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其中蘊含的部分思想在儒家社會體系下卻取得了發展的空間,道家學說逐漸成爲了士大夫階級避世的港灣,這也讓其逐漸走進了中國文化界,對中國文化的發展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是道家文化對於道的描述,讓中國文人形成了追求意境的文化氛圍,這在美術以及文學領域都有着明顯的體現。

峨眉山儒釋道三教會宗

在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中,雖然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流派,但是影響力最大的無過於儒釋道三家。在政治文化方面,相比於外來的佛教文化,儒家和道家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

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地位是並行的,和那時其餘的思想流派一樣,儒家和道家的學者也都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夠進入朝堂之中,成爲政治綱領。不過在後面隨着儒家思想逐漸被改造成爲中國封建集權制度的唯一指導思想,道家學說在政治上的影響力逐漸降低,不過其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卻依然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道家思想中,"道"是一切的根本,可是作爲道家源起的兩本經典,《老子》和《莊子》中對於道的闡述確實不明確的,模糊的。這自然和他們對於道的理解有着直接的聯繫。而這種語焉不詳,追求意在辭先的表達方式也成爲了後世文人追捧的對象,讓中國文化產生了其獨特的美感。

道家著名思想家莊周道家學說中道的含義與其政治理念

道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流派之一,之所以其被成爲道家學說,最重要的就是因爲在《老子》中,其將世界的一切本源命名爲道,而實際上這個命名也不過是老子強行起的,因爲在他看來這個道根本就是不可名狀的。它是社會中一切的原因,更是一切的起源。在《老子》中,道被形容爲"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如果道可以被其他的事物所描述的話,那麼就和其本質屬性出現了偏差,因此就連提出這一理論的老子,也只能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在老子看來能夠形容道的最佳詞語乃是"恍惚",如果一樣東西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卻只能對着它陷入恍惚的狀態,那麼只有兩種解釋,要麼是這個東西太過龐大,讓你無法認清它的真實面目。要目就是其在現有的認知體系中無法被描述。而在老子的理解中,道可能兼具有這兩種特點。

《道德經》書影

而在和《老子》一樣被封爲道家經典的《莊子》中,對於道也有着相似的解釋,他們都認爲道是一種無法被描述的事物,莊子認爲道存在但不可名狀,能顧感受到卻不能認清。這都是因爲其"先天地之生而不爲久,長於上古而不爲老"。這段話的原文現摘錄如下:"夫道有情有信,無爲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爲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爲深。先天地生而不爲久,長於上古而不爲老。"

這樣的理論讓老莊的學說從誕生之初就有着玄學化的思想,但是實際上老子和莊子提出道的概念並不是想將問題引申到玄學的範疇,也不是想培養人們出世的態度。否則《老子》中也不會出現"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樣的治國理念,以及"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社會願景了。

雞犬之聲相聞的社會形態是老子的追求

其實在漢代將老莊學說統稱爲道家學說之前,老子和莊子的理論都是有其政治理想的。戰國時期的法家大家韓非子在他的著作中就對於老子的學說進行了十分深入的剖析,在他看來老子所追求的理念無非是"內聖外王"。不過這一理念和之後儒家的相似理念有着本質區別,老子提倡的是君主要對道有明確的認識,然後做到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和用不可知。這樣無爲而上,才能讓羣臣"竦懼乎下",完成國家的統治。在《莊子》中更是有着"內聖外王之學,暗而不明"的說法。

法家學說集大成者韓非子對於道家思想有着精闢的理解

在東漢時期的史學大家班固對於道家學說的認識也十分情緒,他認爲道家就是一種"君人南面之術"。在中國古代君主有着坐北朝南的習慣,因此所謂的南面之術其實就是用於統治的權術。

