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爆發後,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已經無法繼續保持當年的輝煌。歐洲戰場上,實行綏靖政策的英法聯軍被德國打的落花流水。1941年後,日軍出兵東南亞,橫掃英、法等國軍隊,英國眼看就要丟掉緬甸,連帶着中國的西南後方危矣。

    緬甸是中國最後的對外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爲了抗擊日軍,中英美軍事聯盟迅速成立。國民政府派出第5、6及66軍共10萬將士,在羅卓英、杜聿明的帶領下,組成中國遠征軍參戰。

    然而這次作戰卻輸得一塌糊塗,中英聯軍被劣勢的日軍擊敗,最後演變成爲一場莫名其妙的大潰退,掙扎着回到國內的中國官兵僅有4萬人,損失超過六成。

    國民政府派出的軍隊是9個整師,其中不乏稀有的機械化部隊,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而且杜聿明、孫立人等等,也是國內最強的將領,作戰經驗豐富,那爲什麼打得這麼差,損失慘重?這個原因相當複雜。從盟軍合作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三點:

    首先,緬甸對於中英兩國的戰略意義不同。對於中國來說,如果日軍佔領緬甸,作爲抗戰輸血交通線的滇緬公路也將被徹底切斷,那麼中國將得不到任何外來援助物資,成爲一座孤島,且緬甸與西南接壤,將危及我國西南後方安全。

    對於英國來說,緬甸不過是衆多殖民地之一,相比之下,人口衆多資源豐富的印度更加重要,一百個緬甸也比不上一個印度。英國人並不想因爲區區緬甸拼命,所以出現了中國人拼死戰鬥,而英國人一觸即潰的現象。

    其次,就是中國遠征軍的指揮權不明確。一開始蔣並沒有明確在羅卓英與史迪威之間,誰的指揮權更大,後期才明確要聽英軍方面指揮部署,造成了前期沒有進行有效的戰略安排,後期又在別有用心的英軍的指揮下,成爲他們撤退的擋箭牌。

    最後,當然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還要說是因爲英軍的小心思。英國方面始終對中國遠征軍存在防備心理,擔心他們搶先進入緬甸佈防,怕日後中國會主張對緬甸的權利,畢竟中緬兩國交往更爲久遠和密切。

    英軍希望放棄緬甸,將軍隊儘可能地撤退至印度,增強印度的軍事防衛力量,從而保住最大的資源供給國印度。爲此,英國方面還特意派來了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頗有經驗的亞歷山大將軍

    亞歷山大沒有讓英國人民失望,他很快展現出了豐富的撤退經驗,在他的指揮下,英軍面對日軍時,幾乎都採取了不抵抗政策。中國遠征軍還以爲是英軍戰鬥能力較弱,在上萬英軍、記者被日軍包圍時,杜聿明率領士兵拼死援救。

    結果,英軍都撤退入印後,日軍緊緊咬死中國遠征軍不放。這時,中國遠征軍才發現自己成爲了他們撤退斷後的掩護。更可氣的是,英軍寧可把汽油、罐頭等大量戰略物資燒燬,也不留給抗擊日軍的中國人。

    恬不知恥的亞歷山大在英軍進入印度後,安然乘坐飛機返回英國,他在彙報中說,已經完成撤退任務,英軍進入印度後,將承擔起保衛印度的工作。隨後他被派往中東地區,成爲那裏的英軍總司令。

    直到這個時候,中國方面才明白,原來英軍的任務就是撤退,中國軍隊只是他們的擋箭牌而已。缺少了盟友和補給的中國遠征軍,孤軍奮戰,難以爲繼,只能邊打邊退。

    另一方面,中國遠征軍自身也存在不少問題。對緬甸地區的氣候地形掌握不夠充分,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踏入熱帶叢林。殊不知他們必經的野人山正值雨季,熱帶雨林裏蚊蟲毒蛇,疾病氾濫,比狠追猛打的日軍更可怕。

    遠征軍在熱帶雨林中,病死餓死不計其數。一個士兵如果陷入昏迷,周圍的螞蟥螞蟻,都會一擁而上,加上大雨不斷,幾個小時不到,人肉就變成白骨,部隊幾乎陷入了絕望之中。

    2005年時,緬甸軍方在野人山中,還意外發現一個山洞裏,堆滿了國民黨的鋼盔和武器,周圍都是累累的白骨。可見,當時情況有多慘烈。最後,遠征軍有將近四萬人沒有走出野人山的熱帶雨林。

    十萬中國將士,爲了保衛中國西南後方及滇緬交通線安全,遠赴異國他鄉,用自己的鮮血爲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難以磨滅的,重要貢獻,他們的名字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中國遠征軍

相關文章