉的力量。

關於作者:海藍博士,情緒管理專家、幸福學研究專家;暢銷書《不完美才美》《不完美才美II:情緒決定命運》作者;2018年中國十大品牌女性;同伴教育成長系統開創者;海藍幸福家創始人;海藍幸福家首席督導專家;中華女子學院兼職教授。

美國範德堡大學皮博迪教育和人類發展學院心理學碩士;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後;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眼科學)。

2015年5月創立“海藍幸福家”,致力於幫助中國四億家庭提升幸福感,將寧靜和諧帶入每一個家庭。先後影響數百萬人的成長和改變。

小婚家還爲你準備了更多好文章哦,點點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