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聽到,某鄰居看到鄰家過年孩子回家拿了不少禮品,就心生羨慕,覺得這個孩子真孝順,孩子孝不孝順是看給過年給父母拿多少禮品嗎?其實不是的,只知道過年過節纔給父母拿禮物的,不過是做好了面子功夫,即使是有孝心,但也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孝順。孩子是否孝順?不要只看明面功夫,這些方面別忽視。

1.能常回家看看父母

孩子們長大後有自己的工作,也會逐漸有自己的家庭。他們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呆在家裏了,也不會有寒暑假了。他們週末回家時,會讓父母做好喫的。現在他們長大了,孩子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他們的父母也非常想念他們的孩子。老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經常回家看看自己,有的孩子比較體諒父母的感受,所以經常回來陪父母,而有的孩子做不到。他們在假期裏無事可做。他們一個人待著或四處玩耍。當他們見到其他朋友時,他們不能指望回家看父母。這樣的孩子心裏沒有父母。

2.能不能家裏的事情伸出手

小的時候是父母爲孩子操心操到碎,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事,父母都會幫孩子扛着,讓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檻,即使是一個再省事再堅強的人遇到事情想到的都是家,都是父母,而現在孩子已經長大,父母也已經老去,該是孩子伸手手去扶一扶父母了,家裏的什麼事情也該孩子爲父母操心了,去幫幫父母的忙,但是如果孩子是事不關己掛起的態度,說明這個孩子根本就是不孝,一個人孝順父母也就是能在父母需要自己時候也能夠去給他們關懷,伸手摻住父母。

3.父母生病時能不能在牀前照顧

一個人說再好聽的話,說自己有多孝,但是面對自己生病的父母做的事情卻是不願意承擔責,那說明這個孩子其實是不配做子女的,也更談不上什麼孝道,父母生病這個事會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然而在這個悲傷的時候,有的子女做的更是會讓父母寒心,真正的孝順,真正的回報父母其實會很能在這件事上體現的,小的時候是父母餵養我們,到他們老了,也能夠去喂喂父母,生病拿藥的時候陪着他們,會讓他們覺得病痛也無所畏懼了。

我們有一句老話就說:百善孝爲先。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順其實是不配做人的,這會是看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是不容易的,希望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能照顧照顧他們,不要爲了追逐所謂的名利讓自己後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