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如果拜登能選擇一位與其優勢互補的競選搭檔和未來可能的副總統人選,則可大大彌補拜登的劣勢和增強戰勝特朗普的優勢,畢竟美國建國240多年來,還沒有一位女性總統,如果選對了搭檔,民主黨和拜登僅此一招就可以吸引很多美國選民。在今年3月初衆多民主黨女總統競選人宣佈退出競選、加入拜登競選陣營時,拜登就公開承諾他將選擇一位女性搭檔。

東方網 周錫生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選舉定於今年11月3日舉行。如果沒有非常特殊的情況,這一政治議程將不會改變。

資料圖片:2019年5月18日,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人喬·拜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的集會上發表演說。喬·拜登當天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集會,正式啓動總統競選活動。(來源: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目前距離正式選舉日還有5個月,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共和、民主兩大黨都已經在全力以赴忙大選,但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

一方面由於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當前美國舉國上下都在爲擺脫疫情和疫情帶來的經濟、民生危機而搏鬥。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野蠻執法而死亡的突發事件,已讓140個城市陷入抗議騷亂之中,短時間內這一事件很難平息。另一方面,由於共和、民主兩黨的總統競選人實際上都已經確定,與上屆大選民主黨內爭奪提名競爭到最後一刻不同,今年8月的兩黨代表大會主要是走過場的形式,主要精力是集中於爲11月的大選造勢。

表面上看,目前美國的大選並不熱烈,但實際上無論是美國圍繞抗疫、疫情經濟還是應對突發的弗洛伊德被虐殺事件,都與兩黨爭奪下一屆總統寶座直接相關,從而使今年的總統競選更加波詭雲譎。此時此刻,朝野兩黨頭面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事關選民在11月的大選中作出何種選擇。

原本指望能以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和就業創紀錄的政績輕鬆贏得連任的特朗普總統,現在已處於“危險狀態”,一系列最新民意測驗表明,拜登在全國的民意支持率至少領先特朗普6個百分點。特朗普的焦慮可想而知,如果競選連任失敗,他會輸得很慘。

雖然大選日益臨近,但畢竟還有5個月時間,這5個月內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民意將如何變化,取決於這段時間內一些關鍵因素的變與不變,其中美國能否有效遏制疫情並走上經濟、社會復甦之路將是關鍵的關鍵。如果疫情有所好轉,疫情之下的經濟困局有所緩和,特朗普總統肯定會在繼續“甩鍋”推責的同時,大言不慚地大肆宣揚自己的抗疫政績,以贏得選票。雖然特朗普的抗疫領導能力已備受詬病,但他畢竟一直出現在一線,而且故意不戴口罩以示勇敢,美國選民最終如何對其評判很難說,畢竟特朗普有一大批鐵桿支持者。

而拜登能否戰勝手段多樣、巧舌如簧且佔有各種執政資源優勢的特朗普,最終爲民主黨人奪下政權,還取決於很多的因素。美國大選之年,從來就有各種事先的分析預測,今年也不例外。此次大選不僅關係到美國的未來,而且事關國際大局。但目前要準確預測此次大選結果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因爲變數太多且太複雜。再過兩、三個月,情況就會基本明朗。預測誰會贏得此次大選,既要有新眼光新思路,也不能拋棄傳統分析法;既要看各種民調預測,也要緊盯網絡社交媒體的輿情變化。如果換個思維,看到特朗普最近如此焦慮和胡亂出牌,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預感。

對拜登而言,目前面臨的最關鍵也是最棘手的難題是選擇誰來當其競選搭檔。此次美國大選,民主黨內先後有24人提出參選,但一路搏殺下來,最終紛紛退出,連執着的桑德斯也早早收兵,自願集聚在拜登旗下,看來民主黨是發誓要把特朗普拉下馬了。民主黨內的團結一致對競選獲勝至關重要,過去民主黨喫虧就喫在內部多元分化。

此次民主黨的總統競選人有兩大特點,一是年齡偏大,主力選手包括拜登,都在70歲以上,難免給人以老態龍鍾之感,對年輕選民缺乏吸引力;二是女將多於男將,且女將紛紛表現出極強的戰鬥力、進取精神和遠大政治志向,民主黨似乎有陰盛陽衰的現象。希拉里依然有衆多的支持者,她在推特等社交網絡媒體上的支持者遠多於拜登,但她的政治對手也遠遠多於拜登,因此此次無法再直接上陣,否則論口才、辯術和政治智慧等,她不會遜色於特朗普。

美國輿論大多認爲,如果拜登在今後5個月的競選中與特朗普單挑,恐怕凶多吉少。但如果拜登能選擇一位與其優勢互補的競選搭檔和未來可能的副總統人選,則可大大彌補拜登的劣勢和增強戰勝特朗普的優勢,畢竟美國建國240多年來,還沒有一位女性總統,如果選對了搭檔,民主黨和拜登僅此一招就可以吸引很多美國選民。

