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说什么"老师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别的学生不这样只有你这样"等试图说服甚至责怪孩子的话,我们只需要倾听。尤其和老师要维持什么样的关系,应该也是许多家长很困扰的问题,不知道爸爸、妈妈们会用什么样的心情与态度来看待。

在孩子慢慢长大,终于有一天要跨出独立的第一步,就是去学校上课。从上课开始,孩子将 探索更大的世界、社会。身为这群新鲜人的爸爸、妈妈们,也面临新的挑战? 

尤其和老师要维持什么样的关系,应该也是许多家长很困扰的问题,不知道爸爸、妈妈们会用什么样的心情与态度来看待?

一、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说什么"老师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别的学生不这样只有你这样"等试图说服甚至责怪孩子的话,我们只需要倾听。

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孩子这时并不是需要你的建议,他只需要将自己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在倾听的过程中给孩子"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很明白的你烦恼""是的你肯定心里很不舒服"之类的反馈就可以了。

二、请相信,除了极个别师德败坏的"老师"不配为人师之外,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善良且负责的,没有哪一个老师是希望学生不好的。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正在形成期,对自己都不太了解,更何况是对他。

加之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敏感,有时很可能老师的一个眼神都会让他多想,所以消除孩子对老师的误会,也许是最重要的。而真诚和坦诚,则是最为珍贵也最为有效的方式。

因人而异。因为这件事情是由我的疏忽造成的,加之我们一直很尊重糖小姐,从来都是把她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所以我认为她在场,让她为自己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老师说:「你平时写字非常潦草,你自己是怎么认为的?打算怎么解决呢?」

同时还要经常把在家里的状况告诉老师,以请老师帮忙的立场和老师沟通,让老师更了解我们的孩子。

如:「我发现当孩子看到老师在作业本上鼓励他写得很棒时,孩子好开心,对于写字就更有动力,谢谢老师。」

也不要对孩子贴标签如:懒、笨、多动症…,进而无法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孩子。

最后讲几句实话:

1 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理解老师。老师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应该都是着眼在学生,不要轻易下结论

2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情感。既然学生会讨厌老师,老师也会有不喜欢的学生。老师需要加强情绪管理,家长充当好调解员、和事佬,才能化解。

3 像孔繁森、焦裕禄式,鞠躬尽瘁的绝世好老师很少,完全不讲师德的老师也是少数。多数处于中间,能够遵守职业规范,恪尽职守。

4 讲故事的教育效果胜过讲大道理。会讲故事,让孩子对你刮目相看,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信。能在合适的时机插播一个故事,信手拈来,在于家长的知识储备,多读书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