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皇帝身邊自然不會缺少人才,比如秦始皇身邊有李斯、趙佗、蒙毅等,再比如李世民身邊有魏徵、程咬金、杜如海等,他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建功立業,按理來說,像這樣的人才一輩子榮華富貴是必然的,但是歷史總是讓人意外,而漢朝主父偃正是這個意外,雖然貴爲開國功臣,一生之中也爲漢武帝立下了無數功勞,但是最後竟然落到了滿門抄斬的地方,這是爲何?

主父偃,祖籍爲山東,家境十分貧寒,但是他從小比較好學,也展現了異於常人的天賦,但是,因爲家境的問題他經常被富家子弟欺負,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他只能外出遊學,希望找個貴人幫助自己,而這個時候他恰巧認識了當時大將軍衛青,並且拜於門下,希望自己能夠出人頭地。


雖然主父偃遇到了自己的貴人,但是這個貴人對他的幫助並不是很大,心懷壯志的他希望自己能夠在皇帝身邊辦事,但是皇帝卻對於主父偃置之不理,畢竟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見到皇帝,何況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得到這個消息後,主父偃感受自己整個人生都灰暗了,整天用酒精麻痹自己,最後藉着醉意向皇帝呈上了奏摺,所幸皇帝最後召見了他,一番詳談下來,皇帝覺得他是個人物,於是立刻賜給了他一個官職,而他也得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這份奏摺當中,主父偃明確指出了當今律法的缺陷和如何對付匈奴的建議,皇帝看後覺得他十分有才華,並且也十分欣賞他。當然,主父偃辜負皇帝的賞識,經常爲皇帝排憂解難,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並被採納,而他的地位也慢慢變高,一年之內多次升遷,這是當時很多人達不到的成就。


當然,主父偃的成就不僅僅如此,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就是推行了‘‘推恩令’’,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個朝代中央與地方的問題必定是皇帝關心的一大方面,擔心地方會威脅到中央,而這個時候的漢朝恰巧是地方諸侯勢力強大的時刻,很多時候皇帝也不可奈何。爲此,主父偃建議皇帝推行‘‘推恩令’’,能夠最大程度削弱地方諸侯的勢力,皇帝自然也欣然採納,當然,最後的結果也證明‘‘推恩令’’的推行是沒有錯的,削弱了當時很多地方諸侯的勢力,而他的官職再次得到了高升。


可能是因爲主父偃自身家境的問題,主父偃在私下接受了很多官員的賄賂,利用自己的權利爲這些官員辦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此外,因爲‘‘推恩令’’的實施,主父偃得罪了不少地方諸侯,這些地方諸侯希望能夠藉機能夠將主父偃‘‘拉下馬’’,多次像皇帝說明這個事情,但是皇帝也沒有處理他,可能是因爲他的貢獻與才能,皇帝纔不忍心失去這樣一個人才,最後也不了了之。


至於主父偃爲何最後落得滿門抄斬的地步,其中一個名爲公孫弘起了很多的‘‘作用’’,也就是當時的丞相,而且公孫弘一直嫉妒他,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一直想找個機會‘‘處理’’掉他。最後這個機會也終於被公孫弘給抓住,主父偃當時被派到齊國當國相,可是主父偃剛到齊國齊王就自殺了,而公孫弘就在皇帝面前‘‘煽風點火’’,說着主父偃的各種不是,而且這個時候很多大臣都建議皇帝都夠懲罰主父偃,皇帝最後‘‘妥協’’,下令處死了主父偃,並且滿門抄斬,一代功臣最後也落得了十分悽慘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