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入手,在生活的細節當中學會換位思考的可貴品質。當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自私時,他們將會變得越來越喜歡計較個人的得失,經常爲了一點小事和別人斤斤計較,不懂得尊重他人。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性格上難免會有些自私。此時父母應該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從而成爲一個更加善解人意的人。

“這麼笨學什麼鋼琴”,鄰居大媽敲門質問,寶媽的回懟很解氣

陳女士有一個8歲的女兒貝貝。爲了支持女兒的“鋼琴夢”,陳女士在家裏買了一臺鋼琴讓女兒練習。考慮到家裏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陳女士每次都讓女兒在上午10點的時候才練琴。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但之後樓上卻搬來了一戶老人和她的孫子。這位老人剛搬來沒有幾天,便敲響了陳女士家的門,老人質問陳女士:“你家孩子練琴能不能小點聲?我孫子都被吵得睡不着覺了。”

陳女士覺得上午10點基本上大家都已經起牀工作了,這個時間點讓女兒練琴很合理。剛想反駁,但還沒有等她開口,老人又用嘲諷的語氣說道:“你女兒彈琴這麼難聽,這麼笨還學什麼鋼琴?”

陳女士氣不過,立馬回懟道:“如果我女兒因爲練琴而吵到你們,我感到很抱歉。但你一個長輩說話是不是太傷人了點?隨便一句話就扼殺孩子的夢想你覺得合適嗎?”

在適當的情況下,家長維護孩子是挺合理的。但如果在平時生活當中,家長不分青紅皁白地縱容自己的孩子,那麼很有可能將會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

孩子性格自私,可能會導致哪些壞處?

1. 喜歡計較個人得失

當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自私時,他們將會變得越來越喜歡計較個人的得失,經常爲了一點小事和別人斤斤計較,不懂得尊重他人。

如果孩子時常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與他人計較,那麼自己的生活也會過得不快樂。

2. 影響人際交往

如果孩子性格自私,那麼他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通常只會考慮到自己,缺乏同理心和對他人的同情心。這樣的心理將會嚴重阻礙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

3. 心理脆弱

性格自私的孩子常常是受不了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和指責的。這樣的孩子一旦受到打擊,很有可能就會滋生不滿和怨恨的情緒。

與此同時,性格自私的孩子心理通常也是比較脆弱的,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和不夠自信。

教育孩子,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1. 父母以身作則

要想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上看待問題,那麼父母首先就應該以身作則,爲孩子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環境。

當孩子受到父母良好的影響時,也會變得更加懂得理解他人。

2. 讓孩子理解他人的處境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的處境。當孩子知道自己的舉動已經帶給他人煩惱時,家長應該及時抓住教育的機會。

讓孩子明白,應該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讓孩子更加懂得體諒和尊重他人。

3. 從小事做起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這件事情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絕對不能操之過急。

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入手,在生活的細節當中學會換位思考的可貴品質。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