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戰後的蘇聯工業區被美國戰略空軍迅速抹去,其戰術空軍力量也將被美國強大的工業產能消磨殆盡,最終其稍微佔優的陸軍力量也將會成爲美國戰術空軍的獵物,而且微不足道的海軍在被美國海軍迅速絞殺後,也無力在保護蘇聯廣闊的海岸線,介時蘇聯整個海岸線都將暴露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攻擊範圍之下,限於蘇聯糟糕的基礎建設,其軍隊無法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後進行不同點間迅速有力的支援,整個戰略態勢將極爲被動,輸掉一場場戰爭將是毫無疑問的。首先拿簡單的二者在戰爭末期規模做對比,根據公開資料,二戰末期(1945)年蘇聯軍隊的總兵力爲1300萬人,在技術裝備方面擁有約15700輛坦克、107300門身管火炮與迫擊炮,一線作戰飛機約爲22000餘架,主要作戰艦艇約300艘,總噸位十餘萬噸。

作爲冷戰時期兩大陣營的領頭羊,美蘇兩國均擁有數量龐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和核武庫。其實冷戰時期北約華約兩個陣營開戰哪方勝算更大早有定論無需多言,作爲相對立的並且世界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美蘇兩國經常會被人們拿出來比較。那麼倘若把時間推到二戰末期,作爲同盟國的盟友此二者的軍事力量孰強孰弱呢?
首先拿簡單的二者在戰爭末期規模做對比,根據公開資料,二戰末期(1945)年蘇聯軍隊的總兵力爲1300萬人,在技術裝備方面擁有約15700輛坦克、107300門身管火炮與迫擊炮,一線作戰飛機約爲22000餘架,主要作戰艦艇約300艘,總噸位十餘萬噸。而此時的美國方面,在歐洲戰場的坦克車輛即達到20200餘輛,身管火炮與迫擊炮29900餘門,一線作戰飛機12100餘架,若算上航空預備力量與太平洋戰場的航空力量,此數據將達到67700餘架,而在海軍方面,美國更是優勢巨大,美國主要作戰艦艇數量達到10759艘,總噸位逾1832萬噸,蘇聯海軍不及其零頭。
在此數據的基礎上,蘇軍在技術裝備數量上已經遠遠落後於美軍(在工業化戰爭拋開技術裝備談人數毫無意義),而在質量上,也僅僅只有陸軍現役的裝甲力量佔優。
以二者此時的主力坦克對比,1945年時美軍一線部隊較有規模的最先進坦克爲M3E8A3,而此時蘇軍主力爲近一萬輛T-3485,兩者在單車性能上勢均力敵,能確保互相擊穿。重型坦克方面,蘇軍已經擁有兩千餘輛IS-2重型坦克,但是其在坦克戰中的實際作戰效能並非無可匹敵,此時美國的M26重型坦克已經投入現役,其搭載的T15E2坦克炮可以在正常交戰距離擊穿IS-2前裝甲。
而空軍質量方面蘇軍則被遠遠甩開,其航空軍大量裝備米格9、拉7、伊爾系列強擊機這樣的戰術飛機,而空軍的戰略力量卻極爲匱乏。反觀此時的美國,使用B-17、B-29等戰略轟炸機對德日的戰略轟炸已是家常便飯。可以說,沒有戰略空軍力量的蘇聯,是不配與美國開戰的,因爲一旦開戰,蘇聯的工業區將和德國日本的工業區下場一般無二。
我們知道,在工業革命之後戰爭形態即因爲技術的進步發生了劇烈改變,一個國家的戰爭能力幾乎完全可以由其工業產能反映出來,原因也很簡單——鉤戟長鎩不及堅船利炮。
開戰後的蘇聯工業區被美國戰略空軍迅速抹去,其戰術空軍力量也將被美國強大的工業產能消磨殆盡,最終其稍微佔優的陸軍力量也將會成爲美國戰術空軍的獵物,而且微不足道的海軍在被美國海軍迅速絞殺後,也無力在保護蘇聯廣闊的海岸線,介時蘇聯整個海岸線都將暴露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攻擊範圍之下,限於蘇聯糟糕的基礎建設,其軍隊無法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後進行不同點間迅速有力的支援,整個戰略態勢將極爲被動,輸掉一場場戰爭將是毫無疑問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