特朗普的搭檔和副手彭斯早已爲人所知,已經沒有新鮮感。尤其是彭斯在公開場合時時處處站在特朗普一邊,已被美國人公認爲是特朗普的政治替身,兩人幾無差別。

在今年3月初衆多民主黨女總統競選人宣佈退出競選、加入拜登競選陣營時,拜登就公開承諾他將選擇一位女性搭檔。這一承諾,既符合黨內主流思想和社情民意,也讓民主黨內一干實力派女性總統競選人充滿期待,她們都表示非常樂意成爲拜登的搭檔。畢竟,她們中的任何一人目前都無政治基礎和勢力單獨競選總統,而且之前的競選已證明她們甚至連黨內出線的機會也沒有,既然如此,先爭取當個副總統也不失爲是一大榮耀和未來政治生涯的跳板。

這讓拜登選擇搭檔的餘地很大,但選誰又成了拜登不得不深思熟慮的一件難事。可以預料,拜登當初在作此承諾時,可能已經有過具體人選的考慮。但這幾個月來美國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特別是弗洛伊德事件,讓拜登對搭檔人選不得不產生新的想法。

從理論上講,拜登所要選擇的搭檔人選應至少符合以下六項基本條件:

一是在政治信仰、政治理念、道德倫理、內政外交、經濟社會民生政策上,必須符合民主黨主流價值觀和政策考量,並與拜登絕對保持高度一致,即既不能像桑德斯那樣左翼激進,也不能右翼偏執保守。

資料圖片:2019年5月18日,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人喬·拜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的集會上發表演說。(來源: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二是在美國政壇特別是在民主黨內,享有較高聲望,至少能讓大部分人接受、不反感。特別是能與民主黨核心層,特別是與奧巴馬、佩洛西和希拉里等民主黨的核心領導層和內部決策圈關係密切,至少沒有過齟齬和過節。

三是有較好的選民基礎,尤其是在美國中下層選民、城市貧困選民,特別是在非裔、拉美裔和亞裔等少數族裔中有正面影響力、號召力、動員力、親和力,能幫助拜登把這部分選民吸引過來。因爲弗洛伊德事件,拜登的搭檔必須在對待少數族裔的問題上無過錯。如果少數族裔中有此人選,最爲理想。

四是有較豐富的從政資歷和較好的政績口碑,但在年齡上又能與拜登拉開距離,以彌補拜登的年齡和精力劣勢,在今後幾個月的關鍵競選及可能的競選獲勝後,能真正爲拜登助一臂之力。而且,最好能熟練掌握並能操控推特、臉書等網絡社交新媒體,對佔選民比例很高的年輕選民和今年首次參選的年輕選民在形象、理念、主張和創新方面具備號召力。

五是具有出色的政治演說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在兩黨代表大會後,無論美國的疫情如何,美國總統競選都將進入關鍵的電視辯論等公開辯論環節,此時競選人的煽動能力、應對應變能力都十分重要。客觀說,僅靠拜登是無法抵禦特朗普的能言善辯的。但民主黨內的幾員女將,在這方面的能力都不比特朗普遜色。

六是最好不要在聯邦參議院或衆議院擁有重要職位。因爲根據憲法規定,如果現任參議員或衆議員成爲拜登搭檔,競選美國總統或副總統,就必須超脫於國會。而民主黨好不容易在中期選舉中掌控了衆議院,並在國會參衆兩院奪得了重要職位,如果因此而放棄,則民主黨在國會的政治勢力就會受影響,而且在地方州的補選中未必還能是民主黨獲勝。

這樣看來,拜登的競選搭檔還真不好選。粗一看,符合條件的不少,但細細琢磨,現有的民主黨女干將全面符合或比較符合拜登搭檔條件的並不多。

目前民主黨的拜登搭檔選擇圈越來越小,主要剩下了四位。

一是聯邦參議員埃米·克洛布徹(Sen. Amy Klobuchar)。埃米出生於1960年5月25日,是美國中北部明尼蘇達州的聯邦參議員。埃米形象端莊,富有活力,具有選民親和力。她在3月2日就放棄了競選,率先明確支持拜登,併爲拜登在達拉斯等地的初選大獲全勝立下了汗馬功勞,兩人配合頗爲默契。

資料圖片:2019年2月10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美國明尼蘇達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埃米·克洛布徹正式宣佈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來源:新華社/路透社)

拜登信任埃米,埃米也非常尊重拜登,埃米的演說極富感染力。她的競選綱領主要是以溫和執政方式,幫助民主黨在美國中西部的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等關鍵的“搖擺州”戰勝特朗普。本來埃米是個不錯的搭檔人選,但弗洛伊德事件後人們揭發她在2007年進入美國參議院之前,曾擔任明尼蘇達州的檢察官,且曾在亨內平縣的檢察官任上拒絕對多名警察與非裔等有訴訟糾紛的案件作出決定,將之推給了大陪審團,因此被認爲沒有主持公道和缺乏擔當。

