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老楊企業數字化轉型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很多人會說企業數字化一直在路上!其實大部分傳統企業的數字化在起步階段就結局已定,沒有成功可言,有些只不過是CIO在苦苦支撐而已。

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這條路沒有太多靚麗的風景,更多的是無奈與甩鍋。

01

很多年前在做信息化的那個年代企業就在喊要打破孤島,當前做數字化仍將打破孤島作爲主要工作,但數字化幾年做下來,大部分的企業依然孤島叢生,爲什麼?

老楊認爲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技術孤島易破,管理孤島難通。不管是做信息化還是做數字化,軟件始終是工具,用的好是利器,降本增效,用不好是“兇器”,傷人傷己,可惜的是大部分企業最終將軟件用成了“兇器”,數字化建設搞的雞飛狗跳,最終一地雞毛。

所以不難看出,在數字化轉型建設過程大部分的傳統企業還是缺乏“轉”的認知、“轉”的能力、“轉”的魄力,很難用簡單的技術、工具思維來撬動企業的管理改革,更難打破堅挺的管理與組織孤島,最終帶來的就是大量的數據重複錄入工作,搞得基層用戶怨聲載道,而關鍵是造成大量人力成本浪費的同時數據還毫無價值可言。

以我們經常看到當領導需要相關報表時,業務部門提供的還是Excel表格,而領導也只相信這種傳統的報表,因爲系統數據都是錯亂的,但當需要某種精細化的多方對比數據時,這個時候就會因數據統計覈算口徑不統一而導致數據錯亂,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企業雖然做了各種花花綠綠的報表系統但決策還是靠手工覈算的原因,因爲那些報表系統只有外在的價值,即面子工程,而毫無內在管理價格可言。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孤島的本質在於管理而非技術本身,但大部分的傳統企業都在試圖用技術來彌補管理的短板,但管理的圍城豈能是一個小小的管理軟件所能撼動,最終技術背了管理的鍋,或許也可能會用CIO的職業生涯提前結束爲代價來結束這場數字化轉型建設。

02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過程中很多企業往往很在意軟件功能有多少,很在意軟件是不是大廠的,甚至恨不得軟件系統能滿足企業未來幾年的業務發展需求,但卻非常容易忽視企業的流程管理,所做的工作就是流程搬家,即從紙質原封不動照搬至線上,不管流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優化,甚至根本沒有流程優化的意識與能力。

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就是系統上線即亂套,流程跑不通責怪系統無用,從來不在運營管理上找原因,這也就造成系統應用難、價值體現難,混亂流程管理的背後其實也就是企業混亂的管理,只不過系統將這些隱性的管理問題顯示出來而已。

所以說數字化有時候也是一面“照妖鏡”,透視企業管理的能力。從這裏不難看出混亂的流程不改善、不優化,也會讓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建設提前進入大結局,那就是直接棄用軟件恢復傳統紙質簽字時代。

衆所周知,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優化的、不斷迭代的過程,因爲企業管理場景是多變的,但系統功能是固化的,系統代碼是寫死的,但要適應管理怎麼辦?

只有不斷迭代系統,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軟件公司在不斷迭代系統版本,而企業也在不斷進行系統的二次開發、功能升級、各種接口打通,以滿足各業務場景的需求,但問題在於這些需求的滿足技術上不是問題,企業願不願意投入纔是關鍵,會不會持續投入纔是核心。

同時由於部分企業缺乏數字化項目規劃與管理能力,缺乏統籌管理能力,導致數字化建設成本居高不下,而數字化的價值卻由於各種的問題難以顯現,產生的結果就是由於資金問題導致軟件系統缺乏迭代管理能力而難以滿足業務需求,業務部門會在吐槽聲中提前決定系統的命運:下線!

遺憾的是大部分傳統企業在數字化的投入上總是存在“前期胡亂投後期捨不得”的現象,即使部分企業制定了數字化的資金投入規劃,但真正執行起來卻也是非常有難度的。

03

如果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系統不能滿足業務需求該怎辦辦?很多企業可能都會選擇一條簡單粗暴的路:下線封存!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企業中人員的更替也將直接導致系統的命運,例如企業信息部門負責人或分管領導的更換、軟件公司項目經理的更替等,都將是一個數字化項目巨大的安全隱患,隨時可能將項目送入“大結局”。

而這種案例不在少數。系統的更替不僅帶來的是資金的損失,更是應用習慣的改變,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某些企業數字化系統換了一個又一個,總是難以找到自己合適的,總是在吐槽各種問題。

綜上所述,如果企業的管理不升級、不轉變、不改革、流程不優化、又同時捨不得投入,那麼僅憑技術方面的一己之力很難實現完美的數字化轉型,要麼在吐槽,要麼在甩鍋,導致數字化一直在路上且徘徊不前,甚至會讓系統提前進入大結局,所以不難看出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合力來共同完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湘江數評”(ID:benpaoshuzi),作者:老楊,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