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7月,依據大亞集團公司章程規定,由陳興康夫人戴品哎簽發委派書,任命二兒子陳曉龍爲大亞集團董事長,並主持旗下最重要資產大亞聖象的工作。大亞集團由哥哥陳建軍負責,同時陳建軍被重新提名爲大亞聖象的董事會成員,但上市主體木地板及人造板業務的經營依舊由陳曉龍負責,並由其繼續擔任大亞聖象的董事長,而陳建軍則主管大亞集團的煙標等其他相關業務。

原標題:聖象老闆難當

連續漲停後,大亞聖象公佈了噩耗。5年前老掌門猝然離世,百億資產就曾讓兄弟反目。這一次,弟弟同樣也沒能來得及做出任何安排,公司又將走向何方?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Rickzhang

· · ·

提起歷史上皇家繼承的故事,世人皆知康熙年間的“九王奪嫡”。

但真正的歷史有時候比小說精彩萬分。

根據正史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刻,康熙駕崩於暢春園。由於康熙是外出狩獵忽感不適,緊急趕往暢春園就醫當晚便病逝的,所以其實歷史上康熙並沒有留下文字遺詔。

雍正繼位的詔命是當時領侍衛內大臣隆科多口傳的康熙遺旨,而真正明發天下的康熙遺詔,是在雍正即位三天後由翰林院起草的。

這也引發了後續很多人的無限遐想,到底是所謂“傳位於四子”還是“傳位十四子”,最終成了小說家眼中的清宮最大疑案。

但其實在康熙突然去世的時候,雍正帝和十四爺的生母,也就是後來的聖母皇太后仍在人世。選了自己的長子,而沒有選自己的小兒子,這可能是這位有大智慧的母親最有價值的一個判斷。畢竟快刀斬亂麻之下選定的新君,沒有擾亂當時王朝的氣運。

但歷史總是在不斷地重複。

300年後的今天,一家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因創始人的突然去世,引發兩個兒子的奪權之爭,最終又戲劇性的以小兒子猝死而告終。

而擁有一切符合歷史上奪嫡大戲要素的這個上市公司,就是“地板之王”大亞聖象。

1.

/ 猝死的創始人 /

2015年4月,大亞聖象的創始人、董事長陳興康因意外摔倒不幸去世。

大亞聖象的創始人、董事長陳興康

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9年,在創始人陳興康的一手努力下,2014年末大亞集團總資產達到125億元,年營收超過124億元。在2019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上,“聖象”品牌價值高達502.85億元;“大亞”品牌價值也達158.69億元。

而作爲人造板和地板行業龍頭,公司股票於1999年6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擁有總股本5.53億股。根據截止6月2號中午股票價格計算,大亞聖象的市值超過86億元。由於大部分股票還存在陳氏家族手中並沒有流通,從這點上看,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百億家族。

關鍵是這麼一個大規模的家族產業,居然創始人沒有留下遺囑,兩位兒子到底誰接班亦沒有定論。

由於大亞集團和由其控制的大亞聖象是家族企業,陳興康和其妻戴品哎,以及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等人通過各種股權架構牢牢把持着相應的股權,因此,在陳興康猝死離世之後,其妻子兒女則按照《婚姻法》和《繼承法》對相關股權進行分配。

根據最後的協議,陳興康50%股權歸屬於其夫人戴品哎,其餘50%作爲他的遺產,由戴品哎及其三位子女(陳巧玲、陳建軍、陳曉龍)共同繼承,且各方的繼承比例均爲 1/4。

國不可一日無君,企業也不可一日無主。

“實際上,以木地板生產銷售爲主業的大亞聖象基本面,無論從行業前景還是從企業的自身實力來看,都是比較優質的,但二級市場中,投資者之所以往往選擇用腳投票,最主要的風險就是來自於其內部控股權問題的爭奪。”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一位接近大亞聖象管理層的知情人士這樣向知名媒體透露,當然這也表示出整個資本市場對這家公司的態度。

因此在處理完陳興康後事後,大亞聖象的接班人事宜成爲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據稱,很快陳氏家族包括戴品哎、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四人和其親屬及股東代表仲宏年等人組織召開家族內部會議,最終對公司經營管理體制和兄弟兩人分工做了約定。

隨後。2015年7月,依據大亞集團公司章程規定,由陳興康夫人戴品哎簽發委派書,任命二兒子陳曉龍爲大亞集團董事長,並主持旗下最重要資產大亞聖象的工作。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也正因這次家族會議,爲此後的兄弟相爭、家族內耗埋下了伏筆。

2.

