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見童年的僧格林沁,抱着井裏泡着的“好包”(用柳條編的像瓦罐樣式提水用的柳罐,因怕風乾漏水,在井邊釘一個榆木橛子,用提水的青麻繩子拴着,泡在井裏),浮在水上。每當蒙古族烏力格爾沁(胡日沁)拉着悠揚的四胡唱起《僧王之歌》時,總會讓人想起僧格林沁的英雄氣節以及散落在家鄉的點點滴滴的童年軼事。

僧格林沁童年的土水井

努恩十旗是故鄉,親朋好友是將領,清王朝的脊樑,僧王,僧王……

每當蒙古族烏力格爾沁(胡日沁)拉着悠揚的四胡唱起《僧王之歌》時,總會讓人想起僧格林沁的英雄氣節以及散落在家鄉的點點滴滴的童年軼事。

在清朝愛國將領僧格林沁的家鄉——科左後旗吉爾嘎朗鎮白音哈嘎村,有一眼土水井。因爲這眼井和僧格林沁有關,和僧格林沁的童年有關,很多人慕名前來拜訪。

據說,僧格林沁7歲那年夏天,和一幫孩子玩耍。幾個頑皮的小傢伙,玩得特別開心,來回跑動的僧格林沁,一腳踩空,掉進了井裏。孩子們奔跑着去告訴大人。這口土井水深丈餘,別說孩子掉進去,就是大人掉進去,若搶救不及時都有生命危險。大人們聽到消息後,邊喊邊跑,急忙趕到井邊往下看。只見童年的僧格林沁,抱着井裏泡着的“好包”(用柳條編的像瓦罐樣式提水用的柳罐,因怕風乾漏水,在井邊釘一個榆木橛子,用提水的青麻繩子拴着,泡在井裏),浮在水上。隨後跑來的大人們,下水的下水,搭手的搭手,將僧格林沁救了上來。事後,附近的老百姓議論紛紛,說這個僧格林沁不是凡人,才7歲的孩子怎麼就知道騎着好包呢?這肯定是龍王爺救駕,或者土地老顯聖才能大難不死。

後來,僧格林沁被選爲索王嗣子,承襲了王位後,村民不再飲用這口井水,並用木墩封堵井口,以示敬重。這口井一直封了一百多年,直到1983年,住在僧格林沁老家舊址前邊的明乾白乙老人,才啓封木墩,將這口井用來澆菜園。

因爲敬重僧格林沁,這眼井一直被人關注,過年過節的時候,很多人前來祭拜。從而修繕保護到如今。

(包伶俐供稿)

(通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