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影響,孩子只能宅在家,手機和電視成了許多寶寶的玩具。

這可能導致孩子更容易近視,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儘量減少電子產品使用,看動畫片時間每次不宜超過 15 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 1 小時。

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18 個月以下的寶寶需要絕對避免看電視。2~5 歲的寶寶每天對着屏幕的時間也不應超過 1 小時。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很小就抱着手機,以後視力會不會不好,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我國近視患者達 6 億!青少年近視率世界第一!

不光近視的人多,而且近視也越來越低齡化,媒體曾報道一則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的新聞。

這位寶寶(小曼)家裏的長輩對她比較溺愛,爲了哄孩子,家人從小曼1歲左右開始就給她看手機。每次小曼看手機時都特別安靜,所以家人每次都讓她看很長時間。

當家長髮現小曼總是習慣性皺眉頭、眯眼睛時,送到醫院檢查,醫生髮現小曼雙眼近視900度。

孩子近視的原因主要是下面這6個原因,爸爸媽媽們應該提早做好保護工作。

1. 用眼時間過長

小孩子常常喜歡盯着電視電腦看動畫片等節目,而這一看就是一個下午或者一個晚上,極易造成眼疲勞,損傷視力。或者長時間玩手機或者電腦,眼睛在不知不覺中受損。

對策:看電視或者電子產品時規定好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注意休息,讓眼部得到放鬆。

2. 甜食

甜食、碳酸飲料中的糖分在人體內的代謝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1,並降低體內的含量。

維生素B1是人身體中對視神經有養護作用的一種成份,其含量的高低會影響到視神經的狀態。

而鈣是眼部組織的“保護器”,體內鈣缺乏,不僅會造成眼睛視網膜的彈力減退、晶狀體內壓力上升、眼球前後徑拉長,還可使角膜、睫狀肌發生退行性病變,從而使眼球壁彈力減弱,助長近視加深。

對策:少喫或不喫甜食,多喝牛奶,牛奶能補充鈣質,自然就增加了對眼組織的“保護能力”。

3.睡覺不關燈

很多家長爲了方便照看寶寶,更爲了增添寶寶的“安全感”喜歡開着燈睡覺。事實上,晚上睡覺不關燈不僅不利於寶寶的視覺發育,持續的光線還會損害寶寶的視覺,引起作息節律混亂,導致寶寶眼周神經和肌肉持續緊繃。

如果一定要開燈,務必得注意燈光是否柔和,不可太亮太刺眼,更不可放在寶寶牀頭或直射寶寶的眼睛。另外,半夜寶寶哭鬧開小夜燈即可,不要馬上開大燈。

對策: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明亮寬敞的學習環境,避免孩子在太亮或太暗的地方過度用眼。

4.不正確的坐姿

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對眼睛的殺傷力是很深遠的。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不注意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課桌椅搭配不正確,對預防近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對自己眼睛負責的意識。

對策:加強孩子預防近視的意識,教導孩子勤洗手,糾正孩子不正確的寫字和看書知識,購買合適的桌椅。

5. 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引起孩子的全身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影響眼局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導致睫狀肌調節功能紊亂,是近視眼形成的病理基礎。

對策:保證充足的睡眠。督促孩子養成睡午覺的習慣,減輕孩子的壓力。

6. 遺傳因素

從醫學上講,比起那些雙親的眼睛都正常的孩子,高度近視者的孩子,從生理上遺傳高度近視的危險因素的確是增加的。”也就是說父母都近視,孩子近視概率更大。

截止2016年,我國約有2000萬的斜視、弱視兒童(每12個孩子中就有一個!)由於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治,而導致不可逆轉的視力低下。

但這其實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在3歲以前,如果孩子患有先天的斜視、弱視、白內障,是可以通過在醫院篩查和觀察孩子日常的行爲發現的。

孩子到3歲時,視力已達到與成人近似的精確程度,這時候我們給寶寶做一次視力檢查就可以確切瞭解孩子的視力有沒有達標。醫院的兒童保健部都會有屈光篩查,一旦篩查有異常,會被及時轉診到眼科。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眯眼、喜近、斜看等現象,懷疑孩子近視時,近視往往已經發生,甚至已進展爲高度近視。所以全面的眼部檢查十分必要,當相關檢查指標異常,提示孩子的眼睛在向近視發展時,就能及早“預警”,引起我們的重視並採取措施,避免或延後近視發展。

所以,越早了解眼睛的各種知識,就可以越早進行正確的排查和預防,幫助孩子更早開始矯正和治療,不會因爲自己的無知導致一輩子的遺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