/ 兄弟妥協 /

2015年7月,作爲母親的最後安排,哥哥陳建軍和弟弟陳曉龍同時被選進大亞聖象董事會。

同年8月,戴品哎、陳建軍、陳巧玲、陳曉龍共同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合計控制了大亞科技控股股東大亞集團的81.87%股權,且大亞集團持有大亞科技 251,367,200 股,佔大亞科技股份總數的47.65%。其中還明確,如果四方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則由戴品哎按照其意見決策並執行。

同年9月,弟弟陳曉龍接棒出任大亞聖象董事長。

據悉,陳興康去世之後,戴品哎主持家族內部對董事長職位實行了委派方案,確定由陳建軍、陳曉龍二人輪流執掌大亞集團,三年一輪換。

選定弟弟接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創始人陳興康在位的時候,弟弟被安排進公司工作,熟悉相關的業務,而哥哥當時卻是在公司體系之外經營着自己的生意。

“我在公司跟老先生一起工作過11年,對公司整體情況更加了解,才推舉做接班人,擔任董事長職務”。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弟弟陳曉龍談及爲什麼選擇自己做接班人時這樣表示。

大亞聖象陳曉龍接受騰訊視頻採訪

而接掌公司之後的弟弟陳曉龍也交出了一份非常耀眼的答卷。

2015年至2018年,在陳曉龍掌管公司期間大亞聖象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6.8億、65.31億、70.5億、72.6億,多年保持在70億元的規模,其淨利潤爲3.18億、5.41億、6.59億、7.25億。

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大亞聖象的營業收入73億元,淨利潤7.4億元。而創始人陳興康在位時,2014年的營業收入是84.4億元,淨利潤2.7億元。

這意味着,弟弟陳曉龍執掌公司期間每年的淨利潤都遠超父親在任之時。

當然,這也表明陳曉龍逐漸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畢竟能給投資人帶來收益的管理者就是最好的管理者。

但很快時間臨近了兄弟權力交割的節點,嚐到權力甜頭的弟弟並不想履行那個家族協議了,狗血的爭產大戲拉開了帷幕。

3.

/ 爭產大戲 /

2018年7月,兄弟倆之間的控股權紛爭隨着所謂權力交割時間節點的到來而爆發。

2017年5月,大哥陳建軍當選大亞聖象董事,開始提前適應集團業務,爲接手公司做準備。

大亞聖象陳建軍

不過,就在2018年陳建軍上位之前突發變故,大亞聖象發公告稱解除陳建軍上市公司董事等職務。

弟弟把大哥踢出公司,母親戴品哎看不下去了。

她爲了保證公平,將持有的意博瑞特31.525%股權和卓睿投資54.5%股權轉讓給陳建軍,使其成爲了大亞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大哥陳建軍跟母親一起發出公開聲明,指責陳曉龍違法使用作廢公章並利用掌控大亞集團等企業公章之便利,在惡意隱瞞大亞集團實際控制人、大股東的情況下,兩次私自修改大亞集團章程,剝奪意博瑞特對大亞集團的董事委派權,剝奪卓睿投資對大亞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委派權。

雙方的矛盾徹底擺在了陽光之下。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大哥表示當年的家族會議上,對接班人的確定政策爲“三年輪班制”,約定董事會每屆任期三年,“三年一輪換”,也就是先由陳曉龍代表家族主持公司全面工作,接下來輪到陳建軍。

而陳曉龍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不像有些人講的輪流坐莊,這些都沒有說過。”

