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一出門

是不是就覺得熱風呼呼往身上吹

悶熱得不要不要的

從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來看

廈門的最低氣溫都在25℃以上

同時廈門上空又被南風氣流所控制

悶熱的感覺恐會持續一段時間

注意了注意了!

隨着氣溫的升高

各種動物也進入了活躍期

一不留神就會嚇你一跳

甚至危害你的健康

蛇類頻頻出現

5月31日下午3點左右

故宮裕景小區業主微信羣內“炸鍋了”

有居民在羣裏發送圖片

一條大蛇正在小區5號門附近位置“散步”

圖片由網友“泱泱浮沉”提供

隨後,小區安保人員第一時間來到事發地,並報警。很快,警方協調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到場進行抓捕,但由於現場看熱鬧的小區居民太多,蟒蛇躲進下水道不見蹤影,抓捕工作只能暫停。隨後,抓捕人員在現場設置了抓捕網,等待蟒蛇“上鉤”。

晚上8點30分左右,抓捕網附近傳來聲音,原來是蟒蛇被抓捕網纏住了,抓捕師傅見狀伺機伸手按住蟒蛇頭部,並將其捉起,蟒蛇一開始奮力反抗,粗壯的身體纏繞住抓捕師傅的小臂,但經驗豐富的抓捕師傅對此已經“習以爲常”,很快將蟒蛇放入網袋中。

本報記者 薛堯 攝

據現場觀察,這條蟒蛇的長度在2米左右,有正常成年人一個拳頭粗,重15斤左右,是一條十來歲的母蛇。而據現場居民介紹,最近小區老鼠數量有所下降,可能跟這條蟒蛇的“光臨”有一定關係。目前,這條蟒蛇已經被抓捕師傅帶回,隨後會被送往坂頭林場進行放生。

5月31日下午 在海滄一小區

兩條各1米多長的蟒蛇

出現在中庭位置

他們互相纏繞在一起

猶如麻花的形狀難捨難分

路過的居民有的大聲尖叫

有人則是趕緊拿出手機拍下視頻

截取自網絡重要提醒請注意

最近在我市城區,頻頻有蛇類出現,究竟是何原因?“天氣逐漸變熱,到了蛇類出來活動、交配的季節,從而繁殖下一代。”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保處相關工作人員段道清提醒市民,若是在路上看到有蛇出現,人不要靠近,並第一時間報警求助。若是不慎被蛇咬到,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熱線。

降雨前後白蟻出沒

最近 一到傍晚

許多小夥伴的家中

是不是都出現了它們的身影

↓↓白蟻↓↓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專家說,到了5月,在氣溫22 ℃以上、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的悶熱暴雨前夕,喜愛高溫高溼環境的黑翅土白蟻便開始蠢蠢欲動了。5月至10月,不僅是白蟻的活躍期,也是樹木和木質材料的“危險期”。

黑翅土白蟻重要提醒請注意

建議大家在傍晚時儘量關閉家裏的燈光,緊閉門窗。由於白蟻出沒的時間在晚飯前後,可在晚餐後把家裏的燈光關閉,出去散散步。由於白蟻會破壞木頭,家中有木質結構建築的市民要注意防治蟲害。如果已經遭受了白蟻危害,最好找專業消殺公司處理。

這種毒蟲遇到千萬躲開

近日 漳州、福清等地

都發現了紅火蟻出沒的蹤跡

而這種毒蟲在廈門也有!

去年8月

廈門多位市民遭紅火蟻叮咬

有人差點休克!

紅火蟻的拉丁名意指無敵的螞蟻,因難以防治而得名。人體被紅火蟻叮蜇後,有如火灼般疼痛感,其後會出現水泡。多數人僅感覺疼痛、不舒服,少數人對毒液中的毒蛋白過敏,會產生過敏性休克。

平整的綠化帶中,如果有十幾釐米高的小土堆,則很有可能是紅火蟻的巢穴,市民最好別靠近。因爲一旦發現巢穴有陌生人踏入,紅火蟻中的兵蟻便會大舉反擊,叮咬“入侵者”。

網絡圖如果被紅火蟻咬傷

廈門市中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慧民說,被螞蟻咬傷後,市民可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叮咬的地方,還可以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如皮炎平)少量塗抹患部。

不過還是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抗過敏和局部止癢消腫治療。進行戶外活動時,市民應小心辨別並遠離紅火蟻,儘量着長褲,做好預防工作。

如發現紅火蟻巢穴

市民若在家中庭院發現紅火蟻巢穴,最好聯繫專業人員處理。此外,如果紅火蟻數量不多,市民想要自行處理的話,可到正規商店購買家用殺蟲劑;處理時需佩戴橡膠手套、口罩,穿好包裹性鞋子,做好防護措施、避開火源,此外,還應提醒家中老人、孩童等儘量避開。

-------------------------------------------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薛堯 綜合廈門日報、福州日報及網絡

編輯:羅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