班固認爲道家學說就是一種權術

鑑於道家學說在剛剛創立的時候,是爲了實際的統治所服務的,因此其中並沒有包含太多的玄學思想,莊子的文章中提到的一切神怪軼事,也都是爲了更好的描述道的本源。不過在儒家佔據了思想界的主流後,其迅速完成了自身的改造,成爲封建集權社會的優秀統治工具,這讓道家學說失去了他們最爲重要的陣地。不過其中蘊含的部分思想在儒家社會體系下卻取得了發展的空間,道家學說逐漸成爲了士大夫階級避世的港灣,這也讓其逐漸走進了中國文化界,對中國文化的發展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影響。道家文化對於意象的影響以及其在美術發展中的作用

在中國文化中意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但是其中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那便是"意"和"象"。其中的象是很好理解的,那就是需要描摹的對象,而意的概念則相對複雜,它指的是在象之外的精神或者作者真正想要藉助象來表達的情感。之所以中國文化中會有這樣的意象之區分,和道家文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古本《莊子》中的黃帝玄珠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由於道家文化在政治語境中逐漸失勢,其發展方向開始向文化領域擴展,而其之所以能夠獲得文人士大夫階級的歡迎,和其獨特的表達方式有着十分直接的聯繫。前面說到道的形象在道家看來是不可描述的,因此莊子只能通過比喻來描述其心中的道。在這些描寫中,最爲著名的就是其"象罔"這一概念的提出。

在《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他說黃帝在赤水之北丟失了自己的玄珠,他通過思考並不能找回,向視力奇佳的人尋求幫助也沒有找到。與其他人進行言語上的交流也沒能得到有用的線,最後其在"象罔"的幫助下才成果得到了自己的寶物。

唐朝大臣呂惠卿對於莊子十分推崇

這個故事中,黃帝的玄珠其實就是道的代表,莊子認爲無論是通過智慧,還是觀察,亦或是言辯都是沒有辦法真正感受到道的,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象罔"。在這裏的象罔其實就是老子之前提過的恍惚。象指代着實在的東西,罔則代表着虛無的存在,這種似有似無,在清晰和不清晰之間存在的東西也就是象罔了。在唐代的呂惠卿《莊子義》中是這麼解釋這個故事的:"玄珠之爲物,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不可以言求者也。故使知索之而不得,則不可以知知也,使離朱索之而不得,則不可以識識也,使詬索之而不得,則不可以言求也。乃使象罔,象則非無,罔則非有;非有則不皦,非無則不昧;不皦不昧,此玄珠之所以得也。"

《莊子》書影

而莊子和老子對於象罔等概念的提出,爲之後的文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在漢代將儒家文化視爲國家正統文化之後,道家文化的發展迎來了低潮期。直到魏晉時代,道家學說的部分思想才終於迎來了再次發展。當時由於社會處於動盪的狀態之中,因此不少文人對於政府十分失望,他們選擇了避世的生活態度,這讓他們對於傳統的儒家文化以及社會秩序產生了很深的懷疑,他們開始重新拾起道家文化,這不但指導了他們的人生方向,也體現在了他們的文學創作之中。

風流的魏晉名士

從魏晉時期開始,中國的藝術作品中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追求,有人將這成爲玄學化的追求,而實際上這就是文人們希望在文藝創作中追尋到道的境界。由於道是不可以被直接描述的,因此當時的人們在創作畫作等文藝作品的時候也在努力營造一種畫面之外的"大象",他們力求在藝術創作中打破形象的有限性。

基於這樣的理念,中國的美術發展逐漸走向了與世界上其他文明都截然不同的方向。與其他國家的古典藝術形式不同,中國畫家更加註重意境的營造。他們開創了許多在其他美術流派中不曾出現的技法,並以此來擴張畫面的幅度,努力在內容之外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內涵。

水墨畫中的留白

在這些技法中,體現出最多道家思想痕跡的自然就是"留白",也就是在畫面上留下一些空白的部分,這在其他國家的美術流派看來,這是一種對於尺幅的浪費,會減少創作者的表達空間,但是在中國文人看來,只有有了留白,才能成功地表達出道家思想中有無相生的理念,這對於意境的創作是必不可少的。