據與埃米關係密切的人說,她的那段經歷可能讓她失去了成爲副總統的機會。“這很糟糕,並不好,現在看來她被拜登接納的機會已很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對美國CNBC記者表示。

埃米自己也承認,事後看來她當時作出了錯誤的選擇,沒有親自處理案件。埃米本來很看重拜登搭檔的位置,但現在她自己已萌生退出的念頭。不過,如果埃米自己設法補臺,且弗洛伊德事件出現轉機,她仍有機會。

二是聯邦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哈里斯生於1964年10月24日,中文名賀錦麗,曾是一名美國律師。她精明強幹,作風潑辣。她在2016年當選爲聯邦參議員之前曾是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司法部長”。當她在民主黨內初選中與拜登及其他民主黨人展開競爭時,她作爲該州最高執法人員的一些負面記錄受到了抨擊。政治戰略家們認爲,在弗洛伊德死後,她可能會再次受到質疑。

在去年CNN舉辦的一場黨內初選辯論中,夏威夷的民主黨衆議員加巴德接任哈里斯,擔任了舊金山地區檢察官,但哈里斯後來擔任州檢察長辦公室主任的履歷,其中包括對被控持有大麻的人提起的訴訟,對其很不利。

但哈里斯的支持者認爲,作爲非裔女性政治家,她是吸引美國非裔社區和全國婦女的最佳人選,尤其是在弗洛伊德去世之後。一位支持者說,“在我看來,拜登選擇一位黑人女性比他選擇一位中西部白人女性,更能滿足民主黨的基礎選民。黑人女性是所有種族的活力女性”。

哈里斯一直在公開場合謀求拜登搭檔的工作。她最近在推特上有意發佈了一張拜登已故兒子博·拜登的照片,以紀念他逝世5週年。博·拜登和哈里斯是親密的朋友。哈里斯還參加了上週末在白宮門前的抗議活動,強烈譴責白人警察“跪殺”弗洛伊德的野蠻做法。有猜測認爲,目前而言,哈里斯被選爲拜登搭檔的可能性較大。

三是聯邦衆議員瓦爾·德明斯(Rep. Val Demings)。瓦爾生於1957年3月12日,畢業於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是民主黨少數族裔衆議員。在弗洛伊德遇難後,曾任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警察局局長的德明斯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改變美國警員的招聘方式,以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白人警察的種族主義傾向。

德明斯已經公開證實,她在拜登副總統候選人的名單上。然而,德明斯沒有競選總統的經驗,一些戰略家認爲,即使她被選爲拜登的競選搭檔,民主黨人仍然不太可能贏得佛羅里達州,而那裏又恰恰是特朗普和拜登正在爭奪的關鍵“搖擺州”。民主黨內有人質疑道:“她能把佛羅里達州帶回來嗎?”

如果德明斯想讓美國選民瞭解她的工作會很艱難。諮詢公司“早間諮詢”的一項民調顯示,選民們認爲她會成爲拜登和特朗普對決的絕對負面因素。五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未聽說過德明斯,或者對德明斯沒有任何看法。她確實在參議院對特朗普的彈劾案審判中擔任過民主黨的彈劾經理,但特朗普最終被判無罪,這表明不了她的政績。

四是生於1949年6月22日的伊麗莎白·沃倫。沃倫是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的資深聯邦參議員,她政治抱負遠大,早在去年2月就宣佈參選美國總統。沃倫精明能幹,思路清晰,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但非常固執的政治理念。她在民主黨初選時攻擊了很多對手,結怨較多。

資料圖片:伊麗莎白·沃倫。(來源:視覺中國)

當其他競選人紛紛退出初選時,沃倫仍堅持競選,最後僅早於桑德斯退選。沃倫把自己定位爲一個不僅試圖一統民主黨,而且試圖一統整個國家的人。沃倫與拜登等民主黨主流派缺乏私交和默契,雖很想得到拜登邀請,並表示她願與拜登一起競選,但沃倫已年近71歲,且沒有少數族裔選民的社會基礎和黨內主流派的支持,很難會被拜登接納,即使當副手,也難以與拜登優勢互補。

誰會成爲拜登的搭檔,現在還是一個謎。有人估計,拜登要等到8月份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時纔會揭曉謎底。但如果仔細梳理,目前已基本能判斷出拜登可以選擇的搭檔。但當下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弗洛伊德事件都在發酵,一些可能促變的因素仍在變化,不到最後一刻,都屬未定之數。

(作者周錫生爲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東南大學國際戰略智庫首席研究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