其僅表示根據約定“在我做董事長期間,只要經營不發生重大問題,原則上不變換,企業出現嚴重危機纔會要求更換董事長”。

就這樣,你來我往之間大亞聖象的股權紛爭持續了近兩年時間。

這兩年大亞聖象爆出的狗血紛爭事件層出不窮,兄弟倆從暗地較勁、互發聲明到搶奪公章、對簿公堂,甚至爆出3.69億元銀行貸款逾期、對外擔保及股權凍結等問題的危機。

一時間很多人關心的並不是誰來管大亞聖象,而是大亞聖象還有沒有明天。

最終,當地政府介入協調各方關係。

根據知情人的信息顯示,在當地政府和有關各方的協調下,陳氏兄弟在經過多次談判後,最終確認了新的分工。

大亞集團由哥哥陳建軍負責,同時陳建軍被重新提名爲大亞聖象的董事會成員,但上市主體木地板及人造板業務的經營依舊由陳曉龍負責,並由其繼續擔任大亞聖象的董事長,而陳建軍則主管大亞集團的煙標等其他相關業務。

這場“雙王”奪嫡大戲看似落下了帷幕。

4.

/ 資本表現 /

在今年5月19日大亞聖象舉行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上,兄弟二人一同出席現場參會,似乎在向外界傳達兄弟兩人冰釋前嫌的信號。

很遺憾的是,6月1日早間大亞聖象董事會發布公告表示,董事長陳曉龍31日因病去世,享年44歲。

關於弟弟陳曉龍怎麼去世的,現在媒體衆說紛紜。但微博上有一位自稱上海六院的醫生表示,陳曉龍系打完高爾夫之後在車上突然發病,送至醫院時就已經去世。

而據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當天中午和下午陳曉龍是在與人一起討論工作和公司的未來戰略規劃,事發時也在打電話討論工作。

結果就在汽車行駛到高架橋上時,陳曉龍突發異常,司機回頭發現情況不好,趕緊把車停在高架上並撥打了120,此後又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陳曉龍因搶救無效當晚離世。據介紹,陳曉龍離世可能因心臟疾病引發。

這讓很多人唏噓一片。

在陳曉龍掌權期間,他較好執行了父親的戰略規劃,加之國內房地產行情持續飄紅,大亞聖象淨利潤從2015年的3.18億元,增至2018年的7.25億元。

不過,從財報也可以明顯看到,大亞聖象業績增速持續放緩。

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潤7.20億元,錄得201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降幅0.72%。而今年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5553萬元,這應該是公司有公開數據披露以來的首次虧損。

從產品分類來看,佔總營收7成以上的木地板業務,去年營收和早前基本持平,僅有約1.46%的增幅,而比重僅次於木地板的中高密地板業務,去年營收卻出現了3.37%的下滑,木門及衣帽間業務出現20%的營收下滑,只有佔總營收不到4%的竹、石塑地板等業務,有14%的增長。

在大亞聖象進入的包括國外市場在內的8個地區市場中,去年只有企業主戰場華東地區,以及華南地區有13.57%和11.55%的增長,其餘6個地區則出現2%-25%不同幅度的下降。

雖然大亞聖象並未在年報中直接給出營收、利潤表現疲軟的解釋,而是歸咎爲“房地產調控政策變化頻繁,導致國內木地產行業銷售有所波動”、以及“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行業競爭較爲激烈”等因素,但仍然難掩公司股東因股權紛爭不歇,而給經營層面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然公司年報中在談及2020年的經營計劃時,特別強調了要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管理,控制企業決策風險,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這曾被資本市場看作是兄弟之間達成一致意見的表現。因此,在兄弟二人握手言和之後,公司股價頗有起色。5月26日至27日,大亞聖象收穫三連板。

現在隨着弟弟的突然離世,大哥陳建軍自然成爲大亞集團的核心掌舵人,這也算是其自父親走後真正意義上的獨領大權。但從沒有涉及過相關業務的哥哥會帶領大亞聖象走向何方,依然是個謎。

這也將取代控股權的紛擾,成爲眼下大亞集團和大亞聖象最難預知的未來。

參考資料:

《五年兩任董事長皆相繼猝死 大亞聖象豪門家產爭奪恩怨暫解》 叩叩財訊

《時間線丨大亞聖象董事長陳曉龍突發疾病去世,家族曾陷“內鬥”》第一財經

《大亞聖象董事長英年早逝 百億家族“血親奪權”悲情終結?》新浪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