留白是中國山水畫的常用技巧

而且在中國傳統美術文化中,對於相似性的追求是最低的,中國文人不太追求將自己筆下的人物山水畫的惟妙惟肖,他們更加追求一種神似而形不似的狀態,這也與道家的理念有關。道家認爲萬物都有其共同的法則,那麼畫家描摹的事物想要接近大道,就必須忽略掉一些個體差異,這種理念也是中國美術作品所獨有的特徵。

其實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可描述的形象,比如基督教文化中上帝的形象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可以被具體塑造的,因此西方也曾經出現過毀壞偶像的行動。不過中國文人和他們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美術作品對於畫外意境的追求與塑造,讓道這種虛無縹緲的存在能夠被人們所感知並內化於心,賦予了中國古代美術作品更加豐厚的精神內涵。

基督教十字架道家學說對於文學創作的影響

道家學說在魏晉時期除了對美術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之外,其對於文學創造也造成了極爲深遠的影響。道家文化從誕生之初就面臨着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由於無論是老子還是莊子都認爲道是不可以被詳細闡釋的,甚至於《老子》的開頭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無一不在表示着道的難以名狀。因此凡是嘗試解釋道的理論似乎都是徒勞的,那麼他們的著作豈不是也是貽笑大方之作品。

夢蝶的莊周

爲了緩解這樣的困境,莊子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他提出了"得意忘言"的學說。在他看來,人是要在言語之外尋求更高的理解的,創作文字的目的是爲了讓後人能夠追求文字背後更高的理論,也更加趨近於道的境界。

這一理論的提出讓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出現了一種趨勢,人們開始追求超越預言的思考與實踐。這種追求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可以理解爲作者們希望儘可能減少文字表述對於道的影響,因此他們也在努力營造一種"意在言外"的境界,這和美術界的發展趨勢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莊子》

爲了達到這樣的境界,就要求文人們改善自己的表達方式,而這促使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增加了非常規語言的運用。所謂的非常規語言,其實就是指要增加語言的多義性和暗示性。像《莊子》中的語言就極具代表性,他稱自己的文字是"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是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在《文心雕龍》中對於這一語言風格是這麼描述的:"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筆固知止。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其微矣乎!"

《文心雕龍》書影

但是像莊子這樣的文學大家自然還是少數,不是每個人都能用非常規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的,那麼爲了不破壞道的本質,這些人做不到妙言,就只能儘可能的少言了。可以說這種追求言外之意的文學氛圍讓中國的文學作品呈現出字少而精的發展趨勢。和西方文學不同,中國文人不喜歡用大量敘述性的文字來表明自己觀點的來源,他們更習慣於直接亮出自己的核心觀點,卻不給出思考和推理的過程,從而給讀者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讓每個人都能從中體悟屬於自己的道以及更高的意境。

這樣的表達方式也讓中國文學的表達更加含蓄內斂,富有哲理性,這是中國詩歌文化取得高度發展的前提,更讓我們的所有文字都具有了極高的文學性,無論是朝堂爭論還是政治命令,現在讀起來都依然有着極高的文學價值,而這些都和道家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詩仙李白結語

道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可能僅僅低於儒家學說,但是由於道教文化的發展以及玄學文化對於道家文化的過度引用,讓人們逐漸將道家文化與世俗文化相剝離。而實際上道家文化的提出本就是有其政治目的的,而且其影響也體現在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道家文化

是道家文化對於道的描述,讓中國文人形成了追求意境的文化氛圍,這在美術以及文學領域都有着明顯的體現。古代的文人們在進行文藝創作的時候,都會將目標定在對於大道的追求上面,這就要求他們要用相對抽象模糊的概念來描繪具體的事物。幫助人們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思考過程。無論是美術方面的神似而形不似的發展理念還是文學方面"不着一字,佔盡風流"的境界倡導,都是道家文化影響力的體現。

與此同時這種對於境界的追求培養了文人們高潔的品性,讓中國的文化在各個領域都具有同一性。他們都在追求比現實價值更高的無上境界,這也塑造了中國文化獨特的詩人情懷,我們的文如詩,畫如詩,這都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精神內核。

參考文獻

1《道德經》

2《莊子》

3《莊子義》

4《文心雕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