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課外作業,相信很多孩子都很頭疼,因爲這意味着放學之後就要埋頭在茫茫的題海中遨遊。

但這幾年學校的教育風格開始多元化,就連課外作業的性質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傳統的課本作業之外,還增加了很多勞動實踐方面的作業。

比如種蔬菜、做手工、做飯等等,做完這些作業,老師通常還要求孩子拍照發到羣裏"交作業"。

學校佈置作業:早起爲家人做頓早飯,女孩特地七點起牀,卻被氣哭

家庭作業不僅考驗孩子的動手能力,更能體現出父母的配合程度。有個女孩就用親身經歷向大家展示了父母不配合的難處。

這個小學生在開學之後,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作業,那就是體驗一次早起爲家人做頓早飯。

其實學校佈置的這個作業還是很有意義的,可以讓孩子體驗勞動的感覺,同時也能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這名小學生就屬於那種平時在家裏什麼也不幹,家人就已經安排妥當的類型。

所以接任務的時候感覺還是有點難度,但是她也沒有氣餒,而是暗自下決心要做好這件事。

當天她放學回家就向家人自豪的宣佈第二天早上早餐她承包了。

於是第二天她就特地比平時早了半個小時,特地在七點起牀,可剛起來她就懵了,原來奶奶已經比她快一步把早餐做好了。

雖說有點失望,但奶奶畢竟也是爲了大家好,小女孩表示可以理解,但她沒有放棄,決定第二天比奶奶更早起牀。

第二天,小女孩在六點鐘的時候就起來了,可這次她徹底崩潰了,原來奶奶五點多就起了。

別的同學都已經交了作業,只有她還沒有完成,想到這裏她直接氣哭了。

後來還是爸媽輪流安慰,保證下一次絕對讓她自己做一次早餐,小女孩才收拾書包去上課。

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孩子的課外作業

生活中像文中這位奶奶一樣"心很大"的家長數不勝數,他們對孩子的家庭作業不以爲然,覺得只不過是胡鬧而已。

有的時候面對孩子的要求直接忽視或者用敷衍的態度面對,這也讓孩子感覺到很傷心。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孩子的課外作業呢?

1、態度積極,給予幫助

大多數孩子對課外作業都是很感興趣的,回家之後也總是抱着前所未的熱情,自然也希望父母能夠用同樣的態度對待。

所以,在孩子宣佈了課外作業的內容之後,家長應該態度積極,並且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幫助。

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勞動實踐能力,又能夠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

2、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

有些父母在接到孩子課外作業的時候,首先給予的態度就是質疑:"你會做飯?""你能做得到?"。

這樣的態度首先就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失去了實踐的動力,甚至因此而感到沮喪。

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先鼓勵孩子,認爲他們一定可以做到,當孩子完任務後,不管做的好不好,都要給予表揚。

一上來就盲目打擊孩子,這樣的父母無疑是不合格的。

學校之所以佈置花樣繁多的課外作業,目的也是爲了孩子能夠多方面鍛鍊,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但是有很多父母因爲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比較大,總是覺得老師是在"沒事找事",因此配合度不高。

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建議父母們認真對待孩子的勞動實踐作業,讓孩子擁有一個五彩斑斕的童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