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極爲珍貴的古畫,曾被乾隆題跋出“神品”二字,同時,蓋章狂魔項元汴還特意爲其標註“子孫永保,值價二百金”。
此畫名爲《漢宮春曉圖》,爲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的得意之作,它號稱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還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漢宮春曉圖》(絹本設色)仇英(明)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爲什麼能受到明代收藏大家項元汴的保值加持,還得乾隆皇帝如此青睞呢?
先從作者仇英說起。
仇英(約1498-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明代繪畫大師,吳門四家之一,亦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爲“明四家”。
仇英一生善於水墨白描,尤其擅長仕女畫,其畫風時而明豔勁麗,時而圓轉流美,其把握分寸有度、設色均勻有致,且多有情趣。仇英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儘量少寫文字,爲的是不破壞畫面美感。因此畫史評價他爲“追求藝術境界的仙人”。
《漢宮春曉圖》的創作背景
《漢宮春曉圖》(局部)
仇英生活在江南吳浙一帶,商賈聚集之地,商品經濟發達,繪畫需求也應不在少數。明代中晚期的奢靡之氣,促成了書畫的交易繁榮。仇英出生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左右,正是明代社會尚奢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時期,他早年接觸和浸染在這樣的世俗文化之中,對其藝術的創作造成了很大影響。《漢宮春曉圖》即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下產生。
《漢宮春曉圖》到底畫的是什麼?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描繪初春時漢代宮廷某一天清晨,宮女命婦的日常生活之舉動。該畫作長574.1釐米,縱30.6釐米,在如此小的畫幅之內,仇英居然畫出了115個衣着豔麗,姿態各異之人。畫中人物瑣事包括:梳妝、剪枝、插花、澆水、對弈、觀畫、讀書以及戲嬰等等。
《漢宮春曉圖》使我們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的風貌,看到了當時皇家貴族的生活情景。仔細看每一幅圖畫都美妙絕倫,體現出當時宮廷生活的種種樣子,每一個人物形象都躍然紙上,彷彿都在述說那個年代的故事……
……
《漢宮春曉圖》究竟好在哪裏?
主題鮮明
《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畫題即高度概括了繪畫的題材與內容:鼎盛與繁華象徵的“漢宮”,引人產生無限遐想的“春曉”。同時,仇英的審美觀念和趣味受了當時文人的影響,主觀意趣與自然之境相結合,處處顯示着人們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
形象豐滿
此卷《漢宮春曉圖》在塑造其人物形象方面最大的特色即是人物與背景相融合,這樣既使得整個畫作有情節的趣味性,又能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圖中的衆多女性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讀書、鬥草、對鏡、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千姿百態。整個畫作場景全無哀怨悲涼,處處是一種輕鬆活潑的歡快氛圍,各仕女人物姿態從容,歡喜有聲。
細節取勝
從細節來看,該畫作之技巧頗爲細膩,在描繪亭臺樓閣時,所用筆法剛勁有力且筆直成行。在刻畫命婦宮女時,筆鋒柔潤有餘,將婦人溫婉又靜美之態盡付諸於筆下。細細觀瞧之下,我們還能發現作者的筆鋒精麗絕逸,不同的對象被描繪以不同的粗細。下筆之時盡顯隨意之態,卻又章法有序,以白描設色的方式,將人物的造型、神態完美勾勒,只寥寥數筆便傳神萬分。
設色鮮麗
在設色上,《漢宮春曉圖》以工筆重彩的筆法表現,研雅鮮麗,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氛圍。在畫面中,畫家巧用紅色搭配,幾乎每位仕女的下裙、頭飾、上衣、帶子或者衣服邊緣以及案板、椅子、茶杯等一些生活用具上也不同程度配有鮮豔的紅色,紅色錯落有致地顯現在畫面上,使得畫面喜慶亮麗。
構圖巧妙
《漢宮春曉圖》的佈局安排極富空間感,畫中最大特色即房子和院子把畫面一分爲二,一排排的宮廷房屋從右向左貫穿於畫面。但是房屋的一半隻露於畫面上,沒有畫出房頂,院子和房屋各佔面積的一半,這種構圖使得畫面的橫向空間增大。
畫面徐徐展開,在晨霧瀰漫的樹叢中,若隱若現着金色殿宇頂,隨風飄動的黃旗。
視野移到畫面的入口,一扇半開半掩的大門,高高的院牆上裝飾着華麗的琉璃瓦,門前立有一塊太湖石。
進入院內,首先是一片池塘。
屋內,有兩位侍者執扇相背而立,一位婢女佇立在半開的門邊,若有所思。
再往前走,是一處較爲空曠的院落,有仕女在打理花草、攀枝折桂,三三兩兩,談笑有聲。
放大看:
傳承有序
《漢宮春曉圖》大約於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540—1544年)間創作完成後,經由明代收藏家汪愛荊等人所鑑藏,後於隆慶初年被項元汴所購得;至清代時,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作爲恭慶康熙六十大壽的賀禮進入清宮廷,著錄於《石渠寶笈》卷十五。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清大圖欣賞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雙開3\文章列表\這幅古畫被乾隆稱爲“神品”,子孫永保,值價二百金\2378
責任編輯:子曰
注: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爲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覈實後立即刪除。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