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於許多媽媽擔心孩子愛美是“早熟”,丹丹的媽媽對於女兒的變化感到很欣慰,自家閨女愛“臭美”是因爲她長大了,有自己的審美觀了。所以,面對孩子們看似誇張的“臭美”,爸爸媽媽們大可不必感到擔憂,我們尊重孩子的行爲表達,會讓他們的成長空間更加自信而輕鬆,希望每一個小寶貝都能從小美到大。

今天這個話題的主角是兜媽4歲大的小侄女。

這個年齡的小姑娘很多都變得愛“臭美”了,丹丹也不例外。

早上起牀後,丹丹看見媽媽拿到牀頭的衣服,皺了皺眉,小嘴一撅:這套不好看,我要換一套穿!

從幼兒園回來,會和媽媽聊同學們好看的裙子和髮卡:今天我們班XXX穿了一條新的愛莎裙子,你也可以給我買一條嗎?就連媽媽上班前化妝,她也一定要在旁邊央求:給我也塗個口紅吧……

不同於許多媽媽擔心孩子愛美是“早熟”,丹丹的媽媽對於女兒的變化感到很欣慰,自家閨女愛“臭美”是因爲她長大了,有自己的審美觀了。

於是,媽媽給丹丹買了一套適合兒童的無毒化妝品,還當起了丹丹練手的模特,任她在自己臉上“塗塗畫畫”。

不僅如此,在給女兒買衣物時,丹丹媽媽也開始讓她學着自己挑選和搭配,只要不是太難以入眼的款式,媽媽都會滿足她,如此一來,丹丹穿着自己挑選的衣服覺得非常開心,也更加自信。

說到孩子“臭美”,兜媽對小時候偷穿媽媽高跟鞋的情形還記憶猶新!除了高跟鞋,化妝臺上的口紅、眉筆、衣櫃裏的各種碎花裙子……樣樣都難逃我的“魔掌”!現在,做了小小兜的媽媽,我依然愛逛街、愛買護膚品,購物車裏還是會被衣服、口紅、包包占滿。

所以說,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嘛。

經兜媽瞭解,其實很多家長擔心的並不是孩子愛美這件事,而是對於審美,孩子意識覺醒的時間是不是太早了?過早就開始“臭美”,會不會導致今後早熟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弄清孩子爲什麼突然變得“愛臭美”了。

孩子會“愛臭美”的原因

一、進入審美敏感期

一般來說,3歲之後,孩子就會進入審美敏感期。這個時期,孩子處於審美觀的初步形成期,開始對美有了自己的見解和領悟,變得喜歡嘗試和挑剔。

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她們喜歡鮮豔、漂亮、女性化的東西,這些也是她們獲得“性別認知”的途徑。

二、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通過對外在環境的瞭解和適應,孩子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識的發展讓他們更急於表達自我,也更加註重自己的外表。女孩子大多會對媽媽的衣服和化妝品產生興趣,男孩也會更加註重衣着的整潔。

三、孩子對長大的渴望

在性別意識的基礎上,孩子會對父母的行爲產生效仿,他們迫切地希望自己長大,成爲像爸爸媽媽那樣的大人。

四、孩子對美的探索欲

孩子“愛美”的表現是對美的一種探索。一般來說,我們對不瞭解的事情都會抱着很大的興趣,孩子也是,這些好奇心讓孩子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漸形成了對美的認知。

面對孩子“臭美”,父母該如何做?

一、包容和理解孩子的愛美行爲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如果父母想收穫一個充滿激情和創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做自己。”

家長首先要對“愛美敏感期”抱有正確的認知,明確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階段,對孩子的行爲給予適當的包容。

這個時期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很關鍵的影響,尤其是在行爲舉止和思想觀念方面,如果強行干預或阻止,反而會影響孩子對於“美”的正常探索。孩子的審美觀得不到培養,很容易在成年後出現審美的誤區,甚至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建立。

二、引導孩子建立正確審美觀

哪怕孩子這個階段的審美在我們看來有些可笑,也不要急着去否定孩子,更不能去嘲諷孩子,否則會傷害到孩子的行動熱情。

對於孩子不恰當的選擇,家長可以委婉的表達意見,比如:媽媽覺得你今天的裙子很漂亮,但現在我們是去郊遊,你現在的裙子太長了,跑跑跳跳會有些不合適,等到下次我們去參加舞會的時候你再穿這條裙子,可以嗎?

三、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孩子在審美敏感期時,會有非常強烈的自我表達意願,此時我們應該給孩子有限的選擇空間,滿足他們的挑選欲和表達欲。

比如拿出幾套已經搭配好的衣服去給孩子挑選,比如去商場買衣服時,家長選擇一件上衣,讓孩子自己挑選一條他們認爲搭配的褲子,選擇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予指導意見。

自主選擇的過程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觀,而適當的審美培養可以提升孩子對美的追求和欣賞能力,也會培養孩子的自信。

所以,面對孩子們看似誇張的“臭美”,爸爸媽媽們大可不必感到擔憂,我們尊重孩子的行爲表達,會讓他們的成長空間更加自信而輕鬆,希望每一個小寶貝都能從小美到大!

你家也有一個愛“臭美”的小寶貝嗎?面對被翻得亂七八糟的化妝臺,你是如何應對的呢?期待大家的留言哦